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考研专业课真题及复习资料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2011 年真题
A 组(普通化学)
一、填空(22 分每空一分)
1、氨基酸通式
2、SiC 是( )无机材料、水泥是具有水硬性的( )材料、微观粒子具有( )性
3、H2o+CO=CO2+H2 焓变问了三个关于体积温度变化相应的平衡移动问题,很基础。
4、溶液依数性中沸点( )
5、塑料的三个状态()、()、()
  其他的都是前七章中很基础的东西,课本看了几遍基本上就差不多。
二、简答(5 小题27 分)
1、分散系的分类及依据
2、熵的概念
3、反渗透的原理
三、计算题(3小题分数不详)
1、A→B 反应半衰期为300S,反应半衰期与A 浓度无关。A 浓度为1 的时候,问
200S 时转化率为多少?(显然课本上没说半衰期的概念,无机化学学过,用反应级
数的概念,不过在同济出版的那本指导书上有差不多的题目)
2、Ag2CrO7 的标准电势是多少?告诉了Ksp 和Ag+的标准电势。问当CrO72+浓度
为0.1 的时候电势为多少?
3、铵离子和某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
C 组(水控+固废管理)
一、选择题。(15 分每个1 分)
总共15个题,好像是10个水控,5个固废。
1、下面有关格栅说法错误的是()
格栅的栅渣量只与水质有关,与格栅宽度无关。只记住了错误的选项
2、隔油池中去除油的种类是()
溶解油、乳化油、可浮油
3、monod 公式中微生物比生长速率只与底物浓度有关的条件是()
4、污泥浓缩中稳定的作用是()
5、生活垃圾的产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经济、产业结构)
6、危险废物可以安全填埋需进行什么操作(查目录、浸出性毒性分析)
7、总氮38g 氨氮16g 问有机氮多少?
A 不能确定 B 12g
8、总固体160g,SS100g,SS 中灰分60 个,问VSS 多少?
忘了什么数据,只要分清概念就能做,我不知道概念
9、下面的做法是垃圾源头减量的做法是?
A 生产使用寿命长的产品B 回收产品使用后的物料
10、五联单制度是用了什么管理思想()
全过程、从摇篮到坟墓
11、厌氧消化反应池酸化和产甲烷池
A 因为分两个池所以体积比一个池小
B 前一个池水力停留时间短,后一个长
C 因为两个池都可以达到最佳条件
D忘了
12、出水中N O3-(还是来着NO2)含量不达标,最可能的原因
  A进水中有机氮含量太高 (总共四个选项,其他忘了)
二、简答题(5 个)
1、厌氧消化的各个阶段及各自特点(10分)
2、利用脱氮除磷原理说明碳源的重要作用,及缺少碳源时的解决办法(10分?)
3、好氧、缺氧、厌氧的概念及应用这三个作用的污水处理单元或工艺(11分?)
4、利用生活中的垃圾组成成分(我记得是固废管理方法之类的,与此处有出入)来说明源头减量的方法。(6分)
5、固废处理过程的影响(机械分选、填埋、消化可分类讨论)(10分?)
三、计算题(3 个)
1、告诉污水流量,COD,SS,总N 及处理后减少量和其他条件问厌氧过程的反应
池的有效体积和污水停留时间。好氧池的有效体积和污泥停留时间,沉淀池的半径。
(我是根据BOD的公式算的,其他的没用到,不知道对不对。)
2、环境经济学中MAC 曲线和MDC 曲线计算的问题。
①最佳排放量是多少?
②污染者要将其排放量降低多少
③最适宜税率定为多少?
④受害者的损失费用是多少?
环境工程专业学什么
⑤污染者处理费用是多少?
⑥污染者的总费用是多少?
MAC 曲线换个表达式税率作何调整?
(这题是经济部分课后题的原题)
09年同济大学环境工程考研原理真题回忆版
普化
二十个选择题,二十个填空题,三个简答题,三个计算题!
选择题是普化的习题库里的!以下是部分选择题。
1. 往As2S3胶体溶液中,加入等摩尔量的下列哪一种溶液,As2S3胶体凝结得最快?
    (A) NaCl  (B) CaCl2  (C) Na3PO4    (D) Al2(SO4)3    (E) MgCl2
2. 下述哪些效应是由于溶液的渗透压而引起的:
用食盐腌制蔬菜,用于储藏蔬菜;
用淡水饲养海鱼,易使海鱼死亡;
施肥时,兑水过少,会“烧死”农作物;
用和人类血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对人体输液,可补充病人的血容量。
(A)     (B)     (C)     (D)     (E)
3. 100克水溶解20克非电解质的溶液,在 5.58℃时凝固,该溶质的分子量为:
    (A) 33      (B) 50        (C) 67          (D) 200          (E) 20
4. EDTA(乙二胺四乙酸)同金属阳离子结合生成:
    (A) 螯合物  (B) 笼形(包合)  (C) 非化学计量的化合物  (D) 聚合物          (E) 超分子化合物
5. 向含有等摩尔CrO42 SO42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Pb(NO3)2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K sp(PbCrO4) = 2.0 10 16K sp(PbSO4) = 2.0 10 8)
      (A) PbCrO4首先沉淀。当PbCrO4沉淀完全后,PbSO4才沉淀;
(B) PbSO4先沉淀,然后PbSO4PbCrO4共沉淀;
(C) PbSO4PbCrO4共沉淀;
(D) PbSO4先沉淀,后转变为PbCrO4沉淀。
6. 具有1s22s22p63s23p4电子结构的原子是:
    (A) Mg     (B) Fe     (C) Cr     (D) Al     (E) S
 
