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楼宇智能化建设的土木工程论文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基于物联网的楼宇智能化建设的土木工程论文
题目:基于物联网的楼宇智能化建设
摘要:在网络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物联网技术已不是一个陌生
的科技名词,它也必将成为技术发展的趋势。许多行业也都与物联网
开始建立联系,并不断进行这方面的技术探究与应用创新。在智能时
代的大背景下,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逐渐会成为楼宇建设的方向,
本文将讨论物联网技术下的楼宇设施智能化建设。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楼宇;设施建设;
一、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顾名思义,这是一种物与互
联网联姻的技术。物联网以几项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为核心,实现物品与网络的互联,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的运行管理,达到物物互联、信息融合的智能化数
字化的物联网络。
二、物联网的应用
1.物联网在楼宇中的运用
(1)楼宇空调系统
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优化算法根
据环境等因素做出分析,空调系统在算法分析结果下做出相应的调整,优化其运行。比如当楼宇内的'温度和湿度达到适宜数据指标时,空
调可根据数据指示暂时处于休止状态,使空调系统达到最大限度降低
能耗,提高利用效率。
(2)楼宇消防、安防系统
通过铺设各项消防烟雾传感器并对其进行网络连接,使配有物联
网系统的楼宇,接收到报警信息时能迅速联动指挥控制中心,物管也
可据此巡查、询问、出警,以避免重大灾害发生。对于非法入侵,物
联网安防系统通过红外感应器、门磁、玻璃破碎等各种设施进行非
法入侵检测,当检测到不法入侵信号或者设施被损坏时,立即触发报警,为尽快解除安全隐患提供最快的信息并极大地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目前上海的浦东国际机场,就运用了物联网技术构建了一个防入
侵安防系统。上海浦东机场飞行区围界全长约27公里,全围界布置
各类探测器、传感器达7000多个,实时地采集前端特征信号,由指挥
控制中心接收采集信号后,在多节点协同融合识别、气象自适应等智
能算法的分析,对前端是否发生入侵进行判断并报警,同时对入侵目
标做出识别。
2.物联网应用下的楼宇建设追求的目标
(1)舒适性。在物联网技术与AI时代的当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两者充分结合,“物”与“物”,“物”与“人”将通过网络和
人工智能相互连接与融合,使人们在智能化楼宇中生活和工作,无论
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均感到舒适。
(2)可靠性。在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尝试应用、不断改进和更新下,技术愈加成熟,楼宇的各个物联网系统也将更加可靠,同时在发生故
障时也将更加易于维护。在数据收集与分析算法方面,也将更加智能,更加稳定,保证其最佳的可靠性。
(3)节能性。物联网下的楼宇智能化系统正是为了确保机电设备
高效稳定的运行,系统要考虑设计最优的控制模式来满足楼宇功能需求,既降低了设备运营成本及物业管理成本,还能延长机电设备的使
用寿命以及达到节能的目的。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1.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
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缺乏统一的标准,在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还
将出现其他的新应用技术。如果技术标准不及时统一,各行业就将各
自为营,移植性与互换性无法得到保证,势必影响企业的发展规模,也不利于产业链的整合。
2.核心技术的国产化
在国内,由于物联网技术兴起较晚,没有及时跟上科技的研发与应用,因此在相关的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例如其中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我国虽然生产厂家较多,但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尤其是超高频REID方面,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还一定的差距。
3.安全隐患问题
物联网经由各类信息传感装备,及时收集物体或进程等各类必要的信息,与互联网连系构成的一个庞
大网络,故它存在着与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因特网同样的安全问题。如数据采集频繁,其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问题、网络的认证与访问控制问题、信息的存储与管理问题等,这些安全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决定了物联网系统是否稳定与安全。
四、总结
在物联网技术下的楼宇智能化建设使建筑与生活走向信息化与数字化,不仅是空调系统与安防系统,楼宇的其他系统结构也将在物联网技术的渗透下,建立起一个更加舒适、和谐、现代化的环境。物联网技术与楼宇智能化在我国都是方兴未艾的新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不断成熟,它必将成为经济社会中的一大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王云汉.物联网技术在楼宇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06):77-81.
[2]刘轶彤.物联网技术引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发展[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11):93-95.
[3]刘泽南.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楼宇智能化系统[A].中国冶金建设协会工厂建设委员会.2014全国冶金建设管理文集[C].中国冶金建设协会工厂建设委员会,2014:3.
[4]谢晓燕.物联网行业发展特征分析[J].企业经济,2012,31(09):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