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世界上最令⼈垂涎的贝类!其中“贝王”已被列⼊保护名单!
在地球⽣命进化过程中,贝类就独得⼤⾃然的恩宠,早在古⽣代寒武纪时(五亿四千万年⾄两亿五千万年以前)除了掘⾜纲外,贝类各⼤纲就差不多都出现了。
同样,在⼈类⽂明演变进程中贝类地位更是举⾜轻重,从作为货币对早期⼈类政治经济的影响,到近代⽤来⾷⽤、装饰、占⼘、制作⼯具,再到现代美⾷与⽂明的结合。⾃古⾄今,贝类就和⼈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进⼊现代社会贝类鲜嫩的⾁质对⼈类的胃来说通常⽐它们的壳更有价值,这⾥有五种世界上最令⼈垂涎的贝类。
剥掉这五个贝类的双壳会需要你花费“巨资”
01
对寿司爱好者来说,世界上最⼤的蛤蜊也⾮常美味。它们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中国共有 6 种,分布于台湾和南海各岛礁。
是海洋中最⼤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成年体长可达1⽶以上,重量达到300千克以上。壳质厚重,壳缘如齿,两壳⼤⼩相当,内壳洁⽩光润,⽩皙如⽟。
壳很厚,内壳为⽩⾊⽽光润,外壳呈黄褐⾊,将其尾端最精华者进⾏切磨,可作佛珠及装饰宝⽯。在佛教界中,深受许多师⽗及信徒们的喜爱。颜⾊漂亮的⼿珠,除了可做装饰外,配戴在⾝上。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过度捕捞导致南太平洋种严重减少,但是夏威夷、亚洲和澳⼤利亚的⽔产养殖者正试图养殖这些巨⼤的双壳贝类,它们可以长得⽐家⽤洗碗机还⼤。
尽管蛤蜊是滤⾷动物,但它们的⼤部分营养来⾃于组织中的共⽣藻类——外套膜内有⼤量的⾍黄藻,借助膜内玻璃体聚光,使⾍黄藻⼤量繁殖⽽作为⾃⾝养分,⼆者形成互利共⽣的特殊关系。
⼀种海星爬上⼀只壳上,⽽⼀种红点鱼游过去。像珊瑚⼀样,为许多鱼类和⽆脊椎动物提供了隐藏和狩猎的三维空间。
在海底,由于⾝体容易附着珊瑚和藻类,因此经常以绚烂多姿的状态呈现在⼈们⾯前。
在过去,关于这种不为⼈知的巨型蛤蜊的神话和恐惧使它被称为“杀⼿蛤蜊”和“⾷⼈蛤蜊”。当然,今天我们知道这些神话是荒谬的,完全没有攻击性。事实上,它⼀般是在⼀个地⽅终⽼,当它体型变得巨⼤的时候,甚⾄不能完全关闭⾃⼰的壳。
这些巨⼤的蛤蜊被列在IUCN红⾊名单上,因为它们是这些⽔域的当地⼈的⾷物来源,所以很容易受到
伤害。在⼀些地区,它们⼏乎完全灭绝。
列⼊保护名单的库⽒
⽬前发现的有9个品种,尽管部分种类的可以实现少量的⼈⼯养殖,但是如今在⼤多数国家,出售野⽣是⾮法的,⽽在当年亚洲⿊市上,⼀只可以卖到450美元。
菲律宾养殖
在中国,属国家⼀级保护动物,作为稀有海洋⽣物列⼊《濒危野⽣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国重点保护⽔⽣野⽣动物名录⾥也将库⽒贝列为⼀级国家保护海洋⽣物。
02象拔蚌
02象拔蚌
象拔蚌也叫皇帝蚌、⼥神蛤,海产商品名称“象拔蚌”。两扇壳⼀样⼤,薄且脆,前端有锯齿、副壳、⽔管。
这种蚌中⽂以形取名,称为象拔蚌,因为有⼀条长长的虹吸管或颈项,从⼀个庞⼤椭圆形贝壳中伸出
来。由于其体积庞⼤并享有声誉,最近在北美洲市场⼜称为帝王蚌,属于双壳软体类动物,是世界上体积最⼤的洞⽳类蛤蜊,同时象拔蚌的寿命很长,往往存活超过100 年。
如今象拔蚌是远东包括华⼈及⽇本⼈崇尚⾷⽤的⾼级海鲜⾃从亚洲移民开始捕⾷北美的象拔蚌,使当地的象拔蚌变成濒临绝种。加拿⼤等北美国家不得不对象拔蚌的野⽣捕捞进⾏严格管控。
象拔蚌是撒播式产卵的⽣物,当雄蚌排精时,雌蚌会排除七百万⾄⼀千万的卵⼦,在体外受精。四⼗⼋⼩时内就会有带壳的幼蚌在四周游动,若⼲星期后就会掉落到海床上。从幼年时起,象拔蚌就将⾃⼰牢牢固定在泥沙之中埋藏起来,仅靠虹吸管与外界进⾏物质交换。
长成后,由于象拔蚌的⾜部已经⾼度退化,所以⼀旦选定地点将⾃⼰埋好后,就失去移动能⼒,象拔蚌最初的⼗⾄⼗五年⽣长迅速,到⼆⼗岁⼀般就达到最⼤体积了。
