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有用阅读答案
【篇一:作文“无用”题及例文20131031】
t>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2012年12月10日,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正式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并在晚宴
中致辞说:“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的伟大用处。”
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王安忆在复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说,生活中一味追求有用,舍弃无用,会让生活质地
单一而坚硬。庄子也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在处处讲究实用的生活中,有许多看似“无用”之事、之物,却有其自身的“大用”。
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你对“无用”有怎样的理解?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指导
1、关键词:文学苏格拉底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2、题目例举:①重拾敬畏之心  ②文学之大用
③向往朝圣之路 ……
3、立意之误区:把无用转化为有用……
  三、同学习作例举:
夜里的母亲
高三⒄班 沈 佳
进入高三之后,日子就变得急促皮实起来,但比我更辛苦的,却是母亲。
放学回家后的流程不外乎晚餐与洗漱,在这之后,便要全身心地投入书桌那一块小小
的空间里。秋冬的夜仿如轻盈却浓稠的黑雾,转眼间,便已浸蚀了整片天空。书桌前就是窗户,从窗口望出去,能看到对面的住宅楼里零星的光点,光点散发着单薄的亮,试图驱散一些夜的寒意。在这静谧清冷的夜里,一切都被笼罩在朦胧的轻绡中——除了我的母亲。
房门被轻巧地开启,有人踏着细碎的步,将一杯温水放在我的桌上,然后在屋中了个
地方坐下,静静地看着我的背影,热气从杯中袅娜地升起,在微冷的空气中纠缠缭绕,杯底晕开了一圈水渍,打湿一室寂静。“妈,我说过多少次了,不用来陪我,你去睡觉就好了!”“哎呀??反正我睡不着嘛,正好可以陪陪你,给你倒杯水啊。”“你也不看看现在什么时候了,这么晚了怎么可能睡不着!而且你在这也没什么用啊,难道你在我这我就能思如泉涌下笔如神么?反而还会分散我的注意力,真是的,做这种没有用处的事还不如去睡觉
吧,妈!”
也曾经这样多次地对母亲抱怨让她去睡觉,但母亲都执拗地留了下来。她觉得“哪怕
帮不上忙但陪陪女儿总是好的”,我本以为今晚也会是一个固执的夜,却没想到母亲沉默了
会儿,竟真的离开了屋子。我稍一愣神,但很快就被作业引回了注意力。妈妈这是想通了?无用之事本不值得花费精力,这样也好罢。
笔尖摩擦在纸上奏出的沙沙声跃入耳中,呼吸都仿佛吹出了声音。台灯的光亮闪烁了一
下便暗沉了下来,想是电池没电了;我心下一惊,下意识地回头想呼唤母亲,可入眼的,却是空荡的屋,呼唤阻在喉间,如今只能将它咬碎,把“妈妈”放在唇齿间咀嚼。没有了平日里回头便能灌盈心间的安心,满室的沉谧突然就朝我压进,让人心悸不已。在这份慌乱中,我却突然醒悟,母亲至今的陪伴,怎能是无用的呢?是它给予我前行的勇气,让我不畏惧暗宣纸阅读答案
意;是它点亮我信念的燃灯,让我温暖如春;是它坚韧我精神的壁瓦,鼓舞我步步登升。这“无用”却温馨的陪伴,竟是我最大的动力!
照亮这黑夜最光明的烛炬,正是母亲的陪伴与爱啊??母亲的“无用”之举,却是最具
力量的守护。
  稻香
高三⒅班  余小燕
在水稻播种的时候,就和奶奶一起下田,纯粹地感受脚底接触泥土时的踏实感、厚重感;在水稻幼苗时,会和老爸一起去拔野草;在水稻收割的时候,会和爷爷一起去田里晃晃,然后坐在田埂聊天。
在别人看来这似乎是一件很无聊无用的事,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何必浪费这珍贵的时
间,但这对我来说却是深切感受自己的最真实生活的一种方式,最朴素最简单却又是最美好,我不该舍弃。
上两个星期回家,在邻近村口的时候,感到空气中都弥漫着沁人心脾的稻香,一种乡村
特有的气息,最自然也最直接,一下子就浸濡了我的身子,在身体内四处流窜,像一个熟识却好久未见的老朋友,紧紧地拥抱着我。我贪婪地吮吸着这股源于自然的香味,抬头望去,自家田里的稻穗在微风中像是大合唱,抬头、摇晃都是那么地和谐一致。我悄悄地走近他们,聆听他们美妙的歌声。
这永远是一件惬意的事,当你脚踏厚实的土地,头上是蓝天白云映衬,身旁是稻穗相依,呼吸的是最新鲜的充满稻香的空气,一切烦恼都被稻香席卷丢在风中消散了,这难道不是释放自己很有用的途径吗?这难道不是贴近自然感受美的有用的途径吗?很多时候都不必太功利,只觉得学习工作赚钱才是有用的,不要为自己的虚荣而借口,当你放下一颗浮躁的心,真正地去体验身边的生活中的美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人生难得的是清幽和朴素。
这世上无处不存在着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眼睛蒙上了一层利益彩,均已“有
用”“无用” 来称量时,自然就不能发现生活中最真的美了,因为早已忘记了走近真实的生活,没有生活,何来生活之美呢?
