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作为高校教师——社会栋梁的塑造者,担负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拥有健康的心理将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当今,随着高等教育改革、高校扩招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教师的工作负荷加重,职业压力增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教师心理
一、影响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1.职业压力。职业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教师职业压力是教师消极情感的反应综合症,通常伴随着潜在致病的生理变化,它是由教师的工作而引起的,是通过教师对构成其自尊与健康的威胁性事件的知觉以及激活减少知觉的应对机制进行调节的。而教师工作的客观方面被看作是压力产生的原因。潜在压力源通过个体对自身是否构成威胁的评价转化为实际压力源,从而对教师产生身体、心理、行为上的影响,如果适应机制不恰当,教师压力就产生了,表现为心理、生理以及行为上的相关消极反应,这些消极反应又将会导致教师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以及产生诸如冠心病之类的慢性症状。在压力产生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个体特征(如价值观、态度等)起着一定的影响。Dua.J.K.对大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研究表明,高工作压力和低情绪健康、低身体健康以及高工作不满呈显著相关,工作负荷过重、大学重组、工作政策、工作条件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和健康呈负相关。我们发现在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压力源中,压力较大的依次是:工作负荷、职业期望和科研压力,这说明工作负荷重、职业期望高和科研压力大是目前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最主要的因素。
2.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状。其主要表现特点是对服务对象的退缩和不负责任,情感和身体的衰竭,以及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状,如易激惹、焦虑、悲伤和自尊心降低。
这种状态在根本上源自于不平衡感,即觉得帮助别人的种种努力已经无效,任务永远不会结束,而且总是不能从工作中得到回报(回报的形式可以是成功、进步、他人的承认或欣赏)。教师职业行为越来越多的表现出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疏远学生,对学生和家长的期望降低,对教学失去热情,甚至厌恶教育工作,离岗另觅职业等。职业倦怠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康复有利于维护高校教师心理健康。
3.应对方式。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刺激反应,进而对心理健康的意义也就不同。应对方式以中介的形式在应激和心理健康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反之,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会增加心理压力,对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状况差的教师更倾向于采用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等消极应对方式,而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的教师更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应对方式。Folk和Moskowitz认为个体对情境所赋予的意义,有助于个体对情境之间的关系作出评估和选择应对的方式,而且对于应对行为本身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能产生积极效果的应对。他们确定了三个能够培养积极情绪的应对策略:积极地再评估,针对问题本身的应对和赋予普通生活事件积极的意义。
4.职称。研究发现,职称差异对教师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在王雪等人对河北省10所高校专职教师调查中发现,在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几个因子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敌对因子上教授明显高于助教,恐怖因子上副教授明显高于助教,偏执因子上教授明显高于助教和讲师,在精神病性上教授比助教、讲师、副教授都高,其他差异不显著。也有研究发现教授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教师,负性情感低于其他教师,助教的生活满意度最低,究其原因可能是高级职称的教师面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需要付出数倍于以往的精力才能紧跟发展的形势,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而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二、维护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1.社会层面。不良的社会环境对教师个人需要的满足、动机的激发与目标的实现造成了深远地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教师的社会自豪感显得尤其重要。全社会应该尊重教师的劳动、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教师社会自豪感,多为教师办实事,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减轻他们过重的工作和心理负荷。
2.学校层面。主要是指管理方面。研究认为,学校应以“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实行人性化管理。尊重教师,切实满足教师的需要,解除其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和科研的机会;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使教师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感受到被尊重
、被关心,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进而激发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平台;开展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为教师提供咨询服务等。
3.教师个人层面。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维护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关键还在于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高校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保健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心理认知水平;要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的方法,如自我激励、自我解脱、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等;要保持乐观和平和的心态等。这样才能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保持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