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与政治概论论文
从孤立主义到世界警察——美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从孤立主义到世界警察边程——美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摘要:从美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是否应该卷入问题上,华盛顿的关于孤立主义的遗训一直起着相当的主导作用,发挥着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上升,这个在太平洋另一端偏安一偶却羽翼逐渐丰满的国家终于把目光转向了大洋之外。
关键词:美国 外交战略 孤立主义 世界警察
孤立主义自提出以来一直被美国人奉为圭臬,同时也使美国在相当一段时间没有卷入到世界其他角落所发生事情中,从而专注于国内的经济建设,为美国的发展赢得了和平稳定的环境,其在孤立主义传统影响下,为追求国家利益,在一战二战前期采取中立外交政策,“隔岸观火”“隔岸助火”大发战争财,更是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大大增强了美国的实力。一战结束后,欧洲英法元气大伤,美国以其经济地位站稳脚跟;二战结束后,美国与苏联两分
天下,逐步确立起了世界经济政治的霸主地位。本文将探讨美国从孤立主义到对外扩张背后的动因,及其对美国产生的作用,从而为外交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孤立主义的传统
“孤立主义”是美国针对欧洲所提出的外交方针,其主要目的是避开欧洲国家的纷争,专注于本国的建设。它作为一种深深扎根于美国民族意识中的文化观念有着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早期到美国的移民们带着对母国的不满,对财富的向往来到新大陆,深受清教中天赋使命滋生的孤立情绪的影响”,【1】而之后欧洲国家之间的互相倾轧,政治制度腐朽以及英国对美国的殖民统治更是助长了这种情绪。加之新大陆地处大洋彼端,周边没有强大邻国的威胁为孤立主义提供了得天独厚有利的条件。
独立战争之后,建国初期的美国国力弱小,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国际上一些国家对这个新成立的国家抱有一些成见和戒备之心;英国依然在虎视眈眈并未真正撤出在西北部的殖民地;与周边印第安人的关系也未得到很好的改善;国内政治上各州各行其是,军事上没有常备军,经济上债台高筑,英国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和商业优势,一方面对美国的出口实施严厉的商业限制,包括禁止美国货进入西印度岛等,另一方面则向美国大量倾
销英国商品。在内外压力之下,为了保护和巩固新生的政权,加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较好的外部环境,孤立主义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1796917日,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词》中就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外交政策提出下述基本原则:“美国应该与外国发展商务关系,但是却要避免与它们发生政治联系,不要与任何外国建立永久的联盟;由于欧洲有一套与美国无关、或者关系非常微小的根本利益。因此美国不能通过人为的纽带,牵连进欧洲的政局变换中去……美国独处一方,远离他国,这种地理位置允许并促使美国能推行一条独特的外交路线……”【2】华盛顿的宣言实际上表示传达的就是孤立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在以后一个多世纪一直是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则之一。
从华盛顿的《告别词》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这种孤立主义的思想不是想要让美国闭关锁国,不与欧洲进行任何来往;而是避免卷入其政治的纷争,而事实上与欧洲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建国初期的美国逐渐摆脱了欧洲的纠纷,为国内的经济建设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内外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在欧洲列强的争夺之中,美国保持中立,进行中立贸易,通过提供军火物资等从中渔利,刺激了国内生产的快
速发展。这种情况在一战和二战初期表现到极致,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国后来的霸主地位打下了基础。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美国不是天生的富强,在国力弱小时需要韬光养晦,为专注于国内的建设争取和平稳定友善的国际环境,同时也不能完全置于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流之外,要具备长远的全球目光,积极地观察世界发展的动态,积极对外发展经贸关系。
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合众国建国初期只有十三个殖民地,但其将于并没有固定,具有天生的扩张性。”【3】一个多世纪的建设使美国逐渐羽翼丰满,逐渐具备了在国际舞台上角逐的能力,这时的美国内部也掀起了摆脱孤立主义,进行对外扩张的浪潮。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和独立战争风起云涌,几乎所有的西班牙殖民地都已获得独立。1823年夏,欧洲大陆的神圣同盟计划对付拉丁美洲新生的共和国。消息传出后,英国外交大臣乔治·坎宁致信美国政府,提议英国与美国联合发表声明,制止神圣同盟的干涉计划。美国最终选择了不与欧洲合作,而实行独立的美洲政策,被称为“门罗主义”。“门罗主义”在整个美洲和欧洲之间划开了一条鲜明的界限,把美国的孤立主义升级到了美洲的孤立
