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党校调研园地
积极打造“新江村”国际品牌—
—关于吴江开弦弓村的调查与思考
◎卢雄勇
2020年暑期学习调研和国庆节期间,我利用回老家吴江八都的机会,先后三次到著名的“江村”—
—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进行调查,深入熟悉的老乡家中、田间地头,参观费孝通纪念馆,感受江南农村新形态和农民生产生活的点滴变化,思考推动农业农村振兴之路。
一、老树逢春:江南水乡响起变奏曲
开弦弓村位于太湖南岸,以前属吴江区庙港镇,2005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归七都镇管辖。站在村头向北俯瞰,小清河穿村而过,南村河道像一张弓,北村河道像一支箭,这个地方便是费老笔下著名的“江村”——开弦弓村。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弦弓村是中国最发达的乡村之一。费老在《江村经济》中描绘道,“90%以上的土
地都用于种植水稻”、“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蚕桑季节每天有100多条船装蚕茧、生丝运往上海等地。开弦弓村也因费老的研究成为了中国农村变化窗口和国际社会学的一方学术重地。
走进村子,经过几年来的村庄集中整治,开弦弓村屋舍俨然、田亩齐整,费孝通纪念馆如同村前的标志性建筑,成了社会学专家学子研学游线的重要点位。清淤疏浚后的小清河静静流淌,依水而建的农家别墅错落有致,曲径傍绿,吴语温婉,一户一景,尽显着江南水乡的安静美丽。村中道路路面硬化平整,铺上了水泥沥青,两侧点缀着绿景园艺。村口处的“江村市集”虽然开门迎客,因为疫情影响,却只有零星的几辆汽车、电瓶车,人气明显不足。
开弦弓村一直保留有妇女茶会的传统。我走入5队潘国英家的小院,几位村委会女干部、老阿婆团团围坐在八仙桌旁,大家一起在讨论村里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吴江“西横头”常见的熏豆茶在桌上飘着清香,屋外花木葱茏、绿意盎然,整墙壁画扮靓了小院“颜值”。
来到小清河民宿,老板娘周小芳说,2019年村里提出开办民宿,她把自家的三层小楼翻新装修,辟出7间房间对外经营,加入了江村民宿联盟,申请到全村第一张民宿营业执照。
缎面蚕丝被、江南传统的木质屋梁顶,无线网络、干湿分离的卫生间等等。另外,周小芳的民宿里还有两间特殊的房间,一间铺着老地板、摆着红木柜、樟木箱等20世纪60年代的“老物件”家具,里面有费老曾经坐过的一把藤椅;另一间则摆放着周小芳结婚时,费老到访喝茶用的小方桌,老式电风扇、
刷着黄漆的家具,这一切让时间仿佛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
因为跟费老的渊源,每当寒暑假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社会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都会慕名来到周小芳家,所以民宿的生意还不错。开弦弓村党委书记沈斌说,当前全村农户745户,常住人口2854人,留村劳动力2200人,党员163名。2019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00元,人均住房面积80平米,户均拥有1.2辆私家车。自2019年村里成立民宿联盟,全村有9户人家报名参加,目前3家民宿已经运营,2家完
调研园地苏州党校
成了注册,还有20多户村民表达了想开办民宿的意愿。在区、镇两级政府的指导下,开弦弓村特田园乡村建设计划正在进行,“江村”规划比较远,因此欠缺的经费很多。
二、现实困境:曾经的“第一村”成为经济薄弱村
如今的开弦弓村,江南农村常见的蚕桑、水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江村社会调查的积累与当前开弦弓村的底蕴名实不符。全村村域面积6750亩,现有农田2978亩,其中:90%以上、近2811亩的农田全部流转给外地大农户用于稻田养蟹,连片农田被挖成了蟹塘,裸露泥土的塘基高高突出路面,像一座座围城,种植水稻、油菜的农田仅150亩左右,全村几乎见不到了桑树,我们儿时常见的家庭养蚕副业正在逐渐消失。
目前,村里有标准厂房7500rtf和十多家小厂,大多加工羊毛衫、遮光窗帘布等低端加工品。村南田园纺织厂厂区露天堆放了一堆堆原料成品,车间污水一直流到大门口。厂长徐伯明说,厂里有30多个工人,去年产值1200多万元,已经是村里规模最大的企业了。企业少而小,吸纳不了多少人就业,老百姓主要靠外出打工挣钱了。潘爱英说:“在村里老早就寻勿着铜钿(吴方言,意思是挣不到钱)T",她36岁的儿子和媳妇原先在横扇羊毛衫厂打工,现在去震泽太湖雪有限公司上班了。原来当过农技员,被大家称为“农民教授”的姚富坤告诉我,从1983年至今,开弦弓村考上大学的读书人有400多名,毕业后回村的仅占20%。蚕丝被哪个品牌好
上世纪80年代,开弦弓村办过两家丝织厂,一度很红火。但从90年代后期起,两家企业资不抵债,村级经济负债一度髙达960万元,村集体资产包括村委会办公楼长时间被抵押给银行,全村曾经穷到了上无片瓦、下无插针的地步。开弦弓村如今是经济薄弱村,2019年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只有190多万元,加上上面给的扶贫资金共359万元。而同年,苏州全市村均集体经济收入为815万元,吴江区村均集体经济收入513万元。对比上海的朱家角、七宝老街等特乡村,开弦弓村可能落后至少十年以上。
尽管这两年七都镇在河道、步道、污水等基础设施上投了不少钱,但开弦弓村仍然比周边村薄弱,村庄布局乱,没有明显优势和特产业。村里公共设施不到位,村容村貌也不理想。费孝通纪念馆虽然每年有不少人参观,但至今仍亏本。没有留得下的江南乡愁,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化景,是很多慕名而来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共同的感受。
对村里的现状,村民也不满意。十三组村民姚伟峰说,“前些年集体纺织厂倒闭后,村里没有好好规划,导致村办厂散乱脏。隔壁好多村,像横扇联强村搞羊毛衫,七都渔业村搞水产养殖,震泽众安桥村搞生态旅游、农家乐,做得都比我们好。不会种田看上鱼:(吴方言,音zhu,意思是学习和模仿),也可能比现在强!”
