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乌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和保护对策研究
摘要:乌江是中国长江上游南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河流。乌江河流的长度为1037公里。河流沿岸为重庆、贵州、湖北3省56个县市,流域面积为87920平方公里。乌江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与乌江流域人民众的美好生活有关联,对乌江流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有深远意义。乌江水清澈,人民才能喜乐安康。山水圣地的贵州也将迈入生态发展的大门,将生态文明践行到底。
关键词 乌江;水资源;利用;保护
第一章  绪论
一.课题背景
  乌江最开始从威宁县流出,东南蜿蜒流向贵州北部。乌江流域中874公里属于贵州。乌江呈羽毛式分布,面积达到110000平方公里。乌江是是中国十大水电基地之一。乌江区域储藏着很多矿产资源,有超过39亿吨煤储量,在中国南方排名靠前。钾,铝锰,磷,石灰石资源量在中国其他矿产资源排位中位列前三甲。旅游资源丰富,乌江流域常被称为"乌江天险","乌江画廊"。有"乌江
画廊"之称的旅游区已在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高效利用和保护乌江流域的水资源是我们的探索目标。
二.研究意义
    乌江沿岸大片区域依旧属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区,工业经济滞后,技术含量低,资源浪费问题比较突出。起初的不当发展对生态环境很不利,,流域生态环境压力巨大。水资源是一种生态上的天然优势。我们保护及合理开发水资源目的是造福乌江流域的人民。
三.研究现状
    乌江的保护和管理,是贵州省近年来关于生态问题的重大决议。贵州政府提倡"铁腕治污"和"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出台了"贵州乌江流域水污染出台调控总体规划"和"水环境保护规划"。贵州乌江流域制定了污染联防联控措施,协同环保法律流域规划和管理,有效推进生态文明的工作流程,以改革为着眼点,挽救乌江的生态环境。贵州省摆在眼前的重大任务就是提高污水以及垃圾处理水平,提升乌江流域的管理和调控水平。目前虽已取得了显着成绩,但治理乌江流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出现了磷指数超标;污水残留,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大,基层环境监测监管不力和执法不严等问题。
第二章  乌江流域概述
一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乌江流域总面积8.8万平方千米。乌江流域位于北纬26°7′至109°22′之间,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路径呈狭长弧形带状,西南至东北长度大概为650公里,南北宽度为100至360公里,表现为一个由西向东变化显著的大斜坡
(二)水文地质
    乌江流域有着高原、山原、山地、丘陵、坝子及岩溶平原等多种地貌。在各种地貌中,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各种溶斗、洼地、槽谷、溶洞、地下河随处可见,形成了风光绮丽,形态万千的自然景观,如芙蓉洞、织金洞等。从地貌类型看,乌江流域情况十分复杂,除某些平坝及河谷较为平缓外,大部分是丘陵山地,喀斯特地区,其自然景观堪称丰富多彩,五缤纷。
二.社会经济
    乌江流域自然环境不好,交通运输不方便,曾经是被历史遗忘的角落。但是乌江区域也有自身的资源优势,宜实施名牌战略。比如矿业牌,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控制污染物排放,开发矿产资源。比如电力牌,合理开发水利水电,维护生态平衡。比如旅游牌,倡导绿旅游开发,打造环保专业大学生的实践基地。
乌江流域上游,水能丰富,是以发展水电事业最能发挥效益。中下游地区地势矮而且平坦、河湖遍布、江面宽阔、同时水深,而且水流缓和,最宜发展淡水养殖和内河航运事业。
    畅通航运,实现交通立体化;环保建设多发力,以确保乌江流域的绿发展。集中中坚力量,克服这两大难题,就可以联动建材机械,电子工业,黑冶金行业的发展,使资源实力转变为经济发展闪光点。乌江的社会经济也会迈入一个崭新的台阶。
第三章.乌江流域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生态环境问题
(一)态环境破坏严重
  乌江超过总磷含量流域水资源。乌江岸旁至少50至60家磷酸盐企业,这些企业都是污染的始作俑者。尽管当地政府关闭整顿磷酸盐企业,但污染依旧肆虐。乌江渡发电厂排污口几乎没有鱼类生存。乌江的污染日益严重,也造成饮用水所需地遵义市的饮水安全问题。遵义是贵州排名第二的城市,中心城区地形是一个山间溶蚀的坝子,土壤水分涵养功能差,很难具备条件建立大型水库,导致该地区的严重缺水。水库旁水资源短缺和乌江的地理位置,使遵义市委,市政府打算引入乌江水。但乌江污染恶化使这个用水计划被搁置。
(二)利用中缺乏监管和处理
在发展的浪潮声中,政府缺少规划环评步骤、没有认真构建环境资源约束机制,同时颁布实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机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盲目自信,对乌江流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认识不到位。大而化之认为乌江流域生态环境整体堪称良好,不需要担忧环保问题。某些地方工作人员将发展与保护视为矛盾的对立面,片面看待,缺少全局观,促使保护力度跟不上环境破坏的速度。没有在头脑中形成保护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
(三)过度开发旅游景点
乌江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在发展旅游业上有不容置疑的明显优势。乌江流经县境包括黔南,安顺,毕节等。这些县城因乌江水之福,5A级景区错落分布在境内。这些年来乌江区域旅游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乌江流域旅游总收入350亿人民币,乡村特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59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0.59亿。贵州旅游产业明显集中在乌江流域的核心区域。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旅游景点过度开发会超过生态环境的承受力。沿岸经济发展不能忽视生态红线。
