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王位世袭制
1.夏朝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70         建立者:禹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者:启
3.王位世袭制的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局面形成
4.王位世袭制的传承方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二.商朝的建立:
1.时间:公元前1600
2.夏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措施: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置相卿士;地方:设置侯伯
三.西周的建立:
1.时间:公元前1046       建立者:周武王          都城:镐京
2.分封制(封邦建国):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同姓不婚;同姓:燕_、晋_、鲁_、卫_、吴_。
内容: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规定诸侯必须听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可以在自己的领地内实行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
特点:(1)周天子和诸侯的关系是以土地和人民联系起来的;
2)分封的对象是多方面的;
3)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4)周天子为最高统治者,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影响:(1)积极: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长城的全部历史资料
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2)消极: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
3.宗法制: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内容:嫡长子继承,庶子和次子进行分封;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特点(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得以维系的血缘纽带。
四.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
1.西周的灭亡: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部犬戎攻破镐京。
2.东周的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3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4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4 从秦至清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秦的统一:
1.时间: 公元前230-221                 都城:咸阳
2.秦灭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条件:政治:长期的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局部实现了中央集权制,为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经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物质基础;
思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适应了秦统一的需要,为秦的统一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指导;
:各民族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民心所向:长期的战争,使人民渴望实现国家统一;
主观条件:商鞅变法,使秦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增强;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4.秦朝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5.秦朝的疆域:东:东海                 西:陇西
南:南海                北:长城一带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