走了几户农家,我溜达到村委会门口,只见大门紧锁,门前广场上散乱停着几辆汽车,办公楼里也没人,看后心里有点沉重。开弦弓的出名,是因为年轻的费孝通见识并向全世界展示了原生态的江南乡村。而费孝通写江村调查这一偶然事件中的必然原因,是因为当年他费达生在此做蚕桑试验,算起来这也是一种历史上的扶贫。此后七十多年,开弦弓村一直在走自力更生的道路,除了当年费老给予精神和少量物质关怀外,基本没有得到额外照顾。受制于发展视野及资金资源,原生态环境里的农村干部和众毕竟缺乏魄力,加之上面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指导,以至开弦弓村在滚滚洪流中衰落下来。
三、路径选择:擦亮金字招牌重振“江村”
如今,费老已逝,对开弦弓有深厚感情的老一辈社会学家也渐渐老去,开弦弓村的下一步路子应该怎么走,七都镇、吴江区乃至苏州市级层面要花点功夫好好研究、规划一下。以开弦弓的底子(太湖流域原有农桑典型)、品牌(世界社会学之窗、费孝通26访基地)、文化遗产(比如江南农村三橹船)
、区位优势等,进行整合、规划、定位、打造,“江村”这块著名的金字招牌应该能够振兴起来,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一要打造志在富民、三产融合的农村经济业态。80多年前,年轻的费孝通在开弦弓村许下这样
古苏州党校调研园地
的“富民”期许: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农村企业,使农村居民不必非要离开农村和故土,才能改变自己的职业。开弦弓村以江村民宿联盟为主体,进行乡村田园综合经济体的开发,是一条老百姓欢迎的发展路子。同时,更要关注传统产业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今,现代化纺织企业在吴江西部地区可谓遍地开花,仅七都镇方圆10公里之内的纺织企业就超过了700家,从人工缥丝、机械纺织到数控机床,这些企业近七成左右的产品销往欧洲、中亚等地区。开弦弓村在这些纺织企业的环绕之中,村里人既可以到工厂做一名技术工人,也可以在家里做国际贸易,区镇两级需要引导和完善以乡脚为半径、以乡镇为基地的纺织供货体系,更好地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开弦弓村90后小伙姚凌超的羊毛衫家庭工作坊,从求助机器到拥抱互联网做电商和直播带货,去年羊毛衫销售额超过700万。在他的带动下,开弦弓村搞电商销售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村民收入不再是“一半靠田、一半靠丝”,而是九成来自二三产业,这应该是当前苏南农村一个现实的发展方向。
二要形成党建引领、能人治理的乡村体制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整个执政体系的“神经末梢”,是
最基础的一环,担负着教育管理党员和组织众、宣传众、凝聚众、服务众的重要职责。要继承党管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进一步加强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在上级“双强型”村级党组织带头人的号召下,过去我省多数经济发达村、示范村都是由企业家和“能人”担任村党组织负责人,开弦弓村现在是引入大学生村官,很难说哪种模式更好,还是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着力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充实农村基层治理力量,指导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大学生村官等围绕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开展好工作,引导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激励农村干部在新时代有新担当、展新作为。
三要塑造留得住乡愁的江南社会形态。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种桑养蚕效益日减,苏南农村居然很难见到成片种桑养蚕的景象,农耕文化之“根”一旦被拔起,江南农村又如何存在?开弦弓及周边村镇要借鉴震泽镇党委、政府十年来努力坚持的一件事—
—把丝绸产业链条涉及的蚕桑农业、真丝家纺生产和文化旅游业融合起来打造“江南新丝路”。以谢家路村、太湖雪丝绸公司为中心,冠以水韵桑田—
—“江村”文化圈标识,让游人体验蚕桑文化,观赏江南农村田园风光,把田园乡村文化旅游业态做实做
丰满。“合卷寻旧梦,江村蚕事忙”。今年起,吴江区将以开弦弓村为先导启动江村振兴战略,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重点,全面开启美丽吴江建设。按照这个规划方案,当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不再被动地靠天吃饭,同时也不必远离乡土、舍弃乡愁,“中国•江村”就将持续注入文化内涵和发展活力,栖居“江村”也将成为一种给农民带来希望和收获的江南诗意。
在我的认识中,开弦弓村就像她的名字,始终像一把蓄满力的弓,瞄向更好的生活。无论是在费老的笔下,还是今天的江村,这里的人们始终攥着一股劲儿,要跟上这个时代,编织自己的幸福。这股劲儿,能为一个小小的村庄带来巨变;给它一个支点,这股劲儿也能撬动时代。当年乡镇企业的兴起,就得益于农村积攒的这股劲儿。即使没有太多阳光雨露,只要给这些“草根经济”一片土壤,它就能将花朵开遍大地。它们可能没有大体量,却能解决农村就业、农民致富的大问题。当我们正寻新时代的小康在哪里?可以肯定地说,小康就在农民世世代代依赖的这片乡土里,就在为了幸福生活而努力拼搏的这股劲头里。
作者系中共苏州市委党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