由于象拔蚌寿命很长,⽽其天然的死亡率与幼蚌的增添率则偏低,因此加拿⼤对其存量的监控采取保守的措施。为要维持该渔业的持续前景,渔业从业员每年的可容许总采捕量(按照该年的可持续性采捕所定下最⾼许可的象拔蚌采捕量)亦维持保守的⽔平。
美味:⾷材界的“百变蚌君”
在传统亚洲市场中,象拔蚌⼀般⽤于寿司、刺⾝或⽕锅等⾷材。然⽽,现今全球越来越多的厨师正陆
续发现加拿⼤象拔蚌是世界上⼀种独特⽽集美味富营养的海产珍馐,因此经常不断创造出美味新颖的菜式。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鱼类是什么象拔蚌的正确打开⽅式
03⿊⾦鲍
说到鲍鱼,⿊⾦鲍是鲍鱼界的极品。在全球⾷材中,⿊⾊的⾷材并不鲜见,但是⿊⾊的鲍鱼就少见了,⽽新西兰⿊⾦鲍是其中之⼀。
与养殖鲍鱼不同,新西兰鲍鱼⽣长在南纬40度以上靠近南极的海域,这⾥⽆任何重⼯业,并且远离污染源。零污染的和谐⽣态环境,使这⽚⼈间净⼟孕育着世间最顶级的海鲜产品。这⾥是野⽣⿊⾦鲍的独⼀产地,澄净的冷海⽔和天然的特殊海藻给⿊⾦鲍的⽣长繁殖提供了绝佳的环境。偏冷的海⽔导致他们⽣长得⾮常缓慢。
都说美是内在的,⿊⾦鲍真正诠释了这句话。⿊⾦鲍长有独特的外观,其外壳累积了⼀层粗糙的岩状物,⼗分坚固,有的还长有海草,但是壳经过琢磨后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光彩。
打开外壳,可见其⾁⾊,其⾜部呈⿊⾊,通常⼀只⿊⾦鲍⽣长到可捕捞的最⼩尺⼨⼤概需要8-10年的时间,因常年吸附在新西兰海底⽕⼭质岩⽯上,壳表⾯堆积了厚厚⼀层粗糙岩状物,时⽽还长有海草。
其⾁⾜表⾯形成了含有⼤量矿物质的⿊膜,此⿊膜内富有独特的鲍灵素、鲍鱼多糖。
通常⼀只⿊⾦鲍的重量平均在600g左右,捕捞后⽤原装海⽔暂养可以存活⼀个多⽉。⿊⾦鲍的壳很薄意味着和其他品种鲍鱼相⽐更有⾁。
新西兰⿊⾦鲍⾁占总重量的40%-50%,其内脏平均重量占⽐也有20%多,因此其可⾷⽤部分可达70%。⿊⾦鲍还可以通过捶打⾁⾝来调整符合⼝感的⾁质,捶打次数越多⾁质越松软,越弹爽,所捕捞的鲍鱼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序,以保证只有最⾼等级的产品才可以出⼝。
04⾦星蛤
04⾦星蛤
普拉亚蛤蜊,也称为⾦星蛤蜊,是⼀种⼩型硬壳蛤蜊,属于墨⾓蛤蜊科墨⾓蛤蜊属。
这些蛤蜊在欧洲和⾮洲沿海的海⼝⾥被发现,它们的英⽂名字不太吸引⼈,因为它们的壳上有像疣⼀样的硬块。
⾦星蛤分布图
意⼤利⼈根据它们的味道给它们命名,给它们命名tartufi di mare或者“海洋松露”,这种蛤蜊烹饪⽅法多变,⽤⽩酒蒸,⽤⾹草和⼤蒜烤,或者制作传统的⾁汤都⾮常美味。每公⽄⼤约10到18美元。
⾦星蛤⽣活在泥⼟或沙⼦中,像其他⼩硬壳蛤蜊⼀样,它们有⼤⼩相等的阀孔还有⼀只肌⾁发达的脚,位于前端,帮助它们移动。
⾦星蛤没有眼睛或触⾓,它们的体积⼩,平均长度约为60毫⽶,壳呈黄⾊。靠吃藻类和其他营养⽣物⽣存,像其他硬壳蛤⼀样,幼蛤从来不⽣活在它们的壳⾥,由于壳很硬,捕⾷者很难打碎它们的壳。可以在海岸外到的普拉雷蛤蜊被收集起来并煮熟。贝壳内部的细腻光滑的肌⾁⾮常美味,可以⽣吃或煮吃。
05双带蛤蜊
Toheroa(双带蛤蜊)是新西兰特有的贝类物种,20世纪20年代,威尔⼠亲王爱德华(Edward of Wales)访问新西兰时,对当地盛产的托希罗蛤(toheroa clams)⼤加赞赏,于是将它们制成罐头,运往世界各地。
随着双带蛤蜊罐头在在全球的畅销,其物种数量随后⼗⼏年中开始锐减,迫使当局在1969年停⽌这种蛤蜊的商捕作业。现如今只有⽑利⼈可以合法地少量收获蛤蜊。
⼀些品尝过新西兰双带蛤蜊的消费者称,这种蛤蜊鲜味浓、⾁⽢甜,让很多美⾷爱好者以及渔民违法去捕捞。
新西兰记者诺埃尔·霍尔姆斯注意到,到如今仍有⼀些不法分⼦在夜深⼈静的时候爬过沙⼭,偷偷捕获新西兰双带蛤蜊。⼀旦被发现将会⾯临1300美元的。
声明
⽂章转载⾄顺境发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后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