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元《过秦论》备教策略–仰望语文的星空
朱昌元《过秦论》备教策略
《过秦论》备教策略
朱昌元
学情分析策略
学习《过秦论》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古汉语知识、文体知识和写作手法知识。
从历史知识的角度讲,学生对“战国七雄”、“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史实有初步的了解,但对汉初经历秦朝的横征暴敛以及秦末的楚汉之争后出现的那种衰败、萧条的情形则缺乏感知。从古汉语知识的角度讲,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高一上学期学了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个单元,已经有了一些古汉语知识的积累,虽然还不够丰富。从文体知识的角度讲,《过秦论》是辞赋家的政论,“铺采摛文”,有浓厚的赋的彩,学生对赋这种文体缺乏了解,虽然初中阶段所学的《岳阳楼记》也有一定的赋的痕迹。从写作手法知识的角度讲,《过秦论》运用得最多最成功的就是对比,学生对这种手法已经了解并能运用。
文本定位策略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把这篇课文编排在第二册第五单元,即“汉魏晋散文”单元的首篇。
从语言的角度看,《过秦论》有丰富的古汉语知识,是学生通过诵读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范本。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正如单元导语所说“汉魏晋是我国散文迅速发展的时期”,除了历史散文像《史记》《汉书》取得空前的成就外,政论等作品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过秦论》是汉代政论文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从中可以窥见汉代散文的杰出成就。
目标确立策略
1.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实词以及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课文对比、铺陈手法的论证作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3.学习用史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学习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剖析,了解作者借“过秦”以“规汉”的写作意图。
教法选择策略
自读理解:通过利用注释,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正音明义;通过自读和教师点拨下的辨析,归纳掌握有关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特点。
互动讨论:通过富有针对性的提问,组织课堂讨论,促进师生、生生互动,深入理解秦朝兴盛和败亡的原因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思路和写法。
诵读品味:《过秦论》有赋的彩,运用大量的排比、对偶,语言琅琅上口,极富气势。针对这一特点,强化诵读指导和诵读实践,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同时落实“背诵课文最后三段”的教学要求。
文本解读策略
一、理清文章结构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所选课文是上篇。三篇文章本是一个整体,姚鼐在《古文辞类纂》卷一中说《过秦论》上篇“固是合后二篇,义乃完”。
然而,《过秦论》上篇“特雄骏闳肆”(姚鼐语),是最具气势、最富有论说力量的,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它经常被选入各种古代文学作品选本和各种大中学语文教材。
本文先叙史实后作分析,据此,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整个过程从秦孝公即位(前361年)到子婴降汉(前207年),长达154年,可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第1段)。在战国初期,万乘之国共有七个,秦居其一,实力与其余六国相仿,它的进一步强大始自孝公。文章先叙秦的地理优势和孝公的政治雄心,次叙在商鞅辅佐下所制定的基本国策和取得的成果。2.秦王朝势力的进一步扩展(第2段)。这个时期长达90年,包括秦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后两位“享国之日浅”,一笔带过。作者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将本时期内纷纭复杂的斗争情况集中到两个方面:一是按四个方位分写秦领土日益扩大的情形,表现它的势力空前扩张;二是写诸侯“约从”反秦以及斗争的失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说明它是不可战胜的。这是为下段蓄势,表明由秦来统一全国已成定局。3.秦始皇统一全国(第3段)。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秦帝国。这意
味着秦从此转入守势,所以下文接着说它的守策,即愚民、弱民、防民,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全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4.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第4段)。重点写陈涉起义,先说陈涉地位低下,才智不足,意思是缺乏号召力和指挥作战能力,又说起义队伍人数不多、武器简陋,意思是不堪一击;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星星之火顿成燎原之势。仁义不施,民心丧尽,“其亡可立而待”,所以下面只用一句话写它的覆灭。
第二部分(第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可分两层。前一层对各方面力量进行对比。首先指出秦的优势仍然存在,而且比过去强大,因为它占有天下。接着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个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作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前者。然而二者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就令人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呢?留给下文解答。第二层照应全篇,推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文章至此戛然而止。
清人林云铭在《古文析义》中说本文的结构“妙在论秦之强处,重重叠叠,说了无数才转入
陈涉,又将陈涉之弱处,重重叠叠说了无数,再转入六国,然后以秦之能攻不能守处作一问难,迫出正意。”
二、掌握对比手法
本文通篇运用对比的手法来阐述论点,即秦国自身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论证也显得更有力量了。
秦国自身的对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秦国兴起发展之时与一统天下之后所实施的对内对外政策的对比,突出其在内外政策上的变化。特别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的暴虐和不得人心,为秦的灭亡埋下伏笔。二是用秦攻取天下与守卫天下进行对比。攻取天下成功,守卫天下失败;攻取天下漫长,失去天下迅速。通过对比,引起人们深思,为后文提出中心论点奠定基础。
秦国与六国的对比。文章在叙述秦国发展历程时,与六国“合从抗秦”的力量进行对比。先竭力铺叙当时六国联盟力量的强大,从统帅之贤、力量之强、人才之众、土地之广、兵力
之多五个方面突出九国叩关攻秦的不可一世,然而秦国主动“开关延敌”,九国之师居然不堪一击,以此烘托了秦国势力的强大。
秦国与陈涉的对比。文章在写了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强大,自以为建立了万世基业后,却大力铺写陈涉义军领袖地位之卑微——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迁徙之徒;才能之庸常——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举事之仓促——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兵力之弱小——疲弊之卒,数百之众;装备之低劣——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响应之广泛——天下云集响应,赢粮景从;灭秦之轻易——山东豪俊遂并起而灭秦族。通过对比,突出秦王朝灭亡之易之速,为后文张本蓄势。
陈涉与六国的对比。从领袖地位、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用兵谋略、抗秦结果等几方面将陈涉与六国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陈涉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力量之弱,反衬秦王朝灭亡之易,为后文引出主旨作铺垫。
金圣叹对《过秦论》的对比艺术看得很透彻:“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之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通篇只得两句文字:一句只是以秦如此之强,一句只是以陈涉如此之微。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
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六)
三、感受语言铺排
贾谊是汉赋的早期作家,这篇文章不是赋,然而语言上却明显带有赋的特。它讲究铺排渲染,例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语,不惮同义反复;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很有声势;写秦始皇,则极力塑造出他那“威加海内”的形象:“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行文又多用骈偶,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等等,读起来铿锵有声。它的骈偶不同于后来的骈体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形式,而是非常灵活,有时字数甚至不完全相等,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有些骈语则是包含在散句之中,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整散结合,变化多端,既整饬典雅,又摇曳生姿。
四、寻绎写作意图
秦国为什么会灭亡《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强大、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者为什么要“言秦之过”?为什么要总结秦国的历史教训?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上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能耕作;有些人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富有政治眼光的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