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界最大的:此桐非彼桐
昔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 制琴以教天下之万民,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以桐木为制琴之良材,常取桐木为琴面,以桐之柔配琴之阳,取梓木为琴底,以梓之刚配琴之阴,阴阳相合,琴体乃成,始得刚柔相济之音。可见古人从对桐木有种特殊的偏好,甚至“丝桐”一度成为琴之别号。近人则不然,当今斫琴名家所制高档琴多为杉木琴(即琴面为杉木,琴底为梓木或琴面、琴底俱以杉木制成,古人谓之纯阳琴),而桐木琴只是一些中底档琴,鲜有高档琴,甚至一些名家很少做桐木琴,只做杉木琴,且同等档次的古琴,而杉木琴价格要高于桐木琴,古今琴人对桐材之好恶,可谓差之大矣!原因何在?本文简要释之。
两桐之争,由来已久。桐只为一概说,其中的分类颇多,各个时期分类又多有不同,正名别号也繁杂不清,且各家论述也多有出入,历代都混淆难辨。南北朝陶弘景将桐分为四种,即青桐、梧桐、白桐、岗桐,北宋陈翥所著的《桐谱》又将桐树分为七种:白花桐、紫花桐、油桐、刺桐、梧桐、贞桐、赧桐,然经近人考证,《桐谱》一书中所述桐树,大多为今天所谓的“泡桐”,甚至有学者怀疑陈翥一生都未曾见过真正的“梧桐”。贾思勰《齐民要术》首次明确记载了青桐即梧桐:“实而皮青者曰梧桐,按今人以其皮青号曰“青桐”也”,并曰“梧桐生山石间者,为乐器更鸣响也” 。我想,贾思勰的描述是可信的,青桐即“梧桐”之别名。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将“梧桐”与“桐”分别列为二个独立的条目,除了叙述了梧桐的形态特征及医用药性外,对“桐”也作了注解:“桐华成筒,故谓之桐,其材轻虚,白而有绮文,故谓之白桐”,同时还首次提出了“桐”即俗称的“泡桐”,又进一步划清了“梧桐”与“泡桐”界线。
无论古代的农业家或医学家对桐树这些概念的争论有多么激烈、多么含糊不清,然而我们古代的斫琴师们心里对于“梧桐”与“泡桐”始终是明了的。当其制琴霍霍下刀时,或软或坚的手感欺骗不了自己的,最起码要比古代的论述能靠得住。两种琴材之优劣在各家琴谱中也多有论述,简列如下:
勰古人多用梧桐,今人多用泡桐,即白桐也。二者虽可以为琴,然梧桐理疏而坚,泡桐疏而不坚,今人但知轻者为桐,而不之坚而轻者为梧桐。(清《与古斋》)
古琴制作不合法者可治,惟材不良者无可治,最不良之材莫如泡桐,又名水桐,质浮而绵,
只能作月琴琵琶之用,其次则杉,质理太密,又多筋节,泡桐声不能清,尽力修治,终不免琵琶声,杉音稍清而不厚,求金石声亦不易得,惟梧桐之质似疏而坚直而无节,凡琴以梧桐为材者,修治合法,于九德中可望得半之数,非梧桐者未易臻众妙也!(民国《琴学随笔卷二》)
从以上两则,不难看出,泡桐虽有梧桐之轻疏,但其材软于梧桐,故用其制琴,乐器寿命远不及梧桐。用梧桐或杉木来制琴,年代逾久而音逾“清”、逾老而逾“古”,寿命长达数百年,故唐宋古琴为今之重宝。泡桐琴却并非如此,在其琴材的限定的寿命里,可能会是越弹越好,然一旦超过其木质的寿命期,恐怕是会一日不如一日,逾老逾朽矣。究竟泡桐琴的寿命有多长,难以考证,然有一点是肯定的,其寿命远不及梧桐。
梧桐不仅为琴之良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极具魅力,或品格高洁,唯凤可栖,“凤凰之性,非梧桐不栖”;或相思绵绵,寂寞无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锁清秋”;或充满灵性,妙趣横生:“此木能知岁时,清明后桐始华,桐不华,岁必大寒。立秋是何时,至期一叶先坠,故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之句”。
梧桐因其树干挺直,树皮绿、平滑,极具观赏价值,但其质轻而疏,其生长期也较泡桐缓慢,故其做木材之功用较弱,今多作行道树及庭园绿化观赏树,市面也少见梧桐之材。而泡桐则不然,十年便可成材,且价格要远低于杉木,故泡桐代替梧桐制琴便顺其自然。琴材又常以古为贵,常以上百年古材来制琴,“百年材制者百年琴,千年材制者千年琴(杨师百语)”,古杉木琴材历代多有遗留,或为古庙宫殿之栋梁,或为墓地出土之棺椁,数量虽少但也并非没少,然上百年梧桐木材极少见,梧桐木因其质轻材疏,难为栋梁或家具之材,所以历代的梧桐材大多用来制琴,少有它用,故难见梧桐的旧材,历经上百年之久的古杉要远胜于新桐,故现代名家所制高档琴多为古杉木琴,而泡桐琴却少有极品。
历史的演变我们无法阻挡,梧桐琴地位的变迁甚至退出历史舞台也无可厚非,且杉木琴也未必比梧桐琴要逊,如唐代雷威斫琴,便不必皆桐,峨眉松之琴便妙过于桐琴(此处的峨眉松为峨眉杉,古人常松杉不分)。然如果个别琴商们明知其理,却揣着明白装糊涂,刻意的混淆去梧桐与泡桐之优劣,并在琴价力求商贾之难事,那便另当别论了!
苏轼在评说雷氏琴衰败的原因时,在《东坡志林》一文中这样写道:“唐雷氏琴,自开元以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也愿我们今天的斫琴师们紧紧记住这句话!
写此文时,曾有朋友劝我,“你写此文会有很多人不高兴的,因为你的这篇文章会断了某些人的财路,还是糊涂点好,因为大家都在“糊涂”!'
的确,世人皆醉,唯你独醒的处境很难!但我们也别忘了古人的另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作者:雷苗伟,原标题:此桐非彼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