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20卷第3期澳大利亚城市社区集市管理模式
及多功能实现路径分析———以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城市社区集市为例
□雷文艳
【内容摘要】城市社区集市是城市社区重要的服务场所之一,其管理规划运作反映着城市公共服务的完善程度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健全水平。澳大利亚社区集市的成功运营,基于当地政府对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市政府以公共服务外包的方
式,将市场经营权转包给企业。企业通过商业化的规范管理,实现城市社区集市“商业性”与“公益性”的共赢,发社区团购平台
挥了“促进交易”、“活跃社区文化”“公益宣讲”等多种功能。澳大利亚社区集市多样化的经营主体管理模式,对提
高我国城市社区集市的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社区集市;城市服务;多功能性
【作者简介】雷文艳,女,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社区发展与管理
一、引言
城市社区集市是依托于城市周边社区建立起来的市场,对满足社区周边居民的生活需要扮演举足轻重的角。在国内城市发展中,临时集市在给周边居民带来一定便利并促进商品交流的同时,由于规范化管理不足造成的“脏、乱、差”而成为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也常常被列为重点“取缔”或者“清理”的对象。各地政府一直将传统市场的改造视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集市的研究历来是人文社会学科关注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基层社区集市进行观察,研究成果丰富。施坚雅从社区的层面认为中国基层集市经济、行政、文化和社会功能于一体,构成独特的集市社区类型[1]。吴逸苇从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批判视域出发,认为城市中原来充满“自然性”的敞开式菜市文化受到过于“技术性”的“单向度空间”设计的现代性侵蚀,市民心中充满生活气息的
应对策略来回避问题,比如将自己沉浸在手机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长此以往,部分学生就会逐渐形成手机依赖,进而出现现实情感缺失,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此外,有研究表示,手机依赖人极易出现睡眠障碍。本次调查中,手机依赖者大部分都倾向于在睡前使用手机,且使用手机的时间和频率超出正常范围。睡前使用手机者会始终处于浅睡眠状态,需要花更长时间才能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影响睡眠质量[6]。在调查中发现有97.4%的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身体健康方面问题,例如,眼睛干痛、颈椎僵硬、头部疼痛、手指疼痛以及失眠困乏等。40.6%的大学生总要把手机带在身上,否则就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41.5%的大学生起床前、睡觉前、半夜醒来,想玩手机;约七成大学生
曾发生过因过分投入手机而缺少与家人同学朋友的现实交往,甚至35.7%的大学生经常以及一直因过分投入手机影响现实交往。过分投入到手机虚拟的世界中,不仅使他们的身体、心理和现实人际交往出现了问题,而且对他们的学习也造成了干扰。由调研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可知,87.7%的大学生认为使用手机对自己学习方面存在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手机依赖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大学生的影响不仅在生活和学习方面,还会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改变,讨论相关问题时应该关注他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不良影响。由于目前手机探索的发病机制和特点尚处于探索之中,其干预措施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探索了当代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现状,科学的调查问卷设计及多种调查方式确保调查的广泛性、可信性和科学性,可以为开展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有效干预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等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
