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优势理论(Oligopolistic Model)
1.代表人物:
美国学者Stephen Herbert Hymer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  A Study of Direct Investment》(1960)
C. P. Kindleberger(美,Hymer 的导师)
《Six Lectures on Direct Investment》(1969)
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1、能够从事跨国经营和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拥有独到的特点,使它们具备不为同一外国市场上的其他公司(包括当地企业)所有的垄断或独占竞争优势;
2、市场不完全竞争造成跨国企业垄断优势的存在,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3、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至少拥有四种垄断优势。
东道国的民族企业至少拥有三方面的优势:
1、民族企业更能适应本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诸因素所组成的投资环境;
2、民族企业常能得到本国政府的优惠和保护;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3、民族企业不必负担跨国经营企业所无法逃避的各种费用和风险。(如直接投资的各种开支,汇率波动等)
跨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企业必须拥有竞争优势,以抵销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2不完全市场的存在,使企业拥有和保持这些优势。
市场不完全的表现形式:
1产品市场的不完全;
2 要素市场的不完全;
3 规模经济导致的市场不完全;
4政府的(贸易)政策、管制措施等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至少拥有四种垄断优势:
1 技术优势
2 规模经济
3 资金和货币优势
4 组织管理能力
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
(1)解释了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观条件和动因
(2)无法解释为什么对外直接投资是唯一途径
(3)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内部化理论(Internalization Theory)
1.代表人物
英国经济学家R. H. Coase,《The Nature of the Firm》(1937);
英国学者Peter J. Buckley, Mark O. Casson,《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1976);
加拿大学者A. M. Rugman。
内部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1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是造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
2四种因素影响中间产品市场的交易成本,从而影响企业为实现内部化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3通过FDI实现内部化是有条件的,内部化过程需要进行成本分析
内部化带来的成本节约:
集中的原材料和军火长期供应市场的成本是昂贵且有风险的。
企业资源的不完全市场(如企业管理和品牌),因为它们不独立于企业本身。
由于分销出口的垄断控制而造成的产量不完全市场,尤其是在小国。
由于政府设置市场准入壁垒(如关税)而造成的产品资源不完全市场。
公共产品的无形资产(如知识或者专利)市场---一旦卖出,无形资产就是免费的,不能再产生收入。
内部化造成的额外成本:
额外的交流成本(地域和文化差距的作用)
在不熟悉的环境中运营的成本
克服政治和社会对外企的不公平待遇的成本
管理内部市场的管理成本
对“内部化理论”的评价
(1)划分了中间产品市场与最终产品市场的完全性的区别,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定位于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
(2)与“垄断优势论”相比,“内部化理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更具普遍的理论意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1)代表人物:
(美)Raymond Vernon于1966年首先创立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1966),
Vernon于1977年修正了他的理论
——《Storm over the Multinationals》(1977)。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FDI的主要观点
①产品变革或创新阶段(Innovation)
发达国家的国内需求对新产品的开发具有充分的诱导作用;
创新产品的国内需求弹性小,对国际市场主要通过出口来满足。
②产品成熟阶段(Mature)
较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得到培育和发展,进口国企业开始生产类似产品,和发达国家产品进行竞争;
较发达国家采取保护政策,削弱发达国家产品的竞争力;
发达国家为有效占有海外市场而向较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③产品标准化至衰退阶段(Senescent)
标准化的产品使之在各类国家进行生产成为可能,价格竞争成为市场营销中的决定因素; 发达国家企业以直接投资方式将生产转移至劳动成本更低,市场潜力更广阔的发展中国家。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FDI解释的评价:
从产品发展不同阶段的角度解释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揭示了企业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还需考虑东道国(目标市场)的区位因素或区位优势; 未能解释为什么FDI在这些阶段比直接出口或许可方式更为有利可图。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1.代表人物
英国经济学家John Dunning 在二十世纪70年代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The Location of International Firms in an Enlarged EEC:An exploratory paper》(1973)、
《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1977)。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观点
(1)决定企业(跨国公司)进行国际化(生产)经营方式的主要因素有三类:
企业(厂商)优势(Firm-specific advantages),或称为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s) 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s)
区位优势(Location-specific factors)
(2)企业必须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有利的区位因素,其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才有利可图。
(3)企业拥有的优势类型与强弱决定了其国际经营方式的选择
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价
(1)从微观的角度更全面、综合地概括了企业采用包括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在内的跨国化发展的主客观因素。
(2)还不能解释所有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如不同类型国家的FDI,跟随市场领先者的FDI,以获取技术为目的的FDI等。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1.投资发展周期理论(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ycle)
(1)代表人物
英国经济学家John Dunning,1981
(2)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
①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对本国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实现以及本国区位优势的状况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决定该国直接投资的地位和状态。
②以人均GDP为标准划分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阶段的直接投资的流出入状况:
第一阶段,人均GDP在400美元以下,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由于没有产生所有权优势,因而没有直接投资输出,由于本国投资环境太差,只有少量直接投资流入;
第二阶段,人均GDP在400~1500美元之间,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明显增加,外资大量流入,但由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外资本输出仍然十分有限;
第三阶段,人均GDP在2000~4750美元之间,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对外投资大幅度上升,其发展速度有可能超过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但净对外投资仍为负值;
第四阶段,人均GDP在4750美元以上,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是发达国家,它们拥有了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净对外投资呈正数增长。
③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对外投资,缘于它们自身不断增长的所有权优势。
影响各国在投资发展周期中所处阶段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内资源禀赋的结构、对外开放的程度、国内市场的大小、国家的经济制度、政府对吸引外资以及对外投资的政策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所拥有的不同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决定了不同国家吸引外资和引进外资的不同的产业结构,并最终决定了各国在某一特定时点在投资发展周期上所处的不同的阶段。
2.小规模技术理论(Small-scale Technology
Theory)
(1)代表人物
美国学者Louis T. Wells,1983
《第三世界跨国企业》
(2)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
①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比较优势来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这种小规模生产技术带来的低生产成本等比较优势能够使生产者获得比较利益。
②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包括:
(1)保护出口市场,由于贸易壁垒重重,出口不断受到威胁,而正是扩大对外投资才使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国外市场受到保护;
(2)越过配额限制,这实际是保护出口市场的自然延伸;
(3)谋求低成本,寻求工资比本国水平更低的劳动力,以对付其他国家厂商的出口竞争,有时也为了节
约生产过程中的运输开支;
(4)分散资产,一些国家国内政局不稳,社会动荡,造成国内企业的资本外流,防避政治风险;
(5)其他动因,如国外的侨缘联系,本国和东道国政府的倡导与推动等等。
③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缘于小规模技术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的一个普遍特征是需求量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