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博大精深。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一些具体的核心观念。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传统文化四大核心价值观念
一、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
二、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统一思想。
三、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和中庸思想。
四、指导如何对待自身的修身克己思想。
中华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中华,应该是中国民族,是这块土地上古往今来生活的形形的人们的集合,他们以前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迁徙、繁衍,现在也是,以后也是。他们从古到今创造的文明,
流传的经验,形成的技术,留下的智慧,等等,综合起来,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它包括这一片土地上东西南北,从古到今。所以,古代和现代,中华民族创作的文化,就是中华文化。
传统文化:先说传统,传统是相对于现代的,也就是不同形态的社会,现代社会是建立在工业基础上的,传统社会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所以,工业时代以前,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都可以叫做传统文化。细分起来,因为民族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它的内部又有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印度传统文化,希腊传统为文化,欧洲传统文化等等。
我想你问的是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所以说说这两个:
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从古到今创造的文化。即有古代,也有现代。
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工业时代以前创造的文化。
所以两者的关系是:中华文化包含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的传统节日介绍
1、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更蕴味无穷。
2、元旦。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
4、寒食节。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是为纪念介子推而出现的节日。
5、清明节。农历四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我国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人民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但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6、端午节。阴历五月初五日。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每
年五月五,人们都会以吃粽子或赛龙舟等活动纪念屈原。
7、七夕情人节。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也叫“乞巧”。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8、中秋节。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中秋吃月饼的风俗不仅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有关,据说还与元末农民起义有关系,所以可以广为流传。
9、重阳节。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重阳节为团圆的节日。
10、腊八节。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11、小年。腊月二十三,又叫“灶王爷升天”。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进行扫房,清理家用品,准备过年。
中国文化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与硬化。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象《圣经》文化和《》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现在最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贯彻,而这种贯彻是民主的、自由的,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的,不愿接受马上就可以反对,而不是象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圣经》文化,和现在《》文化,是强迫的。
用现代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使人们真正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并不是我有什么能耐,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包涵的本质。再者,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的产物,因为大家都有文化了,语言也表述能力也加强了;第三、科学已经很发达了,我可以借助科学上的发现和科学语言,对其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细致地表述,这样就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以上各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所在。中国传统文化,还有语言和文字上的优势。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