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教学目标:
1.分析这则消息的结构,理解其内容,提高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2.品味消息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分析这则消息的结构,理解其内容,提高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品味消息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导学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导出目标
二、学:自主预学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发(     )    威(     )    遗(     )     
透(     )      药(     )   裁(     )     
有成就(      )
2默读课文理清消息的结构。
三、议: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自主预习”内容。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课文详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示例:详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同时也为了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和翔实程度,所以要一一详举;而其他方面,如颁奖的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等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简单交代清楚即可。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本则新闻的中心。
2.文章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是否有必要?为什么?
示例:很有必要。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诺贝尔奖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相分离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充分显示了诺贝尔奖评定的严肃性、公正性,从而突出其极高的可信度和极大的价值以及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更能激励人们努力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对诺贝尔的敬意,期待诺贝尔奖在人类进步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结合课文相关语句,简析新闻用语准确的特点。
示例: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发现强调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而X射线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Y射线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它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又如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颇有建树在这里是很,相当的意思,在文中指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成果丰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
2.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示例: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基金,是希望后人沿着他走过的科学研究道路继续前进,鼓励人们向科学高峰努力攀登。特别是设定文学奖及和平奖,表现了诺贝尔对人类发展及人类和平的美好愿望,展现了诺贝尔作为一代科学巨匠的伟大襟怀——爱科学,爱人类,爱和平。正因如此,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地点选在了诺贝尔的出生地,颁奖时间定在了他逝世的时刻。人们正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诺贝尔的怀念和敬佩之情。
3.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奖吗?
示例:第一、二问具体参见课文第2段内容。我觉得他们完全配得上。比如伦琴,他发现了X射线,这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医学上也有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医学的发展。时至今日,X射线还在安检、无损检测、工业探伤等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四)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则消息在写作方法上表现出来的特点。
示例:(1)报道及时,语言准确。如电头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时间、地点,表明消息报道得及时、真实、准确。又如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简明扼要的语言,将颁奖机构、资金来源报道得清楚明白。再如第2段中阐述每一位获奖者的成就时用的发现”“卓有成就”“颇有建树”“建立等词语,都体现了新闻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2)材料翔实,行文缜密。如第2段对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都进行了翔实的报道,在新闻的结尾又补充交代了诺贝尔奖金的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不但体现了报道的翔实,而且是对诺贝尔奖评定、管理、颁发严肃公平的有力证明,行文十分缜密。
四、结:课堂小结
五、练:课堂检测
(一)必做题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发(     )    威(     )    遗(     )     
透(     )      药(     )   裁(     )     
有成就(      )
2.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答题。
四川日报讯:4月28日,我省目前里程最长、投资最大、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的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至此京昆高速公路 在我省境内的1045公里全线贯通,打通了我省高速公路的南北进出川大通道。这是一条连接成都经济区与樊西经济区 的希望之路,它打开了辐射雅安及樊西地区加强我省与云南及东盟开放合作的快车道,对于加快樊西战略资源 创新开发、扩大区域开放与合作、加快川西南地区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8字)
                                                                         
(二)选做题
1.课外拓展阅读,对比延伸
(1)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其作品充满着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其本人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荣获诺贝尔奖的青蒿素之母——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洛林斯卡学院将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两名外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聪,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创制抗疟新药而成为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由此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2.你还知道哪些诺奖获得者?请向同学讲一讲他们的事迹!
教学反思:
复备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