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考点复习测验题
一、选择题
1、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这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3、“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周口店 B.浙江河姆渡
C.陕西半坡 D.云南元谋
5、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
A.北京人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6、《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
7、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8、“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D.行省制
9、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
10、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为那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A.魏国 B.吴国 C.秦国 D.晋国
11、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中,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12、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推动了杜会发展的进程。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②“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③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思理 ④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商鞅变法发生在
A.魏国 B.齐国 C.楚国 D.秦国
14、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对于秦国的商鞅变法,不正确的看法是
A.秦孝公变法的坚定决心与商鞅大刀阔斧变法的行动相得益彰
B.假如商鞅没有遇到秦孝公,他的治国才能很可能难以施展
C.一些旧贵族极力反对变法,说明任何变法都会涉及到利益的重新调整
D.商鞅是杰出的政治家,没有他就没有秦国的变法和强大
16、“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所载这项措施的颁布者是
A.商鞅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北魏孝文帝
17、对于秦统一六国这段历史的认识,错误的是
A.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其过程也不无血腥与残暴
B.对秦国来说,其对外战争既是不断扩张、兼并的过程,也是逐渐统一的过程
C.在统一的过程中,秦王赢政的个人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D.秦国主要依靠赢政的雄才大略取胜,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功绩首先应归功于赢政
1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
A.黄帝 B.禹 C.秦孝公 D.秦始皇
19、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
A.秦始皇赢政 B.汉武帝刘彻
C.唐太宗李世民 D.元世祖忽必烈
20、中央电视台的《 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右图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述,下面说法最适合他的是:
A.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B.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C.他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D.他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21、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当时刻石使用的文字应该属于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2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王”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史实与此不符的是
A.废除丞相 B.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 D.建立皇帝制度
23、秦统一后,最初通行全国的规范文字是
A.小篆 B.甲骨文 C.隶书D.金文
24、秦统一六国后,规定了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它与下列哪一字体相同
A.小篆 B.甲骨文 C.隶书D.金文
25、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其治国核心思想源于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6、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期,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
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斥异己
C.放权于侯国 D.平定叛乱
27、为了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
A.大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D.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28、为了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制 D.
29、“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30、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
A.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31、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 )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颁布推恩令 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④设置西域都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②③④
32、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西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B.长安→河西走廊→安息→今新疆境内→大秦
C.洛阳→安息→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
D.洛阳→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33、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指出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A.东汉的洛阳 B.西汉的长安
C.汉代的成都 D.元朝的大都
34、下列历史事件与汉武帝有关的是
A.昭君出塞 B.张骞出使西域
C.文成公主入藏 D.蒙恬负责修筑长城
35、汉武帝两次派谁出使西域?
A.霍去病 B.班超 C.张骞 D.张謇
36、欧洲人称中国为“丝国”,最早是在中国的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37、2008年3月,奥运圣火沿丝绸之路开始全球传递。与丝绸之路开辟直接相关的历史时间是()
A.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B张骞通西域
C.玄奘西行 D.马可波罗东游
38、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路线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设计。在历史上,古丝绸之路是 ①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③东西方文化交流 的桥梁④横跨亚欧的洲际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9、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杜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A.打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
B .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C .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
D .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40、《爱我中华》歌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妹是一家……”北魏时,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其主要措施是
中国的世界之最A.实行“三长制” B.严惩贪污受贿 C.实行“均田制”
D.迁都洛阳、学汉语、通汉婚、改汉姓
41、尊老、崇尚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把“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作为重要改革措施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呼韩邪单于 B.北魏孝文帝
C.辽太祖阿保机 D.金太祖阿骨打
4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43、北魏孝文帝在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采取措施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汉文
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其措施有 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 ②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③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④迁都长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4、南宋时“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的现象,是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下列事件对民族融合的加强有促进作用的是
A.商鞅变法B.靖康之变C.王安石变法D.孝文帝改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