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2》观后感(通用12篇)
《误杀2》观后感篇1
  看误杀一的时候,就对整条故事线印象深刻,直到几年后的今天,我还能想起那天电影的内容。
  几天前,误杀二又让我被再次震撼到。最撞我心的是一位父亲剖心救子的无畏,是主人公在面对不公现实的善良,是一个满足观众美好期待的“完美结局”。
  关于亲情
  主人公林日朗,没有误杀一时的决绝和冷酷。这段故事里的他依旧心思缜密,依旧掌控全局,不变的是他对儿子(女儿)的爱。看到他独行去医院,关闭电梯、封住门锁,开始了他的计划。看到他拿着院长电话,按开电梯,独自走向楼上手术室时的困惑。看到他和市长身份地位截然不同的父亲之间的较量。他们之间较量的结果,让我作为一名子女,看到这样两位父亲沉甸甸的爱,很感动,很泪目。
  关于生命
  “有的孩子是普通人,有的孩子不是普通人”这句话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两位父亲和自己的孩子,是高贵权势和普通市民之间的抗衡。电影以“”开始,但几乎所有的“人质”都与“歹徒”同感,毫不犹豫的站在了他这边。那到底敲醒众人的钟声是什么?我想应是所有平凡人与“高官厚禄”之间的抗争,是关于世间众人最基本生命权之间的争夺。普通人,强权者,生命之间,同等重要。
  一些思考
  为了调节紧张气氛,电影之中还有一些“笑点”,让人在哭笑不得之间自由转化。整部影片中“记者”的身份出现在大众眼前。让这个职业从幕后走向台前,也更撼动着身为同业之中的我。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当有女主持李安琪一样寻求事实真像初心和努力。
  没有一位父亲,不同林日郎一样爱子女。
李焕英是真实的吗  谁又能陪谁一辈子?
  愿我们爱里成长,慢慢长大。
《误杀2》观后感篇2
  走出电影院,我脑子里一直有一个问题,就是男主爸爸李维杰要不要自首?这个自首值得还是不值得?如果他不自首,他可以一直守护两个女儿长大成人。或者他搬家移民国外,一家人彼此守在一起过完一生也不失为一种活法?结果他自首了,他自己的良心得以平复。他自首的另外一个理由,是觉得对女儿有不好的示范,做人不够诚实。他觉得做人应该诚实。
  可是他进监狱了,他们家失去了一家之主。外面他的妻子阿玉能够把两个女儿养育成人吗?这样阿玉的生活压力就很大了,家里也失去男主人的保护和照顾。
  我觉得这是一个两难的困境。不自首,李伟杰的良心难安。自首认罪,就失去自由。这部电影的结尾,导演的设计还是让李维杰自首了。我觉得从个人的角度很难做到。从我观众的情感上我也很难接受自首,那不是前面的剧情所做的事情都白做了。只是从圣人和长远的角度来讲,还是认罪伏法是对的。做错事必须付出代价。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否则世界的公理就不存在了。结尾镜头对着佛顶的特写镜头,还是想告诉我们,做错事必须承担责任,即使是误杀也要讲清楚。
  所谓误杀是这样的。一个男孩拿着手机跑到女孩家里,说我有欺负你的视频,你必须听我
的。女孩不愿意,女孩的妈妈看到了更是火大。在拉扯中,男孩的后脑勺被女孩的一个锄头击中,当场就死了。女孩也不是故意要打死这个男孩,实在是帮自己妈的忙。重要的是一个女孩的力气小,只好借助了工具。男孩死了,女孩和女孩的妈妈都慌的厉害。女孩的妈妈把男孩的尸体埋在隔壁的墓地。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刚好男主出差不在家,他们家的小女孩在窗户前看到了妈妈做的事情。这是故事的起因。
  后面男主回家后发现这个情况后,告诉自己的妻女面对警察的盘问要冷静,尽量说真话。
  这个剧的亮点在于警察署长和李维杰之间斗智斗勇的环节。这也是故事用最大篇幅所表达的部分。
  男主李维杰说了电影一个专有名词蒙太奇。我所理解的蒙太奇就是经过剪辑的碎片整合在一起,表明我想表明的事实和观点。那还是真实,不过是一直经过处理和剪辑的真实。
  我认为这部剧的亮点主要就是两个点,第一就是耐人寻味的结尾,第二是利用蒙太奇脱罪。
  这部剧的评分很高,还是很值得去看的。
《误杀2》观后感篇3
  《误杀2》这部电影,说是讲一个人的犯罪过程,还不如说是一个父亲的伟大事迹。
  昨天我们一家人看了《误杀2》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位父亲的儿子得了心脏病,好不容易凑齐了200万手术费,最后关头心脏却被劫走,父亲怒了,开启了犯罪过程,可谁能知道,他始终没杀过一个人,最后还是他用自己的心脏救了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