7. 下列配合物中,不属于外轨型配合物的是:
    (A) [Ag(CN)2]   (B) [Zn(CN)4]2   (C) [Cu(NH3)4]+    (D) [Cu(CN)2]
8. 下列元素中,其化合物经常呈现颜的是:
(A)    碱金属    (B) 碱土金属  (C) 卤素    (D) 过渡元素  (E) 惰性气体
9. 下列哪一组混合物可用作冰盐浴?
    (A) CaSO4和冰  (B) Ca3(PO4)2和冰  (C) CaCl2 6H2O和冰  (D) CaF2和冰
10. 常用氧化仲醇(通式R2CHOH)的方法来制备:
(A)      (B)   (C)   (D)   (E) 酰胺
 
11下列溶剂中,最能溶解离子性溶质的是:
    (A) 四氯化碳  (B) 甲醇  (C) 戊烷  (D) 丁基醚  (E)
12. 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可以通过振荡一定量的该物质和下述哪一种标准溶液求出?
    (A) 硫酸  (B) 氢氧化钾  (C) 丙酮  (D)   (E) 氯仿
13. 适合作橡胶的高聚物应当是:
    (A) Tg较低的晶态高聚物          (B) 体型高聚物
    (C) Tg较高的非晶态高聚物        (D) Tg较低的非晶态高聚物
 
14. 下列关于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298K时,纯物质的Sm  = 0        (B) 一切单质的Sm  = 0 
(C) 对孤立体系而言, rSm  > 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D) 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15. 从化学动力学看,一个零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应该:
(A)    与反应物浓度呈反比
(B)    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根呈正比
(C)    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呈正比
(D)  与反应物浓度呈正比
(E) 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16. 有两个平行反应A  BA  C,如果要提高B的产率,降低C的产率,最好的办法是:
      (A) 增加A的浓度                (B) 增加C的浓度 
(C) 控制反应温度              (D) 选择某种催化剂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2004--2007考研真题
04
一、填空题 1 细胞的新陈代谢包括??
2 细菌细胞中最重要的成分是?,约占细胞总量的?
3 细菌的基本结构为
4 核酸由组成,生物的遗传信息由?携带。
5 1953WstonCrick发明了NDA的?结构,其核心是?原则。
6 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和?
7 细菌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是?
8 格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其成分比较均匀一致,主要是由?及一定数量的?组成。
9 藻类一般是?营养的,细胞内有?和其它辅助素,能进行?作用。
10 参与厌氧生物处理的不产甲烷菌主要包括?
11 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表现的主要特征有
12 细菌的厌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氧对厌氧菌的呼吸有抑制作用。厌氧细菌只有?酶系统,没有?酶系统。
13 主要的真核微生物有
14 米门方程式主要描述??之间的关系。
15 病毒繁殖的主要步骤
16 生物之间的关系有
17 正常肠道细菌有
18 菌种衰退的主要原因有??
19菌种保藏的主要手段有
20 大肠杆菌的检测手段??
二、名词解释 1 消毒、灭菌2 温和噬菌体3 PCR 4 抗体5 鉴别培养基6 结构基因7 基因重组8 污泥膨胀9 硫酸盐呼吸10 兼性厌氧菌
三、问答 1 分子内无氧呼吸,其特点并举例说明。2 何谓立克次氏体,其于支原体和衣原体的主要区别。与人类的关系。3 真核微生物DNA在细胞中存在的特点。4 试简述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几种方式。5 酶的定义、组成、按酶促反应可分为几类。
、论述 1 简述什么是细胞膜,其结构、功能、化学组成。2 什么是内含物,举例说明细胞内含物在生物除磷中的作用。3 何谓质粒,其特点、作用?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有什么应用? 4 氮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存在方式?画出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图,并说明微生物参与的主要氮转化途径。
清华2005微生物真题
,填空
1,细菌的一般构造有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