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自治区环境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
业课学习计划
单选题
1.根据本讲,我国实际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国际人均1000立方米的红警戒线。(
2.0分)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D.无法比较
我的答案:A×答错
2.2015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归根到底是以()为指导的,是把这些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2.0分)
A.高尚品质
B.远大追求
C.理想信念
D.精神境界
我的答案:C√答对
3.我国城市中,其车用柴油含硫率与国际接轨的是()。(2.0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答对
4.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2.0分)
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共同富裕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建成小康社会
我的答案:C√答对
5.根据本讲,()被誉为塞罕坝的孪生兄弟。(2.0分)
A.库布齐沙漠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云勇林场
D.临安
我的答案:C√答对
6.近年来,美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明显降低,其原因是()。(2.0分)
A.页岩气产量的提高
B.不再使用化石能源
C.大规模利用核能
D.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提高
环境工程专业学什么
我的答案:D×答错
7.规划地下空间开拓的重要基础是()。(2.0分)
A.人文环境
B.地质—生态环境
C.合理的规划方案
D.风险评估
我的答案:B√答对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统农业的功能的是()。(2.0分)
A.原料供给
B.食品保障
C.观光休闲
D.就业增收
我的答案:C√答对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绿经济的是()。(2.0分)
A.可持续交通
B.废物管理
C.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D.钢铁冶金
我的答案:D√答对
10.“风萧萧兮易水寒,众生一去兮不复还”指的是对我国何种生态资源减少的感叹?()(2.0分)
A.水资源
B.生物多样性
C.耕地
D.森林
我的答案:D×答错
11.在生态文明的概念中,生态文明建设以()为基础,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致力于构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文明形态。(2.0分)
A.国民生产总值
B.资源环境承载力
C.国家的经济总量
D.和平的国际社会环境
我的答案:B√答对
12.我国1986年—2015年间查处案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临近退休落马的人数占比较大,呈现出明显的()现象。(2.0分)
A.56岁
B.58岁
C.59岁
D.退休
我的答案:C√答对
1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2.0分)
A.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B.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平司法、正确守法
C.科学立法、严格执法、依法执法、全民守法
D.科学立法、公平执法、公正司法、正确守法
我的答案:A√答对
14.十九大报告指出,()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2.0分)
A.低碳
B.绿
C.环保
D.发展
我的答案:D√答对
15.农村面源污染包括外源性污染和源性污染,下列选项中属于外源性污染的是()。(2.0分)
A.秸秆燃烧造成的污染
B.畜禽粪便造成的污染
C.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
D.工矿企业造成的污染
我的答案:D√答对
16.世界上生物承载力最大的国家是()。(2.0分)
A.美国
B.巴西
C.中国
D.俄罗斯
我的答案:D×答错
17.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关于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中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2.0分)
A.打好碧水保卫战
B.打赢保卫战
C.推进净土保卫战
D.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
我的答案:D×答错
18.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3645亿元,位居世界第()位。(2.0分)
A.十
B.九
C.八
D.七
我的答案:B×答错
19.2018年3月11日,我国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正了《中华人民国宪法》,()把中华民族写进了宪法。(2.0分)
A.首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我的答案:A√答对
20.()是历史的创造者,最终决定历史发展方向。(2.0分)
A.人民众
B.工人阶级
C.英雄人物
D.核心领导
我的答案:A√答对
多选题
1我国碳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2.0分))
A.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的比例过大
B.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程度不够
C.我国处在重工业发展阶段
D.我国出口大量高能耗产品
我的答案:ABC×答错
2.关于美丽中国建设,下列说确的有()。(2.0分))
A.建设美丽中国必须防治好环境问题,必须首先从发展的源头去解决
B.建设美丽中国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和各学科领域
C.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充分认识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D.建设美丽中国要深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环境保护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