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尘
翻东西时无意看到这个名字,是七堇年写的一本书的书名,这个作家我并不了解,这本书也未曾看过,只是很喜欢这个名字,不知合不合适就拿过来用了。
灯下尘,看到第一眼就感觉心被触动了,感觉很适合此景此情。我们有些小小心思当真就像这灯下的尘土,只有夜深了,周围都暗下来了,没有声音了,它才会清晰地显现在你面前。白日里没有时间,也没有这个心境去体会或者说没有胆量去品味的那些东西,它们从来都不曾消失,甚至会像灰尘一样越积越厚,等到翻腾起来的时候,便不知是何等滋味了。不过,也不必刻意寻,它会时时刻刻围绕你,只等你静下心来。
假期的事。读了一本一直很憧憬的书,是东野圭吾的《白夜行》,看前还以为是励志类的,实则是东野惯写的推理小说。实话说,这是我人生第一本推理类小说。很厚的一本书,舍不得有丝毫间断地读完,直到翻过最后一页的时候感到了彻骨的冷。
一连串的命案编织出一片黑暗天空,生活在这个故事中的人仿佛都是人格扭曲的。白夜行就像很多为人称道的小说一样,故事本身有一个置身于缜密思维之下的合理结局,而这个结局
实在是太过于震撼,让人在反复的咀嚼和回味的同时不出一丝的破绽,不知是不是每位读者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当读及白夜行最后几页的时候,虽然脑海中再反复地回忆着每一个细节但又无能为力的目睹着所谓的真实一点点的剥落它华丽的外衣,露出原本残忍又颓败的样子。
绫濑遥不可能不可能,怎么可能十几年前命案的凶手是曾经还在上小学的亮司?怎么可能是两个小孩子平静的冷酷的杀死了自己的父母?怎么可能会有那样的狠心的母亲和那样变态的父亲?怎么会有一个人为了另一个人那样绝决的去犯罪?怎么会有那样的爱情在罪恶的笼罩下奄奄一息地活着?怎么会有那样的人从孩提时期就放弃了追寻阳光的权利而背负起一生的黑?怎么会有这样的人踏着淋漓的鲜血一步一步地越走越高?怎么会有这样的情感让你混乱得分不清是真情还是利用?又怎么会有这样的罪行背负着爱的名义让人怜悯又愤怒?
  但是这就是结局,以雪穗头也不回地离开作为终结。
我很庆幸没有看过绫濑遥版日剧白夜行,因为它善意地将整个结局篡改成了一个符合大众心理承受能力的结局。但是很遗憾,正是因为书中的结局里雪穗走的是那么的决然,那么
的毫无留恋,才使得整部书拥有了让人震撼的力量。这个结尾就像是一个冰冷的句号。相比较于一整本精心编制的谜题而言,雪穗的冷酷显得充满了自相矛盾的瑕疵与破绽。我们不再确定亮司放弃了活着的权利所守望的爱情是否真的存在过。但是那句雪穗曾经的那句“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以及代表了雪穗亮司两人名字的R&Y,仿佛都在隐隐的留给我们一丝念想一丝希望——他爱着她,而她也爱着他。
书的腰封上写着“绝望的念想,悲恸的守望”,显得何其的精准而深刻,令人动容。东野设下了一个绝望的局,无人不是困兽,在劫难逃。
看完这本书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是我之前从未体会过的冰凉。但是我想说,即使人性如此黑暗,人是有灵魂的。
这样的故事我宁愿不再碰触,为了治愈,我又选择了东野的另一本温情的小说《解忧杂货店》。虽然故事情节的展开是以一种极不合理的方式开始,但在你来我往的信件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故事情节与我的经历虽不尽相同,但情都发自一处。
其中的一章感触最深。《听着披头士祈祷》讲述了一个面临家庭巨变的男孩在亲情和未来的迷茫中挣扎的故事,在举家连夜逃走的途中,他因为当时觉着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与父母的心不在一起了,便中途易路离开了父母。后来父母因此自杀并成功掩饰了儿子的身份。儿子自然也后悔不已。与披头士的解散不同,父母亲情不是这么容易割舍掉的。有时以为父母与你的心不在一起了,那不过是一时的境况使然,就像书中说,如果一家人一直同舟共济的话,再大的困难也可以解决。这个故事让我感同身受,有过一时我认为与父母亲的感情淡了,不再像从前了,可是那只是我以为。一家人的相处方式是要随着不同时期而改变的,小小摩擦不可避免,我们做孩子的更不必小题大做。
我与父母之间除了时代观念的隔膜外,心灵都是彼此透明的,我坚信这一点。
智者奔赴未来,愚者停滞过去。不经意间的一个想法,不经意间的一个咨询建议,交织着不同过客的人生经历,衍射出不一样的社会映像。在浪矢爷爷的杂货店中,无论是可笑滑稽的提问,还是探究式的质疑,抑或是真心实意的苦恼,都是镜面映像下的一个反射,行人游走其中,茫然不知所措,寻不到归路,而这一切,都在解答中踏上不一样的行程。这本书确实为我解了一时的困惑。
这些心思写过了便留住了,也许以后的某天会重新想起,但珍惜吧,再想起的时候已经时移世易。希望每个人都会有这样安静的时候,灯该熄了,明天又是另外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