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之后,期刊界掀起了有关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热议。2019年8月5日,该《意见》全文由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意见》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3个方面,分20条细则勾勒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宏伟蓝图。《意见》正文虽然只有短短的3388个字,但2处提到“中国特科技期刊发展”,7处提到“全球”:全球科技竞争、以全球视野谋划开放合作、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发布全球创新指数、接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科技期刊对全球创新思想和一流人才的汇聚能力、参与全球学术治理。《意见》给出的建设目标为“到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期刊和若干出版集团,有效引领新兴交叉领域科技发展,科技评价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明显提升,成为世界学术交流和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枢纽,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实质性贡献”。可见,要建设我国的世界一流期刊,首先必须具有中国特,其次要面向全球、基于全球、服务全球。唯有此才能实现“重点任务”中提出的“建设世界科技论文引文库、专家学者库、科技期刊应用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发布全球创新指数,增强中国在世界科技舞台的话语权,有效支撑科技创新前沿研判,丰富和发展中国科技思想库、技术库、人才库,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科技界和期刊界的众多学者分别从制度、出版模式、出版平台、传播方式、人才培养、评价方法等角度论证了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特征和建设方法。国际一流学者普遍认为一流期刊应具备声誉好、质量高、发表快、传播广和影响大的特征。所以冲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我国科技期刊需要加强建设战略规划能力、内容质量保障能力、出版传播能力和经营发展能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包括学术类和非学术类,不能过度强调英文科技期刊的作用,不应采用期刊指标进行评价。已有研究丰富了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内涵和措施,但不少学者仍然认为办好英文期刊是冲击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关键,仍然追求期刊相关指标的“国际化”,这个观点若不扭转,将大大影响我国科技期刊进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速度。我们应该转变思路,认识到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离不开坚持“中国特”。完成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需要首先明确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概念,才好确定发展目标。本文将从“中国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概念、内涵和培育措施3个方面进行阐述,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更多专家学者的思考。
一、“中国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概念
笔者认为,“中国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有别于目前所定义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其概念可以定义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国情,中、英文期刊并重,不以高影响因子、高国际论文比等指标为标准,在中国自建的平台上,面向世界展示中国和国际学术创新成果、引领全球科学发展的科技期刊。
只要能引领全球创新发展方向,能够发表学科原创成果(学术期刊),或者能够引领技术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方向(技术期刊),并且有极高的传播力,有强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期刊就是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我国某些领域的论文产出数量和被引频次已经居世界第1位,比如材料科学、化学和工程技术。另有9个领域论文的被引频次排在世界第2位。我国科学家2019年在Science、Nature和Cell上发表了429篇论文,排在世界第4位。这说明我国某些学科的科研水平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果这些原创成果发表在中国科技期刊上,中国科技期刊也就具备了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某些特征。
中国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指标应该按不同学科的学术表现分类,不能统一要求高影响因子、高国际论文比等量化指标。
培育中国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
内涵与措施
王继红  骆振福  李金齐  岳  娜
181
CHINA PERIODICAL YEARBOOK
182
二、“中国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内涵
《意见》明确指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提升质量、超越一流,走出一条中国特科技期刊发展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据此,笔者认为“中国特”应体现在指导思想、发展模式、评价指标、出版平台等方面。
(一)指导思想
“中国特”首先体现在指导思想上,指导思想决定了我们为谁而办、办成什么样的科技期刊等问题。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指导思想正确,才能保证我们走正确的道路,设定正确的目标。中国办刊的目的是什么?《意见》明确指出“国家创新能力根植于知识创造、汇聚与传播及其生态环境……提高科技期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不能服务于中国科技创新和中国经济发展,不能传播先进的成果给中
