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转变发展。情景喜剧属于情态叙事模式,在情态模式中,叙事主体的聚焦镜头始终对着人物[10]。
金炳旭导演采用了多线索、立体式的叙事方式。每集以几个主人公各自的经历为线索设置多个情节,放入一集中,有一条主线和多条副线。副线的分量同主线相差无几,在多条线索中,反映男女主人公情感的采用情节叙事,其他则采用情态叙事。这些采用情态叙事的故事非常简单,有时只是一个轻松搞笑的小片段。但这两种叙事方式的结合使情景喜剧也具有了部分电视连续剧的特征,从单集上来看每一集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每一集都有要表达的主题,从整体上看又有多条线索来交代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走向。
(二)叙事内容——家庭伦理与青春偶像的合理搭配
爱情剧是“韩流”文化在亚洲最为强劲的力量之一,在金氏情景喜剧中有较为明显的体现[11]。
首先,剧中的年轻人部分主要以爱情结构故事,屏蔽了社会现实背景,构建一个封闭的单纯的谈恋爱的世界,过于理想化,为了爱情奋不顾身。
其次,偶像剧中不可缺少的桥段,三角恋甚至是多角恋关系,男女主人公有过不止一段恋情,最后发现一个是爱情另外一个是感激和友情之类的。如金氏喜剧比较经典的桥段《无法阻挡的HighKick》中的四角恋关系,侄子喜欢女老师,女老师喜欢叔叔,叔叔喜欢前妻。还有《土豆星球QR3》中兄弟二人同时喜欢上女主镇雅。
最后,由青春靓丽的演员出演男女主人公,从环境到服饰多个方面体现青春活力。通过金氏喜剧,捧红了一系列年轻演员,如宋慧乔、丁一宇、李钟硕、黄静茵、申世京等。
(三)金式喜剧的人物构建模式
金炳旭导演的作品能够迎合大部分观众的审美,所有人物根据年龄可以分为老年、中年、青年这三代人,按特点可以分为实力派和偶像派。《土豆星球QR3》中爷爷的扮演者李顺载、父亲的扮演者卢宙铉是韩国的表演艺术家,男一吕珍九、男二高庚灼、女一夏沇秀是当时比较红的青春偶像。爷爷在剧中代表的是韩国老人,希望能够有一个安详的晚年,被别人关注。父亲和母亲代表的是中年人,他们处在人生的巅峰期,即将退休,准备将手中的权力移交给下一代。青年则是刚刚步入社会职场,为自己的事业奋斗的年轻一代。所有的观众都可以在其中到自己喜欢的角。大陆喜剧电影
金炳旭的情景喜剧基本上以普通家庭为表现对象,人物形象平民化,以单纯、滑稽、直观的特征出现,人物形象夸张,趋于卡通化。奶奶因为保姆出身而被儿媳看不起,儿媳女强人海美则爱打探别人的底细、酒风不正等等,剧中的所有人物都有缺点。每个人物身上的双重性,使故事内容更为贴近现实生活。人物的个性化以一种平实、简单的固定形象贯穿剧情,而且处于弱势的人容易让观众同情。如《无法阻挡的HighKick》中的容易走路摔跤的徐敏静老师,《土豆星球QR3》中反应迟钝、总是比别人慢半拍的张律等,这些剧中人物表现出倒霉的运气和遭遇的困苦也会让观众到心理平衡。
(四)情景喜剧中悲剧元素的运用
传统说法认为情景喜剧没有“悲”的根源。首先从观众长时间收视习惯来看,现在的电视剧作品创作中多带有悲剧情节,以坎坷、煽情、虐心为主,题材多表现在宫斗、职场斗争、家庭内部之争,经典的电视剧总带着悲情的成分。而“小打小闹”的情景喜剧则是靠游戏和娱乐的态度来吸引观众。其次,传统的情景喜剧无论是节目形态还是剧作角度、叙事方式等这些安排设计,最终都是为了作品有更好的喜剧效果。情景喜剧的主要功能不是评判现实生活,而是美化现实生活。它从观众的立场出发,意图让观众乐观地面对生活,化解生活的烦恼。
一般认为,让观众哭的故事比让观众笑的故事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2]。金炳旭导演打破了情景喜剧不能有悲剧元素的禁锢,他的作品中,爱情始终是留有遗憾的悲剧故事。《土豆星球QR3》的结局中,女主角罗真儿最后并没有和洪慧星在一起,也没有投身于追求她的富二代卢敏赫。韩国传统跨越阶级的方式——结婚已经变得不再可靠。但她选择继续在公司工作,反映出了韩国底层民众的无奈,想要改变命运却又不得不依附于财阀继续生存下去,这是对现实的妥协。
(五)家庭是社会的缩影
金炳旭导演的作品对于韩国家庭文化有明显的体现。家庭是金氏喜剧的核心,普通的家庭生活有着丰富的题材,家长里短、兄妹之争、婆媳矛盾等问题都是普通人家会发生的故事。金氏喜剧所营造的一
种家庭氛围,能够体现出大多数观众真实的生活环境,在观众看来具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引发普通观众的共鸣。在《无法阻挡的HighKick》中,爷爷李顺载与朋友怄气,两人带领家族中的男人进行各种比拼,李家人遭惨败,最后由金范扳回了一局,李顺载授予其家族统一的服装,虽然情节设计喜剧效果十足,但是从中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家庭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金炳旭导演经常通过人们普通的家庭生活,从中表现家庭温暖。剧中的主要人物在遭
遇困难时,总能够在家人的帮助下,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四、金炳旭导演的创作风格对我国情景喜剧的启示
