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高考的思考和实践
新高考改革打破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旧格局,使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大大增加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录取模式有了新的格局,为招生取向带来了新的变化,这些充分证明了新高考改革的价值所在。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对新高考的一些理解:
一.新高考带来的变化
二.何为三加一加二模式
三.12种选考方式该如何选科
四. 我校应对新高考的具体做法
一.新高考带来的变化:
新高考改革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选科和录取形式上,不再分文理科,而是6科选三科,再配上语数外。目前有两种:“一是6选三模式,二是[2选1]+[4选2]模式”。
    从录取的形式来看,高考成绩不再是大学招生的唯一考量,而是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学生的能动性发挥余地更多了,高校的招生依据也是更丰富了。对于学生来说,新高考改革或许是一条更为有益的道路,综合发展成为主流。
二.何为三加一加二模式:
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3门高考核心科目,而“ [2选1]+[4选2】”则是由学生从 (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门中,分为两步进行选择,第一步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称2选1。第二步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选2门,称为4选2。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考科目中,物理或者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三.12种选考方式,该如何选科:
新高考改革在分阶段分省市逐渐启动后,相当于把人生对于未来的选择从大学提前到了高
一,让学生从高一就必须要开始考虑毕业后的方向。从高一开始,就要做好人生的规划。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三年时间做好生涯规划,成为更好的自己,为最终的选择做好准备,便显得比以往更为重要。
  新高考既然把原来高三才面临的选专业问题提前到了高一,那么选科对高中生而言,无疑是一场博弈。是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还是便于填志愿的科目?其实选科也是有原则的。
选科儿应遵循的原则:一.赋分最大化原则,二.专业报考需求的原则。三.兴趣的原则。下面分别进行阐述:一.赋分最大化原则。新高考的投档录取原则,第一原则就是分数优先,因此,选科的第一原则是,所选科目要做到赋分的最大化。由于赋分取决于名次百分比,而且名次百分比不随着选科人数的多寡而变化。所以基于这一目的,我们在选科的时候要选择自己科目中名次比较好的科目。二.专业报考需求的原则。由于选科影响专业填报,所以一定要考虑专业报考需求,专业选不好会影响未来的大学学习和今后的职业生涯,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未来专业和职业的考虑。三.兴趣的原则。不感兴趣的学科,学生难以投入精力和时间。从未来大学专业来说,学生感兴趣的学科也是容易匹配相应的专业。反之,不感兴趣的学科,即使选了,也不利于自己大学专业的选择,反而缩小了专业选择的范围。
选科不能一蹴而就。从初中到高中,学生尚未对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学科爱好和优劣势也缺乏完整而科学的评价,所以一次选课难以让学生选准适合自己的学科,应有有计划的多次组织。选科中个别学生凭感觉,感觉哪科容易学就选哪科,而不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综合分析自己的优势、未来的高考和就业需求。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的选科指导。
新高考题难,题活,到底难在哪?活在哪?我们常常说我们上课的时候教的学生如何包饺子,而高考题考的却是如何烙饼。因此,学生的核心素养、深度学习、问题解决、情境学习、高级思维就成了新高考的几个关键词。以往所谓的答题套路早已经不适合新高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不再适合新高考的要求和趋势。课堂教学必须采用新思路、新办法。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从机械重复式学习转向主动思维训练。通过多元、灵活、开放的情境式教学,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从静态知识学习转向高阶思维能力训练,以思维为中心,突出思维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一切都是新事物,面对挑战,我校是怎样应对的呢?
高考考哪几科四.我校应对新高考的具体做法:
走出去,请进来。从2018年开始学校分批派送老师到上海,河北,山东,辽宁等地学习考察。我于2021年7月赴青岛,大连学习新高考。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通过对两省三所高中的考察,我深深体会到在新高考的引领下,每所学校都在尝试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尤其是在生涯规划,选科走班,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都在踏踏实实地开展工作。
我校在2018年就已经做好了新高考的准备,2018年开始,我校就分批派遣教师接受新高考,新教材的各种培训,让老师提前熟悉了解新教材,对新教材的整体框架要有通盘的把握,以便做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路线图。
经过了三年的准备,在2021年的九月,我们终于迎来了新高考,2021年9月秋季入学的同学一共是800名。我校先是进行阳光平行分班,形成了16个班集体。在高一上学期我校选了三名非常优秀的班主任,给学生上了生涯指导规划课,也做了霍兰德SDS职业兴趣测试。课后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效果非常好。生涯规划课让每个学生真正了解自己是属于哪一个类型的,未来适合什么样的专业,为接下来的选科指明了方向。
与此同时,在高一上学期,我们也多次召开线上的家长会以及培训会,目的是将新高考的政策在家长中宣传到位,让家长了解到底什么是新高考,与传统高考有哪些区别,到底发
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未来自己孩子选科,做好充分的准备。
接下来就是考试。在高一上下两学期,我们跟周边市县进行了四次联考,每次都是统一的网上阅卷,每次考试之后呢,我们会给出每名学生9科的单科排名以及12个组合每个组合的排名位次。这样做的好处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看他自己哪科占优势,在哪个组合中比较占优势,以便学生能够定位准确,避免选科时的盲目性。在高一7月2日学生进行合格考之前,我们共进行了四次模拟选科,每次都是由班主任把学年制定的统一选科表发放给学生,学生拿回家和家长商量,确定结果后由家长签名,第二天交到班主任的手中。经过我们的统计,这四次模拟选报,每次都不一样,每次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最终,在合格考之后,我们正式确定下来了学生所选的组合。这是每个班级选报每科的具体人数和最后形成的每个组合的人数。截止到现在,根据学生的选报我们共形成了四种组合,分别是物化生组合,六个班级;物化政组合,四个班级;物化地组合,三个班级;史政地组合,三个班级。在选课分班的过程中学校以及学年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教师的调配问题,课时分配问题,课表问题等。
新高考已经向我们走来。面对新高考,我们要不断学习,大胆尝试,不断反思,尽快转变
观念,适应新高考,构建我校应对新高考的管理机制和课堂模式。力争让我校的高考赢在新高考的起跑线上。教育需要坚守,坚守教育初心,教育需要情怀,情怀赢得未来,教育需要智慧,智慧撼动心灵,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让我们一起携手走向未来。面对新高考,各方面的挑战一定是巨大的,相信只要我们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稳中求进的陆续开展每一项工作,就一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新的发展和飞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