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摘要: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文章将重点对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揭露分析,如施工材料管理、线槽敷设及线缆敷设、入侵报警系统漏报率、误报率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查出可能产生的原因及到相应的应对措施,整体提高楼宇智能化系统的稳定性,提升更好的用户体验。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质量;通病;施工管理
前言:工程建设时存在的质量通病导致建筑智能化系统建成后降低系统整体运行效果,也降低了用户体验,如网络宽带的时断时续、固定电话通话质量的不良、门禁系统刷卡无反应以及我们的物业管理单位在实际使用智能化系统中发现的问题,如周界安全防范的误报率高、视频监控系统图像角度和清晰度不佳、中央空调等系统的监测状态不准确等等问题。在此,文章将重点阐述建筑智能化工程在施工建设期间可能存在的质量通病的分析及应对办法,以供参考。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概述
建筑智能化系统,也被称为弱电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它将建筑物、办公设备、通信网络等多个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安全、高效、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这个建筑系统的显著特征是它利用了先进的IT,包括计算机、通信和监控,可以对建筑物的结构和内部设备进行检测、控制和管理。它既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又实现了建立信息社会的目标。
通常来说,这个建筑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第一,通信网络系统(CNS),它与外部网络相连接,实现建筑内部的语音、图像和数据传输。第二,信息网络系统(INS),是一种利用先进的IT来实现多种功能的多媒体平台,它能够有效地传输、处理和分享数据。第三,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可以有效地监测和管理建筑内的电气设施,以达到统一的控制和管理的目的。第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拥有强大的功能,包括实时发出警报、自动扑救火灾、提供疏散指引、管理消防档案等。第五,安全防范系统(SAS)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它将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等多种技术有机结合,旨在保障公众安全,有效阻止犯罪活动和灾害的发生。第六,综合布线系统(PDS),旨在构建一个既能够连接室内外的通讯网络,又能够将室内外的通讯设施、信息网络交换设施以及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提升室内空间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
2.1施工管理:施工材料混乱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所需材料复杂,类型众多,存在施工材料混乱以次充好的现象。施工过程中,常见施工人员对线缆进行混用的现象,甚至部分工程施工人员存在采用低规格线缆替代高规格线缆的现象,从而导致传输信号失真、整个系统运行不稳定,此类问题排查起来费时费力,无形地增加了项目运行成本,如果是重要链路的电力电缆还有可能导致火灾、断电等大型事故。另外,在隐蔽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以次充好的现象,比如接地体材质和规格没有按设计要求采买,验收时临时采取一些方法蒙混过关,埋下安全隐患。
2.2综合管线系统
2.2.1线槽敷设及导管安装不规范
(1)金属导管在切割完毕后未进行管口的处理,管口有毛刺或尖锐的棱角,为后道工序穿线时划伤线缆埋下质量隐患。
(2)金属导管的弯曲半径不符合规范的要求,或导管上安装的过线盒不满足规范的要求,导致线缆穿不过去,强制用力拉线可能会改变线缆的直径或直接将线缆拉断。
(3)线槽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或沉降缝时未按规范要求制作安装伸缩节,有可能后期导致线槽整体受损线缆被拉伤。
(4)接地不规范或者遗忘接地。
2.2.2线槽、导管内的线缆敷设不规范
在敷设线缆时,会遇到许多挑战,例如没有对电缆进行标牌或贴签,不遵守施工设计规范,或者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太远[1];线缆弯曲半径不符合规范标准;在安装时,先穿线后装护口,或者根本不装护口,导致线缆外皮损坏;直埋电缆引出地面时没有做钢管保护,造成了磨损。
2.3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传感器和执行器选择不当或安装质量不达标
在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中,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安装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们需要满足更高的
技术标准。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大多数安装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他们无法按照规范的流程来完成,从而导致了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安装缺乏规范性[2]。
同时,传感器的安装需依附于水、电、风等其他安装工程,且对安装环境、安装位置有较高的要求,如未事先规划设计、合理选型,或未进行设计及施工交底,有可能导致选型不对、安装位置不规范,从而影响数据采集准确性乃至整个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
2.4入侵报警系统:探测器漏报率、误报率高