从1993年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开始,中国情景喜剧一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情景喜剧的创作进入一个模式化的重复过程[13]。金炳旭导演通过自己对情景喜剧的理解和认识,结合时代的需求,对情景喜剧的创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很多方面都值得借鉴。
(一)精准定位受众,了解受众需求
金炳旭导演将自己作品的收视人定位在年轻一代观众,他意识到随着大众媒介的不断发展,观众的年龄层次在发生变化,受众的年龄层次以青年为主,所以在他的作品中,许多桥段的设计、话题等都围绕着年轻一代。优秀的作品,必然会在创作之前对市场观众的需求做调查,提前了解观众的口味,
避免无谓的重复和模仿,避免观众出现审美疲劳。一些电视行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如美国、韩国等,都非常重视这种电视剧制作前期的调查,这种调查非常有必要。
(二)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加大信息量丰富叙事对于传统的情景喜剧创作理念,金炳旭导演做出了大胆的突破。在叙事模式上借鉴学习青春偶像剧,合理运用情节叙事和情态叙事这两种叙事方式;在情景喜剧中融入了悲剧成分,喜剧与悲剧的衬托对比,更能突出作品的主题;体裁上融合恐怖、科幻、爱情多种元素,突破了传统单一家庭伦理、职场等类型的体裁;场景突破了原来的封闭式的舞台布景,将更多的镜头放在街道、公园、公交汽车等一些公共场所,密切与外界的联系。遗憾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国产情景喜剧内容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故事太表面而不深刻,局限在外部娱乐的层面。粗糙的文本已经成为制约国产情景喜剧发展的瓶颈[14]。
对于情景喜剧的创作,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制作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守旧的观念与手段将被淘汰,应该与时俱进,开阔思路,多借鉴学习其他的电视节目类型,从中吸取精华,充实情景喜剧的创作。
(三)提升成本,实现精良制作
在我国,情景喜剧与其他类型的电视剧相比,利润不高。在家庭类情景喜剧的发行放映环节,美韩由于电视剧行业较为成熟,商业化程度高,因此在版权售卖、首播市场等各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无
法阻挡的HighKick》被安排在韩国当地时间晚9:40播放,并且在播放过程中只插播一次广告。我国的家庭类情景喜剧总是在单一时段的电视台放映播出,随意性大,在视频网络化、平民化的时代没有凸显优势[15]。
对于情景喜剧,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对其肯定和尊重。成本低是情景喜剧的优势,但不能过分地压缩制作成本。适当地提升制作成本,有利于提高其艺术性和观赏性。
五、结语
金炳旭导演之所以能够在情景喜剧的创作上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不仅仅是其个人主观的努力,更多是与其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人生经历以及从小所受到的文化熏陶有关。20世纪70年代韩国对家庭观念的重新认识,20世纪90年代青春偶像剧和情景喜剧的盛行等,都反映在金炳旭导演的作品中。情景喜剧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电视剧类型,与大众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我国的情景喜剧创作者,应该更多地了解大众文化特点,从自己的生活中寻题材和灵感,形成属于自己的情景喜剧创作风格。
参考文献:
[1]米克·鲍思.只有当我开怀大笑时[M]//古德温,等.电视的真相.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4.
[2]周雪珍.中美电视情景喜剧人物形象塑造差异研究:以《家有儿女》和《成长的烦恼》为例[J].四川戏剧,2012(6):93-96.[3]汪方华.通俗电视剧美学.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通俗电视剧[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96-97.
[4]韩骏伟.情景喜剧的审美特征[J].电视研究,2003(9):58-
59.
[5]关堂荣.“罐头”里的笑声[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2.[6]徐岱.小说叙事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21.[7]商晶.大众娱乐时代的中国情景喜剧[D].南昌:南昌大学,2006.[8]汪方华.当代文化语境中通俗电视剧的接受特征[M]//通俗电视剧美学.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134-135.