[2]黄海,牛露颖,周春燕等.手机依赖指数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5:835 838[3]王欢,黄海,吴和鸣.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3:447 450
[4]谢铃莉,季雨楠,李晨阳等.大学生“低头族”现状及与社会适应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256 260[5]马川.“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基于近两万名2018级大一学生的数据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9,3:95 99
[6]赵平萱.近三年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睡眠影响的研究概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7:46 47,78
2021年第20卷第3期
菜集市只剩下记忆性的碎片[2]。陈敏提出通过菜市场的升级转型,打造城市活力空间的理念[3]。不少新闻媒体也多次发让城市社区集市回归公益性,给市民更多便利的呼吁。在城市化进程中,社区集市如何在满足市民要求的同时,能进一步符合现代城市规范化发展管理的需要,澳大利亚城市社区集市的运作管理对城市管理实现社区集市的多功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二、澳大利亚布里斯班Kelvin Grove社区集市的日常管理模式
城市社区集市存在于社区之中,城市社区的构成决定着社区市场的构成。布里斯班(Brisbane)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首府,为近年来一个快速发展的年轻城市。截至2016年该市大都会区人口227万余,平均年龄34岁。开尔文·格罗夫(Kelvin Grove Urban Village,以下简称“KG社区”)位于澳大利亚昆士
兰州布里斯班市北部,距离市中心CBD区约3公里,以昆士兰科技大学城为核心,包含创意产业区、公寓楼建筑和零售商店的年轻化社区。该社区于2003年11月正式建成,社区中心集市Kelvin Grove Farmer Market(以下简称“KG集市”)位于Musk Avenue和Blamey Stree两条道路及交汇处,长度不到300米。开市时间为每周六早上6点到中午1点,集市内的60多个摊分别经营各类时令新鲜蔬菜、水果、手工小商品以及特小吃。社区集市的经营管理权目前由当地一家拥有多年经营管理经验的家族企业—Peter Hack-worth Group(以下简称“Peter公司”)拥有。2010年,Peter公司向布里斯班市政府提交申请,布里斯班市议会(Brisbane city council)依据“市政规划条例(Council’s City Plan)”、“《布里斯班娱乐场所和活动管理地方法规(Entertainment Venues and Events Local Law)”,将KG集市的经营管理权以合同外包方式转让给Peter公司。此后Peter公司依据与市议会签订的合作条款,以政府代理人的身份行使集市经营管辖权,通过商业化的规范管理运转集市。每位拟长期或临时租用集市摊位的摊主与Peter公司签订协议并承若遵守集市管理规定。集市管理指南(The village market guaide)明确规定摊主入场资格、退场手续、商品包装、质量监控、纠纷调解以及公共责任等管理细则。
(一)规范食品质量、包装及价格管理。摊主需提前向管理方列出拟销售的产品或服务,所销售商品必须符合澳洲食品安全以及严禁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制度。市场管理方与一些知名品牌公司会随时抽查集市中售卖商品,一旦发现售卖假冒商品行为,违规摊主将被驱逐或接受当地政府管理部门更严格的调查处罚。菜市场配有专门价格监督员,随时监控商品价格。
(二)维护市场日常经营秩序。
1.营业时间及摊位管理。KG集市每周六上午6点 中午1点营业。固定摊主(Permanent Marketeers)须在当天6点前完成摊面布置,如多次缺席而未主动告知集市管理方,摊位可能被取消。临时摊位(Casual)在每周六凌晨4 5点前可落实。如集市固定摊位有空余,将优先考虑能持续经营的临时摊位。
2.场地使用及摊位收费标准。周六营业日凌晨5:30到中午1点集市周围实行临时交通限制,外来汽车(含运货车)统一停放在附近地下停车场。市场管理方仅提供摊位(site),摊位设施如摊桌、成列箱以及座椅等由摊主自带。摊位费以3米ˑ3米的常用伸缩型帐篷为计价面积;核心位置摊位加10澳元。如无特殊情况,下雨天集市正常开放,雨天摊位费与平时一致。
(三)明确公众责任及纠纷解决办法。所有摊主承担相关的公共责任。摊位卫生自我负责:当天经营完毕后摊主自行清理摊位不得留下杂物或垃圾。禁烟指令:集市范围内严格遵循昆士兰州的“禁烟令”以及“健康安全条款”,集市周边3米内及摊位内禁止吸烟。纠纷解决:摊主如在市场内遇突发情况时,应即刻与管理方联系,请勿试图自己解决问题。在经营中如果固定摊主、临时摊主与顾客、摊主员工或其他经营户之间出现任何过激或暴力行为,市场管理方将采取零容忍的政策,有权撤退该摊位。