国企业,不能记录和传承中国文化发展,我们办刊意义何在?中国期刊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不能单纯地为了追求国际影响力而采取某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而是要立足中国,坚守期刊初心——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文化传承服务。从本质上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完成期刊的使命,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坚守初心和使命。
目前,有些期刊一味追求高影响因子,与国际出版平台合作时急于求成,在签订合作协议时,忽略了对自身版权的捍卫,导致将自己的期刊拱手给了国外出版集团。虽然是无意之举,但是后果不堪设想。
(二)发展模式
“中国特”还要体现在发展模式上。不能一味地模仿西方,当然我们还是要学习西方的精华部分,比如出版技术、管理模式等。在产业化发展模式上,既不能搞完全的计划经济模式,也不能搞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应该采取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宏观调控与监督的模式,既给予办刊人充分的自由,又要为其发展提供相关有力保障。在期刊语言选择上,不能认准只有英文期刊才能实现国际化,不能过度倚重英文期刊的发展,而忽视了中文期刊。事实上,只要报道内容是国际首创的,中文期刊也能实现国际化,推进中文期刊的国际化对服务于我国的科研创新更重要。
中国科研工作者发表的国际科技论文总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2位,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居世界第3位。
外很多出版商来中国抢夺优秀稿源。如果能将中国的原创学术成果发表在中文期刊上,中文期刊一样会成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不用担心外国人看不到或者看不懂。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此后美国为了学习苏联的先进科学技术,组织人力物力将俄文期刊的论文翻译成英文文献,俄文期刊的英译本急剧增加,1957年以前只有少数几种,到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超过了220种。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关键文献是一篇1981年发表在《药学学报》的中文文献;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文章多发表在日文期刊上。可见,国际对学术成果的认可并没有语言歧视,只要是在具有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无论是何种语言,都一样享有首发权。可目前实行的学术评价体制导致很多中国学者将首创成果以英文的形式发表在国外期刊上。作者拿着大量国家资金买版面发表文章,同时,国家每年花大量外汇把这些成果买回来,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中国科研工作者在外国数据库检索文献时,会留下检索痕迹,造成研究方向和内容泄密;更重要的是,英文文章不利于中国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来五年的目标是“形成有效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与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科技期刊发展体系”。科技期刊作为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应该在科技论文的记录和传播、科技成果的转化、中青年学者的培育和文化传承创新上都起到重要作用。据了解,绝大多数期刊编辑、高校学生、企业技术工人在查询文献的时候会使用中国知网的中文文献检索系统。中国知网
里只能检索与其进行全文合作的英文期刊的全文。如果大量原创成果、最优成果都以英文的形式发表,将导致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出来的结果不全、不新,严重阻碍科技成果在中国的传播,不利于《意见》中未来五年目标的达成。
(三)评价指标
“中国特”更要体现在期刊评价指标上。以国外标准为标准,不立足国情,不勇于创新,我们很难赶上外国。
不能一味地以外国数据为标准,被SCI 收录的期刊就一定是好刊吗?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就一定是好刊吗?高被引论文就一定是好文章吗?有研究表明,引用不一定就是正面引用,也可能是负面引用,甚至是恶意引用。所以不能单纯地以影响因子和H 指数的高低论英雄。另外,高被引论文通常是热点论文,追到研究热点,不管对错大家都会给予较多的关注。而那些基础研究,虽然是非热点研究,却是真正推动科技发展的基础,或许需要多年以后人们才能发现它们的价值,这就是原始创新
成果的滞后性。比如:孟德尔发表的《植物杂交实验》30年内很少有同行引用;数学家Radon关于“拉
东变换”的论文,发表60年后才引起世界数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从诺贝尔奖获得者代表性成果发表到最终获奖,一般需要10余年, 并且有增长的趋势。可见高水平创新成果被科学界和社会广泛认同, 需要时间。产生世界级的原始创新,需要研究者耐得住寂寞,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同时需要政府给予正确的科技政策支持。而目前的学术评价体制,引导大家追求短期效益:期刊为提高影响因子而“做”影响因子,学者为发表高影响因子文章而追热点,甚至。不合理的学术评价导向,将国内学术共同体推向被SCI、ESI束缚的困境中,从学者、科研机构、高校,到期刊出版部门,无不受其所害,以非常规路径发展。
对期刊的评价不能只看国际论文比、国际引用比、国际编委占比等指标。事实上国外很多大刊的中国论文占比已经接近50%,我们为何非得要求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论文比超过某一个数呢?对中国特世界一流期刊的评价一定要把握正确的方向,要以成果产生的社会效益来评价,重点考量其在促进学科建设、行业发展、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四)出版平台
“中国特”必须搭载在中国自己的国际平台之上,因为国外平台都是商业性质,无利不起早。我国在多个学科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和SCI论文均居世界前列,在创建空白学科科技期刊时,国外出版社也在瞄准我国具有优势的空白学科。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周仲蓉教授等创办新刊Biosurface and Biotribology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
时,遇到了来自于某外国出版公司的阻挠。在周教授提交此刊名到该平台之前,生物摩擦学交叉学科领域没有相应期刊,但是他们被告知不能用Biotribology一词,原因是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刚刚申请了名为Biotribology的新刊,不能与他们的新刊重名。在周教授的一再坚持下,新刊的ISSN号申请下来了,但是该平台处处予以压制,不对新刊进行推广宣传。可见国际竞争十分残酷,虽然是我国率先提出期刊申请,但因为是借用别人的平台,不得不受制于人。据了解,某些国外出版商对中国期刊施行不同程度的“刊期延误”。这提醒我们不能将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希望寄托在国外出版商身上。
