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辨析
一、比喻,比拟和借代
(一)比喻
1,比喻的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
2,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的”“仿佛”“犹如”等连接,有时后面还可“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
例如:情意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高低,而在于它的厚重。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有时不用比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在孤独中,书是朋友,读书使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3,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
1,比拟的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
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修辞手法及作用
2,比拟的种类:
(1)拟人
例如:软泥上的青荐,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2)拟物
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3,比拟的作用:(1)彩鲜明;
(2)描绘形象;
(3)表意丰富。
(三)借代
1,借代的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情的修辞手法。他并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人或事物。
2,借代的种类:
(1)具体带抽象;
例如: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特征代本体;
例如:墙角的驼背突然高兴起来。
(3)部分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
(4)产地代本体。
例如:来二斤绍兴。
(5)专名代本体。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6)材料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垫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7)结果代原因。
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3,借代的作用:(1)以简代繁;
(2)以实代虚;
(3)以奇代凡;
(4)以事代情。
(四)借代和借喻的不同:
例如:(1)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
(2)红领巾在车站宣传卫生。
这两个例句,第(1)句中的“三座大山”与其所代替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之间具有“压迫”的相似性,所以是借喻;而第(2)句中的“红领巾”与其所代替的少先队员之间是戴与被戴的关系,具有相关性,所以是借代。
又比如说:(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4)那边来了个红领巾。
(3)中“燕雀”和“鸿鹄”都是借喻,我们把它们还原成明喻形式: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好像渺小的燕雀;自己好像翱翔万里的鸿鹄。这样是借喻。而(4)那边来了个红领巾。“红领巾”是借代,是用少先队员的红领巾来代替少先队员,不能说少年队员像红领巾。这样是借代。
二者有很大的相似性。区别它们,主要把握是相似性,还是相关性:原事物与代替它的事物之间,如果具有相似性,就是借喻;具有相关性,就是借代。
(五)比拟和比喻的不同:
例如:(1)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2)高粱笑红了脸。
这两个例句,第(1)句中的本体(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没有出现,喻体是“三座大山”。而第(2)句中的“高粱”是拟体,其本体“人”没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略有差别。虽然二者都具有使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效果,但比喻重在“喻,”即通过甲乙的相似来揭示事物的本质或特点,阐明事理;比拟重在“拟”,即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又例如:(3)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例(3)中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于比喻。而(4)中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属于比拟。
在比喻中,本体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但喻体必须出现,否则不能构成比喻;在比拟中,本体必须出现,用来比拟的事物一般不出现。
二、对偶和对比
(一)对偶
1 对偶的概念
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类、相关或相反意思的修辞手法。
2 对偶的种类
(1)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或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铀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
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3)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 对偶的作用:(1)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2)凝练概括,富于表现力;
(3)用于诗词,有音乐美。
(二)对比
1对比概念: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2.对比种类:
(1)正面:
例如:秦用商鞅,齐用管仲,唐太宗广用人才,使国家富强
(2)反面:
例如:宋徽宗任用奸佞,国破被俘,明嘉靖、万历等用宦官,国家衰落。
3.对比作用:
(1)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2)正反的对比,可以去伪存真;善与恶的对比,可以抑恶扬善;是与非的对比,可以拨乱反正。
(3)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比单从正面说理,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受。
(三)对比与对偶的区别
例如:(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
例(1)是个典型的对偶,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而且是一对句子。“墙上”对“山间”,“芦苇”对“竹笋”,“头重”对“嘴尖”,“脚轻”对“皮厚”,“根底”对“腹中”,“浅”对“空”,可见对偶在形式和字数要求是很严格的。例(3)是对比。“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又有两个具体的对比:“说的”和“行的”相对比,“对人”和“对己”相对比。可见这里强调的是意义的对比,对于形式是不严格的。
又例如:(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这种花,虽不如牡丹富贵,虽不如玫瑰浓艳,虽不如百合芳香,但它有自己的淡雅清新,也颇受人们青睐。
例(3)“朔气”对“寒光”,“传”对“照”,“金柝”对“铁衣”,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有对称的形式,和谐的音节。这是对偶。例(4)中将这种花与牡丹,玫瑰,百合进行对比,在形式上是没有要求的。这是对比。
三、排比和反复
(一)排比
1 排比的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
2 排比的种类
(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例如:崇高就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片海,一座山,一首交响乐。
(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中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雏鹰如果害怕折翅,那它永远不能高飞;钻石如果害怕琢磨,那它永远不能生辉。
(3)单句排比。
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
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4)复句排比。
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像雄鹰一样,自动寻、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3 排比的作用:(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2)叙事透辟,条分缕析;
(3)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二)反复
1 反复的概念
为了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就是反复。
2 反复的种类
(1)连续反复。
例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间隔反复。
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3 反复的作用:(1)用于说理文章,起强调作用:
(2)抒情写景,感染力强;
(3)承上启下,划段分层;
(4)加强音奏感,增强旋律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