主观镜头对影视作品的视觉传达作用
研究
从艺术的角度来审视,摄像在本质上是一场艺术创造活动。作为视听艺术的影视,其长处是具象的形象和声音,但同时也成为他的短处,相对于小说来说,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受到很大的局限。现代影像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电影电视的拍摄不再拘泥于对客观事物的真实记录,而更多地将摄影机作为一双洞察万物的眼睛,增加了影视作品的趣味性、可看性。
主观镜头即主观视点,代表了剧中人的视线或心理活动,把其视像或心像化外为影像画面,从“我”的角度来看待人事,从而更好地深入人物的内心,丰富和完整剧情,在影视作品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一、刻画人物内心
对影视创作而言,刻画人物形象是最为基本和重要的任务。人物形象本身包含内心情感、动作、语言等。而人物内心情感不仅是其动作和语言的内因,同时也是最复杂、最微妙、最精彩的世界,是影视艺术不宜放过的精彩部分。
法国影片《潜水钟与蝴蝶》是根据电影原型人物的回忆录改编而成的,影片用第一人称视角来拍摄,在影片开端,中风后的主人公在医院醒来,意识还未完全清醒,导演用大特写、失焦、摇晃镜头,来展现主人公病中所看到的世界,配以画外音,来重现主人公的所思所想。
(图1,图2)
影片大段篇幅从主人公的视角出发,全身瘫痪,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讲话,肉身就像个沉重的潜水钟,压抑得生不如死。除了眼前所看到的,导演也用了一定的篇幅展现了主人公的回忆与想象。花丛的的蝴蝶、花朵不断叠化(图3),瞬间又变换为航拍镜头,飞越了高山、海洋(图4),以此来表现他的灵魂和思想就像蝴蝶般轻盈。
可以说,主观镜头的运用让观众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剧中人的活动场景,感同身受的获取电影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从而设身处地的为其着想,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
二、营造紧张情绪
在陆川导演的电影《寻》中,主观镜头也随处可见。在片头,发现丢失之后,那段从家里到单位的路程,运动镜头加上主观镜头的低速摄影,并且是倒放。镜头摇晃,虚与实相交,景别模糊。给了观众长达约两分钟的强烈视觉冲击,并且摄影师在这一过程中故意地在越是拥挤狭窄的地方,镜头越是给的晃动的剧烈,放的速度也越快,并且在这慌张中间夹杂了一段较之相对宽阔的正常速度的画面,之后又进入刚开始的那种充满急躁感画面。这就更加强了一种情绪上的紧张和急促,也更有利于制造悬念。再配上急躁的摇滚乐,强烈了主人公此刻内心不安情绪的渲染。这样的镜头出现了不止一次,在另一处是主人公开摩托车追人的一段,同样的紧张和未知的情绪贯穿,再加上夜晚的神秘模糊和路灯的或明或暗,也暗示了故事的发展阶段:毫无头绪的一团乱麻。
主观镜头运用越多,观众越是渗入到剧中人的感官世界,越有被蒙蔽的感觉,也就越有挣脱蔽障、挖掘谜底的欲望。或许导演正是把握了主观镜头能够制造悬念彩这一重要因素,贯穿于“寻”整个过程,吸引观众去推理、猜测最后的真相,才使得《寻》故事变得如此扣人心弦、紧张有趣。
三、烘托恐怖气氛
近年来,“伪纪录片”作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逐渐为大众所认识。伪纪录片通常用手持DV来拍摄完成,它的功效在恐怖片被发挥得淋漓尽致。10多年前,一部投资仅100万美元的粗糙影像震惊了电影界。这部名为《女巫布莱尔》的电影被称作“伪纪录惊悚片始祖”。全片以第一人称视角来展现,影片中人物在面临灵异东西的时候,身背着人类对未知的矛盾,既好奇又恐惧,一方面我们想要去探究清楚,另一方面我们在深入到某个阶段时我们会极其恐惧,对这一点,可以说《女巫布莱尔》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直面视觉冲击,让人在阅读恐怖片的同时感受的是异样的恐怖气氛。
希区柯克是一个善于运用主观镜头来调动观众情绪的导演,在他的惊悚悬疑片中,经常使用主观镜头。由于主观镜头自身的特点,以人物自身的视觉呈现出的影像,对于观众更有刺激性。在《鸟》中,他充分利用主观镜头、运动镜头、空镜头、变焦镜头恰到好处的制造出紧张、恐怖又充满悬念的视觉影像。
四、满足观众好奇
《后窗》这部希区柯克于1954年执导的电影,几乎全部都在主人公杰夫的卧室里进行拍摄,而且大部分镜头都是杰夫的主观镜头。
影片内容如其名,后窗,给人一种窥探之感。这种对于邻居隐私的觊觎,洽洽满足了观众的一种好奇。主观镜头的运用,以人的目光带领观众进入一个个隐蔽的空间,性感迷人的女舞蹈演员,怪癖的钢琴家,无子女的夫妇,推销员商和卧病的妻子,单身寂寞的女子,新婚夫妇。影片给观众带来了深深地猎奇之感。尤其是推销商的可疑行为,以望远镜的视角,仿佛使观众跟着步入探秘之中。
主观镜头把摄影机的镜头当作运动主体的“眼睛”,直接“目击”场景中其他人、事、物的情景。因其拟人化的视点运动方式,往往更容易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和注意力,其明显的主观彩,更容易引起观众强烈的心理感应,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或使观众和模拟对象进行情绪交流,获得共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