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
室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一、专业的设置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招收博士生30人,下设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全球环境变化、自然灾害学,共5个专业。
其中自然地理学专业下设气候变化与环境演变,导师有高尚玉、鲁瑞洁、马玉贞、伍永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导师有程宏、严平、张春来、邹学勇。本专业拟招生5名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下设地表遥感与减灾信息系统,导师有曹鑫、程昌秀、崔喜红、宫阿都、蒋卫国、李京、唐宏、武建军。本专业拟招生5名自然资源专业下设顾卫的海岸带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何春阳、邬建国、于德永的城市生态与规划;何春阳、邬建国、于德永的景观生态与土地系统设计;张全国的微生物生态学;高琼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及模型。本专业拟招生5名全球环境变化专业下设龚道溢、杨
静的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科学、物理、数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优先;周涛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地球系统模拟,导师有丑洁明、董文杰、韦志刚、延晓冬、袁文平。本专业拟招生5名
自然灾害学专业下设自然灾害评价,导师有Carl Christian Jager、胡霞、胡小兵、李宁、刘吉夫、刘连友、刘燕华、史培军、王瑛、徐伟、张朝、张国明;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模型,导师有方伟华、黄崇福、孟耀斌、汪明、杨赛霓、叶谦、叶涛、赵晗萍,培养从事灾害风险识别、风险定量化分析、风险综合评估的科研和行业专业人才。本专业拟招生10名
本院拟招收本科直博生12名左右,硕博连读生5名左右。由于导师人数多
于招生名额,招生将根据初试、复试成绩,由院招生工作委员会决定,择优录取。
二、考试的科目
气候变化与环境演变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49自然地理学③3026环境演变原理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49自然地理学③3028地貌学或3029土壤学或3
摊煎饼031荒漠化防治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07遥感学原理③3033地理信息系统
海岸带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或1103日语②2049自然地理学或2096土壤学概论③3050生态学概论或3123气象学与气候学城市生态与规划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1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③3033地理信息系统或3168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与土地系统设计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1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③3033地理信息系统或3168景观生态学
微生物生态学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23高等数学与数理统计③3065生态学
霍尊为什么封禁生态系统生态学及模型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23高等数学与数理统计③3065生态学
全球气候变化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11大气物理学或2049自然地理学③3046气候学概论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07遥感学原理或2049自然地理学③3046气候学概论或3050生态学概论
地球系统模拟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11大气物理学或2049自然地
理学③3036高等天气学或3046气候学概论或3097大气动力学
自然灾害评价①1101英语或1103日语②2049自然地理学③3051气象灾害学或3056灾害学原理或3064自然灾害风险分析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模型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13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或201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③3056灾害学原理或3064自然灾害风险分析
孺子可教的故事三、导师介绍
高尚玉:理学博士,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
鲁瑞洁: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马玉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孢粉学分学会理事。
伍永秋: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宏:理学博士,教授
严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干旱半干旱地区环境演变、土壤风蚀等方面的研究
张春来: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土壤风蚀、风沙地貌与工程
邹学勇,博士,教授,男,汉族,1964年8月生,安徽省六安市人。现为教育部防沙治沙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北京市防沙治沙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沙漠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风沙物理与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曹鑫:副教授,研究领域:草原生态遥感、城市遥感陈彦妃微博
程昌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与GIS应用的研究工作。
崔喜红:副教授,研究领域:生态遥感、应急GIS
宫阿都: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副所长
蒋卫国,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遥感信息识别,(2)空间建模与GIS应用,(3)洪水灾害与湿地生态
李京,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总工程师
唐宏: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研究:高分遥感影像分类、地震地质灾害遥感监测
武建军,男,博士,1971年1月4日生,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
顾卫: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领域:海冰与海岸待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创面植被恢复,区域气候学
何春阳(1975年-),四川射洪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综合自然地理学、景观可持续性科学和城市可持续性科学研究。
邬建国,1982年在内蒙古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美国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87,1991)。1991-1993年期间获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博士后研究奖,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从事有关理论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研究。现在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景观生态学、城市生
态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以及可持续性科学。
于德永: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环境遥感、快速城市化与风险评价张全国: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微生物生态学
温岚走光龚道溢,男,1969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教授。
杨静:副教授,研究领域:大气科学
周涛:教授,博导,研究方向:遥感监测与区域碳循环模拟
网络推广是做什么的丑洁明:教授、中国科学院博士、博导
董文杰,男,1966年出生,甘肃甘谷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兰州大学大气系毕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试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理论等。
韦志刚,男,理学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担任该所高原大气物理研究室副主任。
延晓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兴趣有: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的生态学模式,森林生长演替过程中的碳氮水循环模式和自然控制论的数学基础等。
刘吉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与风险分析、自然灾害应急
刘连友,博士,教授,男,汉族,河北省满城县人。主要从事风沙地貌、土壤风蚀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沙漠与沙区资源研究所教授。
史培军:1959年3月出生,男,汉族,陕西靖边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博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教育部“跨世纪青年人才基金”人选。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资源开发与减灾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徐伟,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张朝,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自然地理,水资源和自然灾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