[9]田景.韩国文化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10-11.[10]顾小慈.解读喜剧与电视特性的融合:从《我爱我家》到《爱情公寓》看中国大陆情景喜剧[J].今传媒,2010(9):85-86.[11]周雪珍.中美电视情景喜剧人物形象塑造差异研究:以《家有儿女》和《成长的烦恼》为例[J].四川戏剧,2012(6):93-96.[12]邓驰旻.家庭类情景喜剧的策略:以中、美、韩为例比较[J].西部广播电视,2014(22):92-93.
[13]叶青.浅谈韩国家庭情景喜剧的特点与影响:以《没有阻挠地High Kick》为例[J].新西部,2009(9):265-267.
[14]张新刚,李强.对中国情景喜剧发展现状的思考[J].电影评介,2009(16):17-18.
[15]宋青蕾.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李晶,助教,研究方向:纪录片创作。
一、电影舆论及其特点、作用
李良荣教授认为,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1]。而电影舆论就是舆论在电影行业中的具体表现,是社会公众对于某一电影或多部电影乃至整个电影行业的意见、态度和情绪的集合。
相比于社会舆论,电影舆论的公共性和急迫性特征并不明显,在拥有舆论共同特征如公开性和评价性的基础上,也存在着特殊之处。首先,经济属性在电影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电影行业牵涉的经济利益体较多,电影上映能否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是电影受益方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电影舆论比社会舆论往往更容易受到资本的关注和控制。其次,部分社会舆论因事件相关掺杂着社会公众强烈的情绪表达,常常是非理性的,而电影和电影行业没有太强的广泛性和接近性,社会公众一般能够稳
定情绪,参与正常的意见交流,促进理性的电影舆论产生。此外,电影毕竟是人为加工产生的文化产物,电影内容多少带有虚构的成分,因此电影舆论的对象并非一定是客观事实,舆论客体可能带有艺术彩[2]。
电影舆论是社会公众以个人身份表明看法后,多种观点在交流和传播中整合形成的,从表层看是一种主流意见。电影舆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公众对于电影或电影行业的看法,并进一步将影响扩散到行动层面,具体表现如,个人作为电影观众,是否会购票观影以支持电影行业发展等。在电影行业中,一部电影的相关舆论通常被视为其社会反响,舆论风向也被当作评价电影口碑的标准之一。电影在获取经济效益上有着特殊性,即在某部电影下映前,正规的观影渠道仅限于在授权影院购票观看,上映期间的电影会受到知识产权保护。受制于电影声音和画面的即逝性和人在物理视野上的局限性,观众在获取上映电影具体内容的渠道上,往往只能选择口耳相传和网络传播。在信息压力的作用下,电影舆论会是社会公众能否产生观影意愿和进行电影选择的主要参考。
电影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电影在拥有文化传播功能的同时还能影响影视行业的经济成果,电影舆论的风向偏好能够推动电影和电影行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或者产生阻碍的作用。电影舆论能够间接表露多数电影观众喜好电影的类别,对未来电影市场发展和电影文化内容选择的方向具有指导性意义。此外,电影舆论还能够通过议程设置将社会注意力聚集到某一方向,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和解决措施的提出具有思想启蒙作用[3]。对特殊机构和组织的监督也是电影舆论的重要功能[4]。
二、《流浪地球2》电影舆论成因
(一)内部原因
电影舆论具有公开性的特征,这决定了任何一部电影的相关舆论必须经过社会公众对电影的广泛讨论才能
《流浪地球2》的电影舆论研究
张锦坤
(湖南工商大学数字传媒与人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电影舆论不仅与电影行业的繁荣兴衰息息相关,还与社会文化的平稳传播紧密相连,特别是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其重要性不断增强。《流浪地球2》作为2023年春节档的热门电影,上映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并在社会传播中产生了相关的电影舆论,对电影本身、电影行业以及社会文化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文章采用观察、归纳和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先解释电影舆论的含义并阐述电影舆论的特征,随后说明它对电影经济属性和社会文化传播以及未来发展的作用。文章还进一步具体分析《流浪地球2》电影舆论出现的原因,内部原因是电影本身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刺激了电影观众的分享欲望,为电影意见的表达奠定了兴趣话题基础;外部原因则是观众和新闻媒体利用互