中国人口众多,经济体量大,科研工作者多,科研发展速度快,产出成果多,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所以我们不用担心创新成果以中文为载体在中国出版平台上发表就不能国际化,要有文化自信。
三、培育“中国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
措施
培育“中国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无捷径可走,
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举全国相关机构和个人之力,
从政府到期刊出版部门,从科研机构到学者个人各方共
同努力,按照《意见》所列的对策与举措,沿着《意见》
所列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步步为营,方能取得最终胜利。
(一)重视中文期刊,抢夺话语权
目前是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在某些科技领域
中国已由“跟跑”发展到“领跑”。相信属于领跑的科
技成果,无论以何种语言发表,都会引起国际关注。在
我国科技发展最快的阶段,不能让中华文明史上的相关
记载缺失。
美国工程院院士彭赐灯教授的一篇文章2015年1月
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发表,其中译本同时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上发表。截至2019年11月10日,中国知网数据库显示英文版论文被
引用了33次,下载了229次,而中译本论文则被引用了
51次,下载了2173次,说明以中文发表的论文在中国知
网中的表现更佳,中国人更习惯用中文进行学术交流。用
中文发表科技成果,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2019年The Lancet在中国设立了威克利-伍连德奖,
以期推动中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唯一的获奖论文是谭文斐教授用中文写的《给父亲的一封信》,世界级名刊尚且开始重视中文文章,关注解决中国
问题,中国期刊更应该转变办刊模式,办出中国模式。所
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中文期刊的发展,以抢夺话语权,传承
中华文化发展。
为了使科技期刊起到更好地服务我国科学研究、人才
培养和社会建设的作用,更方便中国科学家相互交流,笔
者建议英文文章都加上中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等信息。
(二)多办学科新刊,填补空白
通过分析研判,确定优势学科,创办前沿性、交叉
性学科的科技期刊,填补空白。当然,创办的新刊不一
定是英文期刊,也可以是中文期刊。建议创办的中文期
刊施行中英文双语出版,或者是增加英文长摘要。利用
已有的各种先进技术(比如网络首发)抢先发表学术成果,
借鉴外国出版商的先进出版经验,做好传播、宣传等方
面工作。
(三)建立学术“进博会”,联通世界
2019年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
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习近平
183
CHINA PERIODICAL YEARBOOK
184
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中说:“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自首届进博会举办以来,从展品到商品,从意向到成交,从试水到深耕中国市场,“进博效应”不断溢出。中国搭台,世界合唱。通过进博会,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搭建了开放合作的国际性平台,让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发展机遇,收获更多市场红利。目前,“进博效应”日益扩大,中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不断提升。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可以借鉴举办进博会的思路,走出一条中国特的世界一流期刊建设之路。
建立学术共同体的“进博会”,将世界产学研的中心引到中国,利用“进博效应”使中国成为世界高水平学术思想的策源地。《意见》中提到“探索‘学会+企业’‘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企业’等多种协同办刊形式,
催生科技期刊发展新业态”,其实协同方式可以再拓宽一些,将学术共同体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进博会”组织在一起,大家协同创新、协同办刊。举全国人民之力,创办国际化、规模化、一体化的学术“进博会”,使中国成为世界学术交流和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枢纽。“一体化”是指技术培训、学术报告、工业展览、期刊展示四位一体。通过学术“进博会”,使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研究成果和专家学者交流的中心,从而实现《意见》中“建设科技期刊论文大数据中心”的目标,借此建立属于中国的国际平台。
国际平台在传输学术成果的同时,也应通过建立科技期刊的准入标准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同时提供各项学术评价、人才评价、期刊评估等的数据挖掘服务,在政府、编辑、作者与读者中间穿针引线。
(四)改变评价导向,引流论文
目前对学者和高校的唯SCI 学术评价导向,易导致四方面问题:一是期刊以被SCI 数据库收录为目的,与国际出版平台合作,受制于人的同时易丧失版权;二是作者在国外的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时,将大量原始科研数据交至国外,易造成信息泄漏;三是以英文发表的文章方便了母语是英语的科学家了解全球同行的科研进展,使他们在科学研究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而加重了中国科学家的负担;四是中国科研工作者检索文献时需要花钱买回自己论文的版权,并且在国外数据库上检索时留下的检索痕迹会暴露自己的研究内容,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容易给别人带来研究灵感,让国外
科研人员抢占先机。因此,应大力推行中外期刊、中英文期刊等质同效,取消以刊评人。利用政策将中国优秀原创成果引流到中国期刊,特别是中文期刊上来。还应将对一
流科技期刊建设的评价加入到对一流学会和一流高校的评价中去,充分提高学会、高校等科研单位的办刊热情。
对期刊的评价,应改变单纯地以影响因子、国际论文比等指标论高低的现状,而是以刊发论文的社会效益、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期刊的声望等多方结合的指标来评判。
(五)加强期刊管理,优胜劣汰
对期刊实行严格的优胜劣汰制度,将有限的刊号和资金用在优质期刊上。《意见》第9条指出“根据学科发展规律与需求,加强新刊创办引导。突出以质量与价值为核心的绩效导向,建立健全创办到退出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管理机制,实现期刊布局的动态调整和能力提升”,这给期刊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和措施,剩下的就是在工作中细化实施了。
