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理2、心理健康与教师心理
教师心理1.教师对教学工作对象采取冷漠的态度,在自身与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 )特征。
A. 挫折感
B. 耗竭感
C. 去人性化
D. 低个人成就感
答案:C
解析: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在三个方面: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刻意在自身与工作对象之前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的态度,是去人性化的表现。
综上所述,本题选C。
2.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都是教师的( )。
A. 一般文化知识
B. 条件性知识
C. 实践性知识
D. 本体性知识
答案:A
解析:人们常爱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来称誉或形容他人的知识渊博、才学高深。本体性知识是指特定的学科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即教育学中积累的有关课程和学生等经验知识,一般文化知识就是指普通文化知识。学富五车和才高八斗中的知识,更倾向于普遍的文化知识,而非对特定学科、教学经验的总结。
综上所述,本题选A。
A. 行为塑造
B. 行为训练
C. 行为矫正
D. 行为强化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为塑造法的概念。行为塑造法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当学生很少出现教师所期待的行为时,就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的行为的出现。A项正确。
B项:行为训练法是指按照一定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行为,使之形成符合教育目标要求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行为训练法所指的行为较为宽泛,并不像行为塑造法那样有明确的目标。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行为矫正指通过行为分析,针对性开展和实施某些程序和方法,来帮助人们改变他们的行为,如对正常儿童口吃、发脾气、厌学、说谎、言行不一等不良行为的,或对成人酗酒等行为的矫正,以达到改进其生活的某些方面的目标。行为矫正主要针对问题行为的矫正。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行为强化法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设计出来的,目的在于通过强化(即
奖励)而造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的一项行为技术。强化法侧重强调行为后施加的奖励(刺激),从而使行为得到强化,而塑造法侧重强调的是不断强化趋近目标,强化后更侧重行为的形成。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所述,本题选A。
4.某教师近半年来刻意与学生保持距离,态度冷漠。该教师表现出职业倦怠特征是( )
A. 情绪耗竭
B. 去个性化
C. 个人成就感低
D. 自我效能感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心理。去个性化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用冷漠和忽视的态度。去个性化的教师表现为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对待有些学生像对待没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用带有蔑视彩的称谓称呼他们;用标签式语言来描述个别学生。
A选项:情感耗竭表现为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容易迁怒与人,感到自己的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
C选项: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工作没有成就感和喜悦感。与题干不符,排除。
D选项:自我效能感低表现为对教学没有自信心。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所述,本题选B。
5.由于我考试作弊的原因,老师再也不会喜欢我。这句话表达的非理性观念是( )
A. 概括化
B. 绝对化
C. 糟糕至极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糟糕至极: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这位学生就是觉得自己考试作弊了,以后就完全失去了老师的喜爱,把后果想得非常可怕,因此是一种糟糕至极的非理性观念。
综上所述,本题选C。
6.布鲁巴奇在1994年提出四种反思方法包括( )。
A. 反思日记
B. 详细描述
C. 交流讨论
D. 关注问题
E. 行动研究
答案:
解析:布鲁巴奇在1994年提出四种反思方法,包括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和行动研究。
综上所述,本题选ABCE。
7.李老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