主义,并把美国置身于美洲的领导和控制地位。其实质是美国国力提升的必然结果,是打着孤立主义旗帜的扩张政策。之后美国更是在“泛美主义”的旗帜之下将拉丁美洲变成了自家后院,成为了“西半球的警察”。
南北战争后,美国实现统一,彻底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进入迅猛发展的时期。通过购买和战争强夺等手段,美国从法国、西班牙和墨西哥手中获得超过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西进运动基本完成,疆域不断扩展。到1884,美国完成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并于1894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英国,成为居世界第一位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成为电力工业的故乡,并由此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慢慢将自身的目光投向了海外。马汉提出了海权论,引证英国在拿破仑时代的战争中获得海上霸权的事实,来证明欲发展海权必须以强大的海军控制海洋,以掌握制海权。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开始在亚太地区进行殖民冒险。(如1844与清政府的《望厦条约》等)1898年,美国通过美西战争从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手中夺取了古巴和菲
律宾。同年,美国正式吞并夏威夷。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 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这标志着美国在侵华上具有了自己独立的新政策。美国的“泛美主义”以及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并不意味着放弃了孤立主义,而是依然执行着不结盟,单干的政策,尽量使自己不卷入欧洲的纷争。
一战后美国逐渐从孤立主义中走出来,开始追求其大国的梦想。一战后英法实力锐减,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企图插手国际事务,争取更响亮的话语权,却由于老牌殖民帝国积威已久,美国虽然经济实力早已可称世界第一,但是政治军事实力还略有差距,因此在威尔逊游说国会加入国联时,孤立主义仍占主导,未能成功,国联最终在英法的掌控之下。如果说这时候的美国尚不具有争夺世界霸主的实力;那么在二战之后,美国可以说是当仁不让,众望所归。
二战初期,美国连续通过几个《中立法案》仍带有浓烈的孤立主义的彩,随着法西斯侵略势力的不断扩张,美国逐渐通过《租借法案》等对反法西斯国家进行援助。日本偷袭珍珠港给了美国打破孤立主义的理由和动力,使美国全国就参战问题达成统一,就此美国孤
立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告以终结。二战中,罗斯福提出了国际警察论,开始掌握国际话语权。美国在反法西斯中起了极大作用,其国际威望和军事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战后通过雅尔塔会议与苏联两分天下,政治上倡导建立了联合国;经济上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银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关税贸易组织确立了其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霸主地位。战后杜鲁门主义指出任何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危害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和美国的安全”。打着反共产主义的旗帜干涉别国内政。二战后后,孤立主义已不再符合美国的国情和国家利益,美国开始实行全球主义,试图充当世界警察。虽然在后来的朝鲜战争战败以及越南战争战败后孤立主义又有抬头的趋势,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国人对美国经济是否倒退有所怀疑,但显然美国人对“退回西半球”的说法不再感冒,孤立主义也不再深入人心。美国的全球扩张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军事力量为后盾,政治威望为引导,为美国的发展争取了更大的主动权和发展机会。
结语
外交政策是由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以及国家实力所决定的,长时间的孤立主义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政治利益,获得了广泛支持,为美国稳步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美国处于
弱势地位时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然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4】只有不断的顺应国际形势和国内情况不断调整外交方针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引证文献:
1】孤立和发展——美国建国初期的孤立主义透析  肖海芹  2006
2】华盛顿选集  聂崇信等译  1983
3】论孤立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董亚军  2002
4】周易
参考文献:
美国的孤立主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中立政策  高志青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