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科的误区_高考如何选科
新高考选科的误区
  1、“重理轻文”
  曾几何时,盛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受此影响,在选择文理时,优秀生很少问津文科,只有理科吃不消的人才会进入文科班。政治课、历史课被看作是放松课、休息课,遭受冷遇,其实这种做法是没有道理的。
  很多大学生文史常识的匮乏和精神世界的失衡现象已经不容忽视。青年歌手大赛综合素质中反映出某些人文史知识的极度贫乏令人咋舌,围绕娱乐圈和足球界的诸多问题,体现出一代人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的持续荒废有目共睹。一个人要成就伟大的事业,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是绝对不行的,扬振宁的成就在于他的文理交融。文科和理科对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贡献具有同样的重要,绝不能有重理轻文的思想。
  有的人认为文科知识在社会上应用得不多,所以对文科知识学习很不重视,其实不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科与理科学生的比例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水平.但从国家的其他方面如物理学研究、化学研究、创新科学研究以及生物学研究等都需要理科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文科与理科的比例接近是1比1的,而文理科的发展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故此文理科同样重要,我们决不能社会偏科的不良风气所影响。
  其实现在很多学校的很多专业已经文理兼报了,大学都在倡导大类招生,不用界限明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用过于担心。更何况对每一个同学来说,你只能报考一所大学,不论文科还是理科,对于你升学的概率都是100%。
  2、“文科成绩好就报文科、理科成绩好就报理科”
  如果你把高中的学习目标确立为考大学的话,我觉得这种策略有可能未必就是上策,大家都学过“田忌赛马”的故事,若是文科好的都报文科,你文科好的优势不一定就能够显露出来,反而如果你理科好的去读文科,至少在数学上大占便宜,所以这里面充满了不定之数。我们应该把学习的目标定位在“求学问长知识”上。同学们在选学科时不要被表面的成绩所迷惑。我们应该慎取。
  新高考怎么选科比较合理
  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门科目中选择3科,用高中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的知识一算,不难得到:新高考选科方案总共有20种。
  1、历史+政治+地理
高考考哪几科
  不推荐理由: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传统的三门文科,纯文科组合。这个组合的最大缺点就是专业选择严重受限。6选3之后,许多学校的专业对于学生的选科有一定要求。因为不少高校专业和学院的要求是必须要搭一门理科,所以一门理科都不搭的纯文科组合在专业上就受到很大限制。
  2、物理+化学+生物
  不推荐理由:竞争太激烈
  高考改革第一年,众多细则还未落地,无论是从学校还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选择纯理看起来都是个比较保险的方案。但这原本就不是高考改革的目的,在等级赋分制的改革下,
竞争压力会更大。
  3、地理+生物+政治
  不推荐理由:大学难以衔接
  这个组合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和大学课程很难衔接上,除了一些生物相关类专业外,大学许多理工科专业都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文科类专业都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所谓“文史哲不分家”。
  新高考选科需要注意什么
  1、新高考选科是学生学习、乃至职业规划中最重要的一步,选科跟高考志愿填报,高校招生息息相关。选好了,学习上、升学上就会顺利很多。
  2、新高考下,选考科目的成绩不是按卷面分数算,而是这科成绩在省内的排名,如果你的排名在全省前1%,哪怕实际分数不是满分,你也是满分。这就是按等级赋分。因此,在选科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慎重选择。
  3、新高考选科要有依据,不盲目,不跟风。依据就是我们在高一、高二时的摸底考试成绩和学业生涯规划。摸底成绩是我们选科的硬件,关系到高考成功与否,而学业生涯规划,则关系到选科和目标大学专业之间能否搭起一座桥梁。
  以往,学生们只要埋头扎进书本里,高考取个好成绩,再去考虑志愿填报就可以,高考改革后,如果我们不提早规划,很可能即使取得好成绩,也上不了心仪的大学专业。
  4、选科要谨慎,避免中途改变。新高考下,选科后,上课方式会有所改变,将实行走班制,如果中途改变,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而且也会使本就不固定的同学关系又生变化,再者,就是比起最初就选择某一科的同学,你中途加入,还要赶进度。可见,中途改课,成本还是很高的。
  选科的4大原则
  01、成绩最大化原则
  基于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从“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这个规则来看,分数仍然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分数越高,越占优势,越会被优先投档,如果选科选
的好,在赋分的科目中,很可能多得几分,但如果选不好,也可能会少得几分。因此,科学的、合理的选科是保证高考成绩最大化的基础保障。
  02、自我优势最大化原则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只有在优势方面充分挖掘,充分发挥,才能把自我优势最大化,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科成绩,并到更优的升学路径。
  例如:有些学生理科思维非常好,那么选科时,除选择传统的纯理的科目,物理、化学、生物之外,也可以再选择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就比较容易拿到高分。
  03、机会最大化原则
  这是基于成绩最大化和自我优势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的。
  假如有甲乙两个学生考了一样的分数,但由于选科的不同,带来的差异就不同。例如:甲同学选的科目是物理、化学、政治,乙同学选科是物理、生物、地理,一方面选择的院校上会有些差异,另一方面专业上的差异就更大了。
  假如两个同学都想学临床医学专业,从选科的上面看,只有甲同学有机会学习临床医学专业,而乙同学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机会就少很多。原因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大部分学校都要求既选物理又要选化学,有些学校还要求化学+生物。
  因此,如果高一时没有选对科目,等到高考填报志愿时就来不及了。另外,对应的院校招生计划的多少也是衡量机会大小的因素之一,如果你选的科目,高校的招生计划多,那么录取的概率就大,反之,概率就小。
  04、专业倾向性原则
  如果有些学生比较明确要往某个专业方面选择,那么在选科时就要清晰的知道该专业的特殊学科要求。
  比如有的同学想报考口腔医学专业,以后当牙科医生,而口腔医学专业的选科要求是首选仅物理,再选是化学或生物。如果学生的再选科目中没有化学或生物,报考时就不可能被录取。因此,对于有专业倾向性的学生来说,在选科时一定要早做规划,以免到了高三时再改就来不及了。
  新高考选科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