联网媒介迅速参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使电影知名度提高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公众对电影的广泛讨论,对《流浪地球2》的意见与观点在传播中不断整合最终形成电影舆论。研究发现,这种偏向正面的电影舆论促进了《流浪地球2》电影票房的平稳增长,促进了电影市场的恢复,同时传播了科学知识,树立了文化自信,为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文章最后对《流浪地球2》的电影舆论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电影行业和文化传播的进步提供思路。
关键词:《流浪地球2》;电影舆论;传播;意见;观众
中图分类号:J905;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5-0251-03
形成。《流浪地球2》成为社会上的一大焦点为其电影舆论的产生奠定了共同兴趣话题基础,这首先是缘于电影在影院上映产生了极好的传播效果,激发了社会公众的交流意愿,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具体分析。
1.传播者角度
出品方和放映方等电影产业利益相关代表,在电影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担当着传播者的角。电影院将《流浪地球2》的宣传海报摆放在影院的候映厅,增加社会公众与电影的接触可能性,提高了电影的知名度。电影排片也是影院的一种人为控制方式,通过增加和保证《流浪地球2》的排片数
量间接影响观影者的电影选择,起到了人为引导的作用。电影演员多为著名的公众人物,他们凭借个人影响力制造信息声势,利用明星效应吸引观众,直接扩大了电影的交流范围[5]。
2.传播内容角度
《流浪地球2》在影院放映时在视觉和听觉上向观众展现了内容盛宴,实现了对绝大部分观众心理和情绪上的征服。电影的内容较为丰富,长达173分钟的影视中包含了太空电梯、数字生命、人工智能等多种科技元素,令观众耳目一新。电影出品方在电影画面和特效上的较多倾斜给予人视觉上的享受[6]。
此外,《流浪地球2》是我国自主拍摄的科幻题材电影,影视中的主要角多来自中国,其中的中国元素更容易受到国人的认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不同于以往的好莱坞大片多以美国人物作为主角,《流浪地球2》将中国式科幻电影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树立了一种文化自信,因此能得到多数观众的青睐[7]。
3.传播时机角度
《流浪地球2》官方制作团队将电影的首映时间定在2023年的春节期间,抓住了观影热潮的时机。春节期间,大量的电影消费者较为空闲,满足了观影的时间条件[8]。伴随防疫政策的调整和影视行业
的逐步复苏,众多影院恢复了正常营业,在空间上也做好了准备,长时间萎靡的电影消费市场出现反弹现象在情理之中。此外,我国当下亟须发展文化产业,带动文化传播,而《流浪地球2》正好迎合了这一要求。
4.传播技巧角度
《流浪地球2》在内容传播的过程当中运用了多种传播技巧,产生了更加高效的电影传播效果。电影使用了诉诸理性和诉诸情感相结合的技巧,在对一些科学性的基础问题上,通过专业术语向电影观众呈现电影逻辑,例如太空电梯的材料应用。电影大量使用了如“五十岁以上的出列”等煽情画面和言语进行情绪感染,利用镜头特写设置了众多伏笔,利用了寓观点于材料中的传播技巧,将部分电影价值深埋其中,使电影观众保持观察和思考的热情。明示结论技巧的介入令许多电影思想一目了然,减少了电影观众的理解障碍,提升了电影的可观性。
(二)外部原因
1.观众自发成为电影信息传播者
《流浪地球2》的电影观众在接受完电影放映的全部信息后,会形成或改变相对应的电影认知,能够伴随自我意识主动成为电影信息的传播者,参与到电影舆论的构建当中[9]。《流浪地球2》的电影观
众在观影结束后,能够通过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向自己距离较近的家人、伙伴传达相关电影信息,影响他人对这部电影的认知。这种人际传播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流浪地球2》电影的曝光度,诱发了部分潜在电影观众的观影想法,在他们也采取观影行动后,往往也会成为电影信息传播者,不断壮大传播者的队伍。众多的观众成为电影信息传播者后,他们因为拥有共同的电影兴趣话题,同时也会进行电影意见的互换。观众在社交平台上表达观影感受也是电影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他们使用平台进行激烈讨论吸引了其他社会公众的参与,刺激了更多不同看法的出现。社会公众在对电影观点的陈述过程中不断说服他人和被说服,促成了态度和意见的合流,最终形成电影舆论。
2.新闻媒体引发电影舆论
新闻媒体使用新闻报道表达对《流浪地球2》的态度和看法,通过大众传播间接引发了电影舆论。新闻媒体将《流浪地球2》作为报道对象,有意识地通过新闻框架向社会表达媒体内部的整体态度,同时进行电影宣传[10]。例如,人民日报高度评价了《流浪地球2》,并将导演郭帆的文章刊登在了报纸上,表达了对电影的认同和赞许态度。外国媒体纽约时报评论《流浪地球2》只有30分,意图将电影舆论引导至负面意见占主流的方向,客观上加剧了讨论形势,推动了《流浪地球2》电影舆论的出现[11]。我国其他诸多主流新闻媒体,如央视、光明日报等也参与了《流浪地球2》的电影报道和评论,通过自身的高可信度和权威性影响社会公众,利用新闻媒体的优势意见营造了电影议题突出的氛围,引发了电影舆论。
3.互联网加速电影舆论形成
仅通过口语媒介和印刷媒介传播难以达到电影舆论迅速形成的要求,而互联网作为当下重要的传播媒介加速了《流浪地球2》电影意见的交换,极大地推动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