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各朝书法概述
先秦书法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文字起源很早。在传说中多把仓颉作为造字人,据说他“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充满神话彩。现在所见到跟汉字起源有关的最早实物资料,是距今六千多年的半坡、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迹号陶文。
中国书法艺术只有在汉字发展到成熟阶段时才能产生,商代的文字已臻于成熟,已成为纪录语言的工具。从商代的甲骨文,金文中,可以看到在书写上已具有了用笔、结体和辛法三个方面的书法要素。
甲骨文是在龟甲和兽骨上用尖利的工具锲刻的,在甲骨上也可看到用类似毛笔书写的墨书和朱书文字。甲骨文并非商代文字的全部,那时候的文字也出现在铜器、陶器和玉石上等。晚商的青铜器上,铭文少则一两个字,多则几十个字,字数较多的如《戊嗣子影》、《宰甫卣》、《小臣缶方鼎》等,其特点是笔划尖峰,中肥,收笔处时有波磔。
如果说甲骨文为商代书法代表,金文则是两周书法的代表。金文发展到了两周,进入了最辉煌的阶段,其形体的多样化,被后世举为大篆的典范。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王室权利的衰落,诸侯列国的青铜器物增多,但与两周器相比,制作已经简陋,铭文内容减少,列国间金文也还相差不远,北发的晋国出现了尖颔肥腹,形似蚯蚓的文字,南方的吴越、楚等国的文字,在字体上常常见到用鸟形加以装饰的鸟书,笔划多加曲折和拖有尾巴。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有大量完整的墨迹,有字较多,如近年出土的盟书、帛书、竹木简牍等,都是研究此时书法极为引人注目的宝贵资料。
秦汉书法
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字变迁最为激烈的时期,这时期大篆经过简省而创造了小篆,隶书发展成熟,草书进入章草阶段,随着隶书和草书的发展,行书和楷书也在萌芽。更为重要的是,这时期“书法渐成艺事”,书法家也随之大量出现。
小篆在秦代用于官方文书、刻石、刻符等等。它形体长方,用笔圆转,结构匀称,笔势瘦劲而俊逸,体态典雅宽舒,是一种很美的书体。流传至今的秦代刻石小篆有《泰山刻石》
、《琅琊台刻石》、《峄山刻石》等,相传均为李斯所书。秦代篆书还有权、量、诏版上的刻字,由于刀刻的局限,同时受民间书风的影响,风格比较质朴率直,笔画结构方折,无圆转流动的笔势,线条瘦硬,棱锋峭丽。秦代的墨迹,今天可见的有简书和帛书,从这些墨迹中可以窥见秦篆用笔的情况和技巧。
汉代基本上继承了秦代的制度,文字亦承秦代八体。但汉通行的文字有小篆、隶书和草书。小篆在汉代用于高级的官文书和重要仪典的书写,如天子策命诸侯王、柩铭等,此外还用于金石刻辞。隶书,多用于中级的官文书、一般经籍和碑刻的书写。草书,用于较低级的官文书和一般奏牍草稿。
西汉至今未发现巨碑大碣,刻石都比较小而书写草率,纯正的小篆仅见于《鲁北陛石题字》、《祝其卿坟坛》等石刻。东汉立碑风甚,隶书石碑亦随之出现。著名的篆书碑石有《开母石阙铭》、《少室石阙铭》、《袁安碑》、《祀三公碑》等。东汉碑额上的篆书是最具风采的汉篆。其或方圆结合,婀娜多姿,如《景君碑》额;或结体茂密,笔划浑厚,如《韩仁铭》额;或结构方整,笔划疏宕,如《郑固碑》额;或风格华丽,笔划流丽,如《孔宙碑》额;或体态奇肆,笔划矫健,如《张迁碑》额等等,皆各具面目,无一相似。两汉砖瓦文字,大都为篆书,以示庄重。
隶书的起源,可上溯到战国时期,秦代已普遍流行于民间,到西汉已达到成熟阶段,成为汉代的主要字体。
秦到西汉初期,是隶书的“古隶”时期,即篆隶嬗变时期。结构方圆相辅、疏密相承、用笔圆转的特征已消失,多用顿挫的直线,已见波势的雏形。到了西汉晚期,古隶已完成了过渡的使命,成为成熟期的隶书,其特点是点划的俯仰呼应的产生,笔势波挑姿态的确定,形体逐渐由长方趋向宽扁,由纵势转向横势。
汉简是汉代隶书最丰富的宝库,如居延出土的《尧典》、罗布淖尔出土的《论语·公冶长》等等都是整饬的隶书。汉代隶书墨迹还现于陶器、漆器诸物上的题字。最能代表汉隶成就的,应是东汉的碑刻隶书。
汉代碑刻流传至今的已有数百种之多,有的原石已佚,仅留拓本,如《华山碑》、《刘熊碑》等,有的仅存残石,但原石保存至好的也为数不少,这种碑刻上的书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字形方整,法度严谨,波磔分明的整饬隶书,另一类是书和刻都比较随意,法度不十分严谨,而有放纵自然意趣的隶书。
隶书到了汉末,由于过于讲求装饰性,挑脚都成了方棱形状,波势矫揉造作,结构板滞,往往千篇一律,缺乏生气,开始走下坡,到了魏晋,更是江河日下,这样,隶书的衰落,楷书取而代之成了必然趋势。