不走近乡村,就不会懂的什么叫弥漫着青草芳香的泥土,就不会熟悉什么是最怡人心脾
的稻香;如果不放下自己的功利之心,就无法体会生活中的最美,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闻到来自最真实最质朴的世界的稻香芬芳。
  大用无用
  高三⒅班 张春晖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有的极限是无,大用的极限是无用。
根据有用与无用之辨,事物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看似有用,实则无用。这方面空心
萝卜是个极佳的例子,它最大的用处或许就是留与文人发发感慨——中看不中用啊。此其一。其二,看似有用,确实有用。此类无需赘言,多数事物皆有此属性。第三类亦是最高境界之看似无用,实有大用,这起码上升到艺术境界。谈及艺术,最大作用往往是陶冶情操,殊不知这只是其副产品。其最根本作用是提供一种诗意的途径,使人类能到并叩开世界本质的大门。在本质上,艺术与其胞弟——科学不过是继承父亲哲学未竟的事业罢了。
在细谈“看似无用,实有大用”之前,我想先澄清一个逻辑问题:不是因为其看似无用
的对比,才使其有大用;而是其用之大,就像笼天的雨,覆盖了万物,却用润物无声而令我们感觉不到其大用,所以才看似无用。
莫言在诺奖典礼上说的关于文学没什么用但其没用却正是其用处的一番话,通俗而含蓄地点出了作为唯一被纳入诺奖的文学这一艺术形式的无用之用。文学无法直接增加gdp,官员鲜有爱者;文学不能当饭吃,劳动者无暇也无心去接触。文学无实用,那么在“虚用”上呢?你说它能慰藉心灵,可这已被公认为音乐的专利;你说它能增识广闻,一套大百科就完美胜出;你说它能放松身心,还有比席梦思更合适的吗?谈到这里,“文学无用论”已经在你脑海中跃然升起了吧。
但倘无文学,浩繁文明何以传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诗意画面与美妙情感感动
了中国人两千多年,使一代代中国人前赴后继地学习文化,只为感受、享受这种文字所带来的美。于是有一天,当他们要表达自己感受到的美时,墨汁便自然地流淌在早已铺开的宣纸上,于是美传承下来,文明便也传承下来。每当中秋,要表达对满月的美的情感时,一句古诗便自然地吟诵而出,这情感,从古至今,代代相传。这就是文学的作用,它是维系文明的纽带,也是民族凝聚力的保证。都德的《最后一课》也告诫我们:只要文学存,民族便不亡。
因此,做你喜欢却无用的事吧,到你成功的那一天,就可以骄傲地对别人说:“这是有
用的”。
  四、文科班同学习作例举:
  桂 花 落
高三(3)班  许赛飞
?  学校的桂花初开之时,淡淡清香夹杂在各种气味之中若隐若现。这个香味那么俏皮,总
是在不经意之间告诉你,桂花开了。桂花开了。香。好闻。就这样,桂花成了秋天的象征。它没有梅孤芳自赏的勇气,没有竹高耸入云的魄力,它只在不经意间暗示你它的存在,却开得那样不卑不亢。
身边的太多不经意,提醒着你很多。或许,桂花的存在,你早已漠不关心;或许,桂花
的那阵清香,只是在某一时刻触碰到你;或许,你以为的秋天,只是日历上每天都会被翻过一页的九月十月十一月。而桂花,不经意地开满了枝头,它象征秋天已无可取代。
一夜之间,千万个小花苞,争先开放;一夜之后,千万颗金的繁星,缀满枝头;一日
之后,四季更替轮转的过程中,夏已挥手告别。无意的,你带来了秋;无意的,你香遍了整个校园;无意的,你洒下一地金黄。本以为是夜晚的骤风将你吹落,在我轻触枝条之时,你如细雨般轻舞飞扬,很香,也很好闻。我却心生怜惜之情,你落了,秋是否也即将逝去?你是否又在无意之中,传达出对秋的眷恋?来年秋天,你是否还会用同样的方式,告诉我秋来秋去。
这个秋天让我略略有些感伤,或许是因为那逝去的桂花香,告诉了我又一个秋的离去;或许是因为这是在这个校园度过的最后秋天;又或许是因为来年的我,无法再静静地驻足在这棵桂花树下话别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