(四)市场管理方的保留权。市场管理者有权将下列摊主移除集市。一是不遵守市场管理方的指示;
二是对市场工作人员、摊主、顾客或其他人进行侮辱性言语、肢体暴力情况者;三是不按规定停车者;四是其他违反集市管理规定者;五是利用摊位违法涉毒或销售酒精类商品。
三、城市社区集市的多功能实现路径
根据布里斯班官方网显示,类似Kelvin Grove Urban Vil-lage周六集市的临时市场在全市一共大概有7家,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市民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布里斯班市议会通过合作方式将集市经营管理权转让给公司或企业。受让方运用商业化管理模式管理临时集市,辅助政府实现对集市秩序、卫生管理、食品安全以及社区文化打造的管理职能。这些定期开放的临时城市社区集市在实现其商品交易功能的同时,也带动地方就业的机会,更活跃了所在区域的社区文化,使集市功能实现多样化并成为对外宣传的“亮点名片”。
(一)“交易平台”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这些特定周六开放的城市社区集市主要销售产品以新鲜时令蔬菜、水果为主。与社区内大型超市常规性的论斤售卖或大份额包装销售方式不同,摊贩会把各种蔬菜、水果捆绑成小份量分装,一般花费5澳元或者10澳元即可任选3 6种小份量不同组合。灵活多样的销售方式特别受社区内平时忙于学习或工作上班族、大学生以及小规模家庭的采购需求。集市销售的新鲜蔬果大部分是摊主在当天凌晨从布里斯班市郊的最大一个蔬菜水果批发市场批发,或与附近自营小型农场或种植基地上拿货。由于流通环节少、仓储费低等原因,集市里蔬菜水果销售价格比临近
的社区超市更实惠。澳大利亚具有完善的食品安全监控体制和监测系统,集市依托相关法规管理,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在周六临时集市还设有休闲服务,如花卉展览、手工艺制作等。“价格实惠、食材新鲜,选择多样”,这是每周社区集市热闹非凡、人头涌动的主要原因。
(二)“沟通平台”活跃社区文化。在新兴发展社区中,城市社区居民常常具有“年轻化、国际化、知识化”、“家庭规模较小”的特点,大多是租住公寓的高校学生或产业园内创业的年轻人。每周六上午集市里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有澳洲本地人、也有亚洲面孔及其他肤的顾客,就像一个小小的国际聚会。父母们带着孩子,牵着小狗,一副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场面。行人们停下喝杯咖啡、听听街头音乐、三三两两的老朋友聚在一起分享一周的见闻,已成为当地居民周末活动的一部分。正如Kelvin Grove社区网站首页的宣传语:“如
2021年第20卷第3期
果你想在一个轻松、多彩而充满人情味的集市中开始你的周末,到每周六上午的KG集市去吧”。城市社区集市成为汇聚和展示当地人生活百态的平台,更成为布里斯班的一个社区名片。
(三)“公益平台”促进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周六集市常常有公益机构租用临时摊位进行公益宣传、募捐或义卖活动,关注的领域包括环保、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或社区服务等。年轻艺人或学生在空余地乐器演奏或弹唱表演,让集市又多了几份艺术气息。驻足观看的行人常常会在表演者面前的小盒子里
投入一些澳币。根据市场运营方的管理规定,租用临时摊位的公益机构的摊位费均可享受优惠减免或全免。小小的城市社区集市,也成为公益展示的平台。已经获得并拥有政府转包的多家城市社区集市经营权的Peter公司的创始人、公司董事长Peter Hackworth女士所言,其创办的社区集市秉承多功能性的品质,“市场不仅仅是购物,它们本身就是充满活力、彩缤纷的地方”。活跃的社区集市不仅给市民带来丰富的生活,更能让城市居民彼此心灵更加靠近。
四、澳大利亚城市社区集市管理模式的借鉴和启示
伴随着国内各大中城市的快速建设和发展,政府部门纷纷启动各地农贸市场的“民生升级工程”。在我国城市化的建造规划和微型现代化社区的打造中,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外城市社区集市的管理经验并结合具体情况转型升级原有集市,这对促进邻里和谐关系、提升文化价值和体现崭新城市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丰富城市社区集市功能,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中国历史上农村集市起源至少可上溯到秦汉之前的远古时代,做为小生产者间的贸易场所,农村集市常常是“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唐宋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坊市制度废弛,草市、墟集贸易日渐活跃[4]。传统集市中人与人之间不只是单纯钱物交换的消费行为,人们还交流感情、交换信息,集市是一片区域中最具活力和生活气息的地方。随着现代城市化过程的推进,传统菜市场已经逐渐被大型超市、社区连锁店、生鲜电商