因信息不对称,目前办刊人之间合作交流很少。虽然有的期刊出版部门与国外合作时保护了自己的版权,而且提出很多有利于自己办刊的条件,但是很多科技期刊却没有考虑那么多,致使将科技期刊拱手给了外国出版公司。将来中国科技期刊不管是以刊还是单刊的模式存在,政府在各个期刊出版部
门之间应起到连通的作用,利用外力加强各个期刊出版部门的合作,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助力中国科技期刊做强做大。
(六)完善内部管理,自我造血
期刊出版部门要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激发每一位人员的办刊热情和动力,明确编辑分工,提高效率。一流的科技期刊,需要一流的科技期刊编辑,期刊出版部门要完善人才培养和晋升机制,才能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在目前的体制下,有的出版部门编辑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甚至有些年轻人也认为自己已经拿到了铁饭碗,不愿意去努力奋斗。而那些想干事业的年轻人,因环境使他无法施展才能,看不到希望就另谋他路。这样下去期刊怎么能办好?国内外那些办得好的期刊,无一不是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极致的发挥,编辑积极地约稿、组稿,积极地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从期刊的指标来看,经过精心策划的专栏文章和组约文章的影响力确实高于一般自由来稿。
有些期刊编辑部已经改成企业,比如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2014年注册了公司,制度齐全严格、绩效奖励明确、编辑有活力和干劲。《意见》里要求:“面向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前沿,按照国家准入政策和出版管理制度,鼓励引入企业力量协同办刊,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创新中国特科技期刊发展模式”。不管改不改成企业,管理模式都需要改变,否则办刊人不可能一直
依靠情怀办刊。若没有活力和动力,期刊很难冲进世界一流的方阵。
(七)需求导向服务,以人为本
作者期望能快速且详细地了解如何投稿,如何提高文章质量,如何使文章快速发表,如何使文章更好地传播。而很多期刊网站信息不详,甚至网站都不稳定。专家评审质量不高,编辑不关心后期传播。读者期望能快速查所需内容,能快速挖掘研究所需的数据,但是多数期刊网站都是独立网站,相互之间是信息孤岛,不能像国外出版社那样能为读者提供一系列的情报服务。编辑应从作者、读者需求出发,树立服务意识,改变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发掘和培育高水平作者,以快速的传播模式将学术成果精准推送给读者。
四、结语
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注重“中国特”,立足中国国情和国际现状,探索中国特科技期刊发展模式。发挥中国科研成果多的优势,重点扶持中文期刊,建立中国特的评价体系,做好中华文化传承,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创办学术“进博会”,服务中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成为世界科技文化
的策源地。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一个新的话题,具体怎么建,什么样的期刊算是一流期刊,还没有形成共识。本研究也仅提供一点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后期还有很多工作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比如:如何建立学术“进博会”、中国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评价标准具体有哪些、中文期刊如何国际化等。
总之,只有坚持中国特,才能实现世界一流。建设中国特世界一流期刊,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本文摘自《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年第1期)
2018年11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此次会议提出“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目标的提出,为我国期刊界打了一剂强心针,如何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也成为期刊界的研究重点。但是,通过对该主题的文献分析发现,关注该话题的研究者大多是科技期刊或医学期刊从业者,还有少数是从事新闻传播学科相关领域研究的教师。而社会科学期刊(以下简称“社科期刊”)从业者对“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关注相对不足。当然,这与“科技期刊”的提法有一定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与中国社科期刊没有关系。
社科期刊与科技期刊都是我国学术期刊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虽然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不
同的研究范式,但两者同属学术出版范畴,有着共同的出版规律和出版模式。“学会服务365”曾刊发文章《上了中央深改委会议,科技期刊的春天到来啦》,文中认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该是“学科影响力指标位居世界综合或学科领域定量统计前5%的期刊”。虽然这个标准并非国家政策,但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该标准不仅是科技期刊的奋斗目标,也会对社科期刊产生深刻的影响。社科期刊是否也要成为“世界一流”?“世界一流”社科期刊的标准如何设定?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社科期刊从业者认真思考。
如果社科期刊不能密切关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动态与发展,很可能会错失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我国社科期刊整体发展或将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以社科期刊为研究对象,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背景下,分析社科期刊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社科期刊国际化发展策略,帮助社科期刊在学术国际化的潮流中凸显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的
社科期刊发展策略探究
武晓耕  胡小洋  占莉娟  何  婧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