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的独特之美——《蜀道难》赏析
一提到蜀道,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脱口而出:“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实,李白《蜀道难》中所叹,读者认真体会它的美,不仅仅是指它自然景观的奇峻,还美在它的神力无穷,原始荒蛮,气势宏大。从三个方面一一赘述。
一、蜀道之美,美在神力无穷
诗歌第一段中出现了大量瑰丽奇异的神话传说,体现出的无不是一种与宇宙同体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无比的境界。这种自然的神力恰恰可以等同于庄子笔下“逍遥游”的主人翁,是天地间的大美之一,它是把力量彰显到极致的一种审美。“开国何茫然!”面对未开辟的蜀道,神灵尚且会迷茫,况于人类乎?五丁开山的传说,犹如盘古开天辟地的威势,“地崩山摧”的场面,读来令人叹为观止。诵读时需注意体味出这样的美感,如读“噫吁嚱”时,需丹田运气,气流自然带出,是见到或想到蜀道时的第一反应——惊叹!读神话传说几句时应凸显它的神秘与邈远、力量与壮美。
自然的神力美还体现在它的永恒性上,山不言而自高,水不言而自流。这种永恒的哲理唯有
自然明晓,蜀道的险绝高危带给人类的唯有喟叹。李白的这种浪漫主义气质与蜀道的大美合而为一,诗歌使用咏叹表达对自然界大美的感慨,以句式的参差变换来实现情感的跌宕起伏,可再次感受李白的奔放不羁和大胆创新。
二、蜀道之美,美在原始蛮荒
当代美学家李泽厚《美的历程》:“你看那可怖的人面鼎,……它们远不再是仰韶彩陶纹饰中的那些生动活泼愉快写实的形象了,也不同于尽管神秘毕竟抽象的陶器的几何纹样了。它们完全是变了形的、风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它们呈现给你的感受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我想当年开山的五位壮士绝非是《陌上桑》中秦罗敷的丈夫那般“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的形象,他们一定是体格健硕,力大无穷,表情严肃,面目狰狞。可是这样可怖的形象丝毫不影响其中包孕的原始的意义。除此以外,诗中还有对原始环境——自然和人文的描摹,如“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杀人如麻”,若按常规的审美来看,这些形象和画面丝毫不具有美感,反而充满了恐惧和颤栗、暴力和血腥,自然的原始、野性和蛮荒的特点十分明显。“它们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等等,而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恰到好处地
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情感、观念和理想。”(李泽厚《美的历程》)在艺术领域,以表现事物的原始性为题材的也不乏其例,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杰出作品《老》,就以其冷峻而客观的刻刀向人们展示了这位悲剧的灵魂和肉体。这样的美无疑是原始状态的再现,这样的美并不是要在感官上给人以快感,“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朱光潜《谈美》),蜀道之美是恐怖片的惊悚,是人面兽的怪异,就像漫长夜路后见到灯光、有着历险后的放松愉悦感。
三、蜀道之美,美在气势宏大
诗中到处充斥着强大冲击力,在速度上体现出宏大阔伟的气势美。如:“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等诗句,“邈冲波逆折”“飞湍瀑流”,千岩转石,万壑回响。特别是诗歌中一唱三叹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种喷薄而出的感叹,不正是一种向上生长、拔节而起的迅猛气势吗?“就在这不事细节修饰的夸张姿态和大型动作中,就在这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变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的美。”(李泽厚《美的历程》)在诵读时也需明显体现出诗句中蕴含的飞流直下不可遏止的气势,速度迅猛有力,无可抵挡。这样的气势美不仅在诗歌中有所体现,在其他艺术领域,
譬如音乐中也有,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开头部分也是以速度的冲击力带给人气势美的印象。
自然有大美,李白代其言——赞颂神力、原始、气势之美。每每看到古代方鼎的造型,总会不经意让人联系起远古时代,蛮荒宇宙里的空漠和怖悚,可是它的另一面——神秘和奇特也随之应运而生。我想,在欣赏它时,人们总不会无限地放大它可怖的一面,相反,它带给我们的审美感受恰恰是美的另一面。正如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开幕式,银屏展现出的正是宇宙从洪荒原始一步步迈向现代文明的过程。当面部涂满象征原始意义彩绘的表演者登台时,人们无不为之震撼,惊叹。李白将天地的大美笼于笔端,他浪漫主义的气质与蜀道的神力、原始和气势水融,“蜀道难”正像中国古代的“青铜鼎”,无疑是美的另类代表,它涵盖了李白美不胜收的诗风和才情。
狞者,凶猛也;厉者,严厉也。狞厉之美,就是对凶恶可怕的审美,就像白酒,辣,不会让人退却,善饮者却能品味别样风味——入口可心,微醺怡神。《蜀道难》就是李白为我们酿造的一壶烈酒,读来有一种月下狂饮的酣畅淋漓之美;“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李白《月下独酌四首》)
《蜀道难》这首古体诗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蜀道难》这篇文章也奠定了蜀道类诗篇的基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