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解析电影《你好,之华》
裴雨晴,王 平
(江苏师范大学 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杜江作者简介:裴雨晴,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研究生;王 平,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摘 要】雅克·拉康作为西方精神分析批评学影响最大的批评家,在继承弗洛伊德“本我”的基础上将其对儿童“自我”意识进行研究,得出著名的“镜像理论”。本文借助拉康的“镜像理论”对电影《你好,之华》进行探析,对主人公的自我、自我与他者的镜像关系,以及观者的自我进行研究,对现代社会中人的自我建构问题进行反思,探讨影片深层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你好,之华》;拉康镜像理论;自我建构;镜像关系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8-0082-02
雅克·拉康,法国作家,也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者,他提出镜像理论,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6-18个月大的孩子会将镜子中的人认作是另一个孩子,是将“自己”认成他人的错误。随着孩童渐渐长大,再看到镜中的人便可认出是“自己”,这是将光和影的幻想当成是真实的自己。这是双重错误,混淆真实与虚构,对镜像中的自己痴迷起来。
《你好,之华》是由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编剧并执导,周迅、秦昊、杜江、张子枫、邓恩熙主演的爱情片,于2018年11月9日在全国上映。讲述袁之南因受丈夫家暴而选择自杀,妹妹袁之华代其参加同学会,遇到了儿时倾慕的学长尹川,之后以的身份与尹川书信来往;另一边,尹川向之南之前的地址寄信,阴差阳错与之南的女儿睦睦保持书信往来,就这样,之南、之华和尹川三人儿时单纯温暖的情感渐渐被揭开,倾诉与追忆,探寻那时的青春时代。这是岩井俊二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的影片,由于《情书》的成功问世,让更多影迷对《你好,之华》充满期待。
一、镜像中的自我虚构与想象
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自我”总是建立在对“他者”的认识基础上;人往往只有通过对“他者”身份的认识,才能到其身份的真正归属。作为主体的自我常常不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自我欺骗,对镜中虚构、想象中的完美形象迷恋至极,始终将镜中的“自己”当成真实的自我,让自己活成另一个人的样子。影片中,之华从小活在之南的光环之下,是那么优秀,成绩好,还是学生会主席。年少时代,
之华的同学尹萌向哥哥尹川介绍之华时是这样说的:“之华的可是学生会主席呢。”之华露出自豪但又有一点失望的表情回答说:“我不喜欢别人这么介绍,因为我总是拿来被比较,又总是比不过我,所以才很讨厌这样啊。”
太过优秀,之华被拿来比较,就会常常作铺垫,
就好像一个红花,一个绿叶。绿叶给红花当陪衬,衬托出红花的娇艳美丽;之华给之南做陪衬,衬托出之南的优秀可人。即使如此,之华在尹川问起的长相时,还是毫不犹豫地告诉尹川,很漂亮,全校最美。在尹川第一次见到摘下口罩的之南时,之华还鼓励尹川给写情书。其实,这些都是之华将身上的光芒想象到自己身上,想象自己就是人见人爱的之南、成绩优异的之南、是学生会主席的之南。因此尹川给之南写的信交给之华,之华却没有转交给之南,因为她想象着这一切都是给她的,她夸漂亮就是在夸自己,她拿着尹川的信,把它们认作是尹川写给自己的,像信的主人一样,偷偷地把信打开读了。
中年时期的之华依旧向往的身份。之南的女儿睦睦拿着母亲的同学会邀请函给之华,寻问之华如何处理,之华直接应允下来,说交给她来处理。此时的之华内心是有一丝喜悦的,她可以以的身份参加的同学聚会,真正做一回。在同学会上,同学们误认为之华是之南,虽然在聚会上有很多机会可以说出的去处,但之华并没有这样做,或许她真的享受于老同学们对的夸赞。在
聚会上,之华还遇到了儿时倾慕的对象尹川,并且互留了。之华是享受现在的一切的,她喜欢活成镜子里的自己,分不清楚是之华还是之南。
后来,她以之南的身份与尹川书信往来,越来越深地进入的角,扮演着,享受着喜欢之南的尹川现在喜欢自己的感受。也许自己还有点意识,中间有一次在信中写道:“我不会再来信了,这封信也请你无视吧。”但最后还是没有忍住继续写信寄给尹川,抱怨着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是的,她还是不忍心放弃之南的身份带给自己的成就感。之后,之华带着女儿飒然和睦睦去老家曾经的校园走了一圈,回想起了当年很多往事,还拍了照片寄给尹川,像之南在和初恋回忆过去一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