    我们需要把在乌江生态功能保护摆在第一。要按照国家土地空间发展的战略,思考"主体功能区",建立绿环保乌江,生态文明先行区,构建 "保护区-缓冲-核心实验区"的生态发展格局,即环保的三层体系是重点,建立严格的禁令生态监控系统是辅助;鼓励开发沿岸在缓冲区发展其他绿产业的旅游项目。
最后,建设生态乌江国家公园。按照国家公园建设的有关规定,在乌江旅游保护区的核心部位开设沿生态乌江国家公园。按照国家公园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国家的管理,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确保乌江流域山明水秀。做大做强乌江国家生态公园旅游形象品牌。国家生态公园旅游号召力一旦形成,将具备很大的国家和国际吸引力。
(四)区域经济基础薄弱
    乌江流域大片分布在云贵高原东部的贵州省。它是一个自然风光神奇,人文景观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大省,是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然而这对它的经济发展贡献不大。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让贵州与沿海或者沿江领域相比有着巨大的发展劣势。
贵州在农业发展上有自己的打开方式,但仍然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农业在贵州省的发展首要问题便是田地,完全依靠梯田和改造田,实现农业发展领域的转换还是蛮难做到的。贵州遭受太多的不稳定因素。比如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多重因素制约了农业发展。当然,这是在不利条件下的农业发展的一个方面,但足以看出对农业发展不足的现实,贵州成为农业大省任重而道远。或者,尽管许多北部省份的天气条件比贵州差得多,但贵州是很难达到这样的地理条件发展农业的。对于行业的发展,贵州也是问题突出,处在相对不利的位置。其他的不说,对于交通条件明显证明了,它不够形成产业区,或大或小工业区的构成,必须依靠交通便利。工业原料和出口工业产品的来往交通。这样的涌入保证是能够维持工业区的活力,生产活动的稳定流。
在这方面,贵州省政府传递信号,对于大型工业处于劣势的发展,贵州交通不便,承认差
距。贵州处于劣势的经济发展,即使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它的高理想的短暂时间内的经济复苏是必然忽视环境和文化保护的重要性,盲目的和不合理的排放量是由工业废水和工业布局造成的。这是可能的后果,例如一个自然景观和贵州经验人文景观的污染。所以,贵州积极发展大数据高新科技行业,争取占领西部科技发展高地。
(五)流域水资源污染严重
    2019年以前,乌江流域磷污染问题突出。乌江治理工作十分艰巨,生态环境难题要下大力气整治,。调查表明,磷化工企业在贵州乌江流域的污水污染是问题的主要来源。瓮安和乌江流域河对面磷矿资源最丰富,最集中,化学品制造磷的最大基地,总磷超标治理两条河的难度不小。近年来,贵州省,更通过关闭磷酸盐企业。硬化路面,截水沟的建设,使用无人驾驶飞机磷发现废水渗透点,从源头治理排放问题。鼓励多建设污水处理厂,发挥协同作用。到2019年乌江河流和河流瓮安总磷含量标准,实现标准水质稳定,水质测评表现较好
二.原因分析
(一)自然原因
乌江沿岸环境脆弱,不利于发展工业、农业。乌江沿岸喀斯特地貌显著,地表土层薄,生态蓄水差。如果遭受生态破坏,在短期内将是毁灭性打击。而且当地石漠化倾向严重,环境承载能力太弱。所以区域发展地位需要调整。
贵州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典型区域,岩溶裸露面积占比大。过量地农业生产、放牧或破坏性人类活动,将会对贵州部分区域造成严重的石漠化威胁。而岩石的风化和水解是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他比如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面遍布水葫芦则是附属自然原因。
(二)人为原因
贵州必去的景点排名首先,乌江流域工业污染。乌江化工企业的磷矿开采,造成大量工业废水,工业污水的排放。政府部门虽努力控制工业污染,但是力度不够,收效甚微。乌江流域长期处于煤炭废弃物处理不达标或直接排放的威胁之下。贵州乌江流域磷矿石,碳,锌,汞的超标造成生态破坏,而且欠下的生态账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补偿。
其次,乌江流域农业污染。农业,比如水产养殖,产生了农业化肥,农药等农业丢弃物,造成养殖水面污染。例如,乌江区域有大规模的历史悠久的网箱养殖。但是易造成水质严重富营养化,促使乌江有的区域水质总磷量高。
此外,还有乌江流域的生活污染。国内的污染,包括城市生活垃圾,污水等市政固体废物等。随着城镇化如火如荼地开展,超多的化学垃圾和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使得水源地的水土安全受到威胁。很多乌江沿岸企业污水处理效果不达标,径直将污水排入河水里面。很多生活垃圾处理不当,造成地表污染,影响水源和空气质量。现如今治理乌江区域生活污染已势在必行。
第四章 乌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对策的建议
一.完善流域水资源管理和体制机制
贵州省开展加强乌江流域区域治理计划,战略分为三年行动。贵州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红线的重大任务便是乌江流域的污染治理。贵州党员干部和相关部门将治理乌江作为贵州省排名第一的环保计划、绿计划、生态规划,与贵州人共同期盼乌江区域的美好崭新的未来。将乌江流域如期打造为生态和绿发展的试验田,期待贵州省生态先行、绿发展、同步小康的共同实现。
  坚定问题指向,加强执法监管。处理乌江流域污水直排、私占乱建、私人围圈地块,乱堵
河道、擅自胡乱采挖矿山、不合理倾倒污水等情况,制定"河长制"和日常监管机制,将突出问题放在台面上,及时督查立即纠正、即刻改正、立即处理,马上行动,并定时开展检查,常常"回头看"。制定长效巡查处理机制,常态化监管乌江生态环境。依循法规取缔停办造纸厂及不合格的污染性大的企业,处理养殖船舶违规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