实际安装过程中定位存在误差,会产生探测盲区,从而增加了系统的漏报率;信号发射装置和接受装置没有对实,导致接受信号强度降低,再加上受环境影响导致灵敏度减弱,最终导致系统的误报率上升。
2.5视频监控系统:摄像机安装质量通病
摄像机在安装完成后往往会发现监控的图像不正,而且无法矫正,尤其是壁装支架固定安装的型摄像机,发生这类问题的还有快球摄像机安装完成后使用寿命达不到预期时间、成像范围未能实现功能最大化等问题。经分析发现此类问题发生的原因为摄像机支架安装
达不到要求的水平度或垂直度,对设备安装位置的定位存在误差造成的。
三、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提高施工材料质量及使用管理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材料的质量,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1)现场材料员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认真检查材料的入库和使用,一旦发现有问题,立即停止使用;(2)重新组织记录,并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和再利用;(3)在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精心挑选电缆,并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数量完成材料的领取,绝不能混用或滥竽充数;(4)为了确保隐蔽工程的质量,我们必须对所有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并且要求施工人员随时监督。
3.2线槽敷设及导管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确保线槽的正确敷设和导管的安装,必须遵守GB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以及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而且,这些施工技术也将被详细阐明。在此强调几点:(1)要做好技术及施工交底;(2)施工人员在施工实际
切割导管后要检查管口内是否有毛刺,如有毛刺需用圆形锉刀将管口毛刺彻底清理干净;(3)金属导管的弯曲半径要符合规范的要求,弯曲处不能有明显凹进去的现象,导管上安装的过线盒要满足规范的相关要求,严禁强制用力拉线,可能会改变线缆的直径或将线缆拉断;(4)线槽敷设需重点注意的是在线槽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或沉降缝时需按规范要求制作安装伸缩节,线槽内的线缆盘留对应的变形量,否则后期将导致线槽整体受损线缆被拉伤;(5)确保良好的接地。
3.3线槽、导管内的线缆敷设质量控制措施
(1)为了确保线缆的正确安装,我们建议在开展线缆敷设之前,向所有施工人员详细解释线缆的根数、起止点的编号、工艺要求以及安全注意事项。此外,我们还建议在线缆敷设之前,对上道工序,如槽、管等,进行交接验收和检查,并且严禁任何形式的穿线操作。(2)线缆敷设过程中,双方都需要做出标记,线缆标记需要清晰易懂,每根线缆的双端都需要有一致的标识,线标也需要清晰易懂。(3)线缆敷设完成后,应当按照规范进行固定和绑扎,以确保线缆的正确性和牢固性。在安装电缆时,必须确保其弯曲半径符合相关标准。(4)在穿线之前,应该严格佩戴护口,特别是无丝扣的塑料内护口,以免损坏绝缘层。
3.4传感器和执行器安装质量控制
选用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施工人员进行安装,并进行技术交底;选择传感器和执行器时,应从型号、价格、性能等多方面出发,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进行对比,选择合适的产品。因传感器和执行器需依附于水、电等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前,预留相应的孔洞较为重要,应事先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
3.5入侵报警探测器安装质量控制
根据现场安装环境进行设备选型优化,考虑现场环境及安装位置对设备功能实现的影响,从而使设备适应现场环境;提高探测器的定位及安装精度,以保证系统功能实现并稳定运行。
3.6摄像机安装质量的控制
为了确保安装质量,我们应该选择经验丰富的劳务队伍,并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我们应该使用三维支架来解决成像时所需的角度问题。此外,我们应该正确使用设备自带的安装孔距示意图和水平尺,以确保支架安装达到要求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最后,我们应该充分
了解设备的特性和安装现场情况,并安排经验丰富的现场勘查人员来确定设备的安装位置,以实现设备的最大功能。
四、结束语
本文从材料管理、技术交底及施工工艺等角度分析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常见质量通病的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法,这部分的质量通病在工程实施中往往不是技术难点,但出现的频率很高,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做此部分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落实三检制,对于这些质量通病就要从细节入手,重点是对施工工艺的检查,使项目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再上一个层次,更好的提升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用户体验,充分发挥出该系统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徐地利.基于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与进度管理分析[J].居舍,2018,16(34):142-143.
[2]张孟鹏.探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J].中华建设,2018,20(12):66-67.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