秦汉时期,书法艺术的另一重大成就是草书的发展。汉代的草书,多是隶书的简易、急速的写法,有人称这时的草书为“草隶”或“隶草”。东汉时期,草书逐渐出现波磔,后来称这种草书为“章草”。东汉是章草的繁盛时期,章草名家辈出,如杜度,崔瑷、崔寔、张芝等。章草书,过去仅见于摹本和刻帖,由于辗转相摹,已难见原貌,近代汉简大量出土,才显现出原来的面目。
秦汉时期,书法地位初立,书学尚未确立,所以学者对书法艺术尚未进入系统研究和探讨,书法理论处于初萌阶段,故流传于后世的书法论著多不可靠。
魏晋六朝书法
魏晋六朝的书法是各种书法交相发展的时期,隶书继续走汉末程式化的末路,楷书逐渐发展成熟,草书经章草时期发展为今草,行书在楷隶的递变中由发展到成熟。
魏晋六朝的书法大略可分为两个时期:魏、西晋为前期,东晋、南北朝为后期。魏晋的隶书为通行书体,当时碑碣都用隶书,《上等尊号碑》、《受禅表碑》均为曹丕称帝而立,是典型的官隶书,书体方正,气势庄严。这时民间流行的楷书逐渐发展完备,开始取代隶书。
楷书在这一时期得以发展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由于这是一个战乱的时代,减省隶书波磔、笔划的楷书,更便于消息的传递和军令的发布,而书法本身发展的规律是由繁到简的过程,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的。楷书的形成,是和隶书的相互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楷隶的递变,我们可从居延汉简、武威汉简、泰始五年简、晋人写《三国志》残卷等书迹中了解其全过程。
草书是这一时期的另一成就。草书到汉末流行愈来愈广,面貌也日益增多,这时就需要有一个标准的写法,这样,笔划带波磔的“章草”就应时而生。章草到了西晋时逐渐起了变化,开始向“今草”转化,即不带波磔的草书。由于隶书的衰颓、楷书的兴起,章草向今草转化成了必然的趋势。魏晋是章草和今草的交替时期,到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逐渐定型,今草删除章草的波磔,加强了用笔的使转变化,既有转折而笔势又连绵不断。由于结构、体势的变化,又富于流动而有韵致,使草书发展到更高更美的艺术水平。
行书产生于汉代,发展成熟于魏晋,行书成为一种书体,与楷书的产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钟繇善楷书,楷书“务从简易”即成行书,随着楷书架势、笔划顿挫的定型,行书也渐趋定型,时间大约是在东晋。行书经王羲之的创新,成为士大夫中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王羲之脱尽魏晋以来用笔滞重的写法,创造出俊逸、雄健、流畅的书风,从此,行书成为中国书法艺术重要书体之一,流传至今。
书法发展到东晋和南北朝,与绘画并列为艺术珍品,搜集珍藏法书成为时尚。当时书家对墨迹珍重备至,经常把玩。晋之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晋人书法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俗好清淡,风流相扇,志轻轩冕,情鹜皋壤,机务不以经心,翰墨可是假手,或品极于峰杪,或赏析于毫芒,至乃父子争胜,兄弟竞爽,殚精以赴,疲神靡辞,以此为书,宜其冠绝后古”(见《书林藻鉴》)。
魏晋六朝书论盛行,也促使了书法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流行至今的论著有:西晋卫恒《四体书势》、索靖《草书势》;北魏江式的《论书表》;南齐王僧虔的《笔意赞》、《论书》;梁萧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草书状》;陶弘景《论书法笺启》;袁昂《古今书评》;庾肩吾《书品》等。
在书法用具上,这一时期,造纸材料和技术发展,使纸得到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已取代竹木简和帛书。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有韦仲将的制笔方法,他选用兔毫和羊青毛,使其软硬相辅,用起来更得心应手。东晋时笔有“鼠须”、“鸡距”等种类,《笔经》传钟繇、王羲之皆用鼠须笔。
南北朝是楷书百花齐放的时期,楷书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到了东晋已逐渐成为通行的书体,南朝宋刻石大都运用楷书,北朝碑刻比南朝更为丰富,尤其墓志数量之多为前所未有,其书法也极为精彩。正是由于楷法尚未定型成矩,其体势以至笔法可任书法家自由发挥,不受成法所限,所以南北朝书法千变万化,琳琅满目,并不是偶然的。
魏晋六朝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时期,在复杂的历史时代中,发展完成了楷、草、行等书体,产生了像钟繇,王羲之那样伟大的书法家,创作出了光彩夺目、五缤纷的书法作品,从而开拓了唐代书法的鼎盛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