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保管及仓储安全
一、危险品的定义
危险品又称为危险化学品、危险货物,是指在流通中,由于本身具有的燃烧、爆炸、    腐蚀、毒害、及放射线等性能,或因摩擦、振动、撞击、暴晒或湿温度等外界因素影响,    能够发生燃烧、爆炸或使人畜中毒,表皮灼伤,以致危及生命,造成财产损失等危险性    的商品。
二、危险品的分类
    第1类 爆炸品(explosives)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compressed gases and liquefied gases)
    第3类 易燃液体(flammable liquids)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flammable solids substances liable       to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substances emitting flammable gases when wet)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oxidizing substances and organic peroxides)
    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poisons and infectious substances)
    第7类 放射性物品(radioactive substances)[ZK)]
    第8类 腐蚀品(corrosives) ,包括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等。
    第9类 杂类(miscellaneous dangerous substances)[ZK)],包括磁性物品等。
三、危险品的保管
(一)做好入库验收管理,仔细检查商品包装的完整性。
(二)保管和保养
1、爆炸品应分区分类储存,点火器材和材以及其他爆炸品不可同库储存
2、加强库房温湿度的控制和调节
3、在装卸、搬运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的流程
4、加强保管检查
5、做好相应的消防措施
四、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灭火法
这种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 冷却灭火法是灭火的一种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这种方法属于物理灭火方法。
2、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具体方法有:
(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
(2)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
(3)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
(4)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
3、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具体方法是:
(1)、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
(2)、喷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
(3)、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
(4)、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
(5)、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如二氧化碳、氮气、四氯化碳等)喷洒到燃烧物区域内或燃烧物上。
  4、拆除法(破坏法)
拆除法是用人力拆除部分建筑进行灭火的方法*当火场毗连的一小部分建筑物不能用水灭火时,可以用挠钩、斧、铲等拆除建筑物的构架,并用拆除的泥土、瓦、石等压盖火势,也能使火熄灭。
5、分散法
分散法是将燃烧区和火场附近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搬走,用分散可燃物质的方法,以破坏燃烧条件的一种灭火方法。
  6、化学中断法
用化学物品使可燃气体转化的方法来阻止火焰燃烧、连锁反应的进行,而使火熄灭的灭火方法,如用“12ll”、干粉灭火器等。
五、仓库安全作业的基本要求
  仓储安全作业的基本要求包括人力作业机械作业两方面内容。
灭火的基本方法是
(一)人力作业的安全操作要求
由于人工作业方式受到作业人员的身体素质、精神状况和感知能力、应急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管理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仅在合适的作业环境和负荷条件下进行作业。人工作业现场必须排除损害作业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对于存在潜在危险的作业环境,作业前要告知作业人员,让其了解作业环境,尽量避免作业人员身处或接近危险因素和危险位置;人力作业仅限制在轻负荷的作业,不超负荷作业,人力搬运商品时要注意商品标重,一般来说,男性员工不得搬举超过80kg的商品,女性员工搬运负荷不得超过25kg,集体搬运时每个人的负荷不
  超过40kg
2、尽可能采用人力机械作业。人力机械承重也应在限定的范围,如人力绞车、滑车、拖车、手推车等不超过500kg
3、做好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作业人员要根据作业环境和接触的商品性质,穿戴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携带相应的作业用具,按照规定的作业方法进行作业;不得使用自然滑动、滚动和其他野蛮作业方式;作业时注意人工与机械的配合;在机械移动作业时人员需避开移动的商品和机械。
4、只在适合作业的安全环境进行作业。作业前应使作业员工清楚明白作业要求,让员工了解作业环境,指明危险因素和危险位置。
5、作业现场必须设专人指挥和进行安全指导。安全人员要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作业指挥;指导人员避开不稳定货垛的正面、运行起重设备的下方等不安全位置进行作业;在作业设备调整时应暂停作业,适当避让;发现作业现场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停止作业,消除隐患后方可恢复作业。
6、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为保证作业人员的体力和精力,每作业一段时间应作适当的休息,如每作业2h至少有休息时间,每4h有1h休息时间,还要合理安排吃饭、喝水等生理活动的时间。
  (二)机械作业的安全要求
  机械安全作业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注意机械本身状况及可能对商品造成的损害。具体要求如下。
1、在机械设备设计负荷许可的范围内作业。作业机械设备不得超负荷作业;危险品作业时
还需减低负荷25%作业;所使用的设备应无损坏,特别是设备的承重机件,更应元损坏,符合使用的要求,不得使用运行状况不好的机械设备作业。
2、使用合适的机械、设备进行作业。尽可能采用专用设备作业,或者使用专用工具。使用通用设备,必须满足作业需要,并进行必要的防护,如货物绑扎、限位等。
3、设备作业要有专人进行指挥。采用规定的指挥信号,按作业规范进行作业指挥。
4、移动吊车必须在停放稳定后方可作业。叉车不得直接叉运压力容器和未包装货物;移动设备在载货时需控制行驶速度,不可高速行驶。货物不能超出车辆两侧O.2m,禁止两车共载一物。
5、载货移动设备上不得载人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