、邻里团购等消费新方式慢慢替代。从创新角度分析,通过城市社区集市的多功能打造,使社区集市在促进交易商业行为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同时增设集市交往空间有效促进社区内人际交往和互动。目前不少国内城市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下积极探索城市社区菜市场的公益性回归途径。一些地方工商、规划等部门通过了解各区域蔬菜销售点、空间分布等基本情况,依托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利用社区里的空闲场地,设立类似公益性露天的早晚菜市场等。2020年5月28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出席记者会中关注了“就业”问题。李总理特别提到规范城市流动摊贩的管理,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的人文化城市管理。因此,丰富和创新城市社区集市的管理不仅满足社区居民的购物需要,更在带动解决摊主生计问题、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促进社区居民的公共交流、提升情感归属。
(二)创新多方参与的管理模式,规范细节管理。社区市场做为一项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具备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加强集市管理,除外部制度约束外,还需建立集市的内生秩序以有效减少矛盾产生。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是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在减少政府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5]。澳大利亚城市市议会通过合同转包方式引入商业公司参与城市社区集市的开发管理,在确保集市商业性的同时保持“公共产品”应有的公益性。纵观在国外市场管理方式除了政府主导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例如,英国博罗市场(Borough Market)的运营由志愿者组织的董事会负责,日本筑地鱼市场由摊贩组织组成的行业协会成为管理单位等等[7]。目前在
国内很多城市尝试由城管、工商部门、私营部门的共同参与管理的“周末蔬菜市场”,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才能满足市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三)挖掘社区文化,打造城市社区集市品牌。城市规划专家王伟强曾说过,菜市场就是城市生活的灵魂所在[7]。城市社区集市被市民看为“城市文化符号”,在不断经历拆迁、改建等变化中,一些传统集市正逐渐消失在城市版图里面。城市社区集市具有文化载体功能,对中国老百姓而言,城市社区集市不仅是采购生活食材之处,更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民生风景。澳大利亚城市议会依据现有城市规划制定的关于“新型临时社区市场”的统一管理办法,鼓励个人或者公司在“公共空间、公园、停车场”等地方打造能活跃社区文化、激发市场活力的临时市场。市民们通过重新打造的城市社区集市不仅可以认识当地特产、体会风土民情,更能感受当地市民生活水平与城市管理水平。因此那些具有本土特的城市社区集市正逐渐受到文化机构与游客的关注,同时也成为不少地方新的城市收入增长点。目前国内多地政府已认识到并开始挖掘地方集市的文化价值,通过政府、旅游网站、手机APP、等多种媒介对具有代表性的集市进行宣传推广。社区“集市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创新,必将能在城市化发展中延续往日市井记忆,激发城市内在活力,打造更为人性化的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吴逸苇.从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批判视域出发———在现代性侵蚀下的上海菜市场文化[J].现代商业,2012,24:24 25
[3]陈敏.活力公共空间打造———国外菜市场更新的启示[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2016:11
[4]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2:21 41
[5]杨安华.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6:55 61
[6]吴洁琳,陈宇琳.东亚大城市菜市场发展经验及其借鉴———以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6):91
[7]王方戟,张斌,水雁飞.小菜场上的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