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 Jiu Ping Lun*研究评论探析美声唱法“时尚性”的意义
----以《声入人心》为例
祁晓君天津音乐学院
摘要:湖南卫视推出的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体现出了美声唱法的诸多"可能性”,让大家领略
到古典与流行相结合的视听盛宴可以既高级又好看,"美声唱法”可以做到时尚、自由的歌唱,所以它成功地吸
引了很多年轻人,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美声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希望。作为声乐专业教育者,笔者想通过该栏目
王凯
中几首经典作品的分析,谈谈这档有质量的电视节目之所以成功的意义和价值,探析它可能会产生的教育教
学影响。
关键词:美声唱法"时尚性”《声入人心》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1-0011-04
提到美声唱法(Bel canto)----美妙的歌唱,大家都知道这种歌唱学派最早起源于意大利,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美声唱法在世界各国兴起并获得长足的发展,被业界公认,这是一种科学的、高级的专业唱法。高级的人声表演无力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剧院,国内原创歌剧的演出市场也不甚理想,我们不能再打着“曲高和寡”的牌子故步自封,尤其作为声乐教育者,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美声唱法的出路。湖南卫视推出的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让我们看到有许多年轻的力量坚守着自己的艺术梦想,他们在小众的艺术道路上不懈努力、不断开拓创新,犹如星星之火,《声入人心》给了他们平台去展示、去交流、去成长,也给了他们和诸多同行坚持的信心和希望。作为专业的声乐教师,笔者与大家分析几首“声入人心”的精彩演唱曲目,让我们通过这些作品思考我们的美声教学应该做出怎样的尝试和调整。
一、“时尚性”对演唱者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时尚性就是指各时代最前沿东西在演唱时要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它需要顺应时代正确的发展脉搏,不断地探索、发展、创新”。任何一首经典的被广为传唱的艺术作品在呈现形式上都会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一方面来源于作品本身产生的时代背景,另一方面来自作品在流传的不同时期人们对作品历史的评判以及演唱者对作品独特的见解和处理。如果演唱者可以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精神内涵,并且可以结合当代音乐审美的需求,用更加丰富、时尚的音乐元素来展现作
品,那就不仅是作品简单的传唱,而是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
《啊,朋友再见》是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歌曲,也是很多美声专业的教科书作品。这首歌曲的原作就是几段相同旋律的重复,歌词讲述了游击队员要上战场之前与家乡和亲人们的告别。当余笛、洪之光、龚子棋三个人演唱的《啊,朋友再见》呈现在舞台上的时候,我们听到了在原版音乐基础之上的高级感,感受到了震撼,会情不自禁的喜欢它。首先是乐队中小军鼓和其他乐器的前奏和变奏手法的运用,使原本简单的旋律不再单一,特别是三个男中音的和声效果,声部的立体感和演唱者的良好歌唱气质塑造出三个“男子汉”形象,用音乐、用歌声赞颂了游击队员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对家乡的热爱。三个都是受过传统声乐教育的男中音,由于对经典作品在音乐上的扩充,在声部上的叠加,在演唱气质上自然、互动、洒脱的表现,让一首简单的歌曲更加丰富,歌唱语言使用意大利语和中文的混搭,与观众在互动上也取得更加积极的效果。我们都知道,改编一首原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作品是很有风险的,他们有信心选择这样一首作品是基于他们对自身专业水平的自信。洪之光,他的声音特点是浑厚、稳定,他毕业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获得歌剧表演博士学位,曾在耶鲁大学任教,常年专业课第一,参加各类比赛第一;余笛,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现在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任声乐教师。洪之光和余笛是“教师组合”的主要创作人,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龚子琪也是积极参与者。余笛老师本身在声音理念上就一直在尝试着突破传统美声限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专业见地,成立了“力量之声”组合。笔者以为,这三位男中音的合作,体 现出了他们全面的音乐素养和能力,不仅对作品的结构
进行了重新构建,而且他们的舞台演唱也体现出了对美声唱法的传承和发展,把美声唱法的演唱气质在这首歌曲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Grande amore》(旷世之爱)选自意大利流行歌剧,讲述了男子对心爱女子炽热的爱,由蔡程昱和马佳以二重唱形式演唱的这首作品非常精彩。这是一首意大利语歌曲,音乐上有许多小间距行进,歌词比较密集,速度也比较快,仅语言问题就有很大的难度,另外,这首歌曲情感张力很大,最高音在High C是一首很有难度的声乐作品。两位演唱者在中声区进行自然的述说般的表达,高音区段落没有使用传统美声唱法中稳定的、固定的歌唱姿势去演唱,而是运用了流行唱法中我们常见的自然的肢体和眼神的交流,加上和声的编配,抒情男高音马佳稳定的声音状态与富有激情的演唱,程昱具有金属般光泽的男高音都很有穿透力,直击人们的心里,两个男高音的配合使得作品极具情感张力,特别是歌曲的高潮段落,令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了炽热的感情爆发。我国著名歌唱家石倚洁现场点评:“他们能把《Grande amore》这首作品唱到这个水准,在我看来不可思议,太棒了”!蔡程昱是上海音乐学院专业第一名的优秀学生,马佳曾在俄罗斯奥布拉茨索娃国际歌剧演唱家大赛获优胜奖;他们两人运用美声演唱的功底,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流露出流行音乐的气质。另外,两人在演出服装上也没有选用一般的正装,而是选择了在生活中常见的职业休闲装,这些特意而为之的细节,都为拉近歌唱者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演唱者的形象和他们传递的感情也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当然,两位男高音非常过硬的专业演唱技术基础是他们完成这个作品的根基。
王凯和廖佳琳演唱(最终信仰》,他们演唱的这个版本最大的特就是“融合”。首先在音乐的改编上将气势磅礴的弦乐与当代流行的电声乐队进行融合碰撞;其次,王凯正统的男高音和廖佳琳自由、灵动的假声男高音结合,再者,歌曲的歌词也是英文和中文交替出现,体现出一种语言韵律的融合。王凯是学院派美声唱法的优秀代表,廖佳琳可以运用假声男高音进行花腔演唱(廖佳琳虽然有很好的声乐教育基础,但他被人熟知更多是因为他的假声男高音,这也是他声音的亮点),最终这首作品呈现在舞台上时非常成功。笔者认为这首作品的成功首先来自于歌曲改编的成功,歌曲改编的过程是两位歌唱者声音的碰撞、思想的碰撞、心灵的碰撞,最终才能演绎出完美的作品。就像排练短片中记录的那样,王凯性格沉稳,对待音乐的态度可能比较严肃,而廖佳琳看似心不在焉的顽皮和玩闹,实际在他看来是想让他们创作的过程多一些放松,可能会出现更多好玩的、有趣的想法加入到作品中。他们的演唱结束之后,全体观众都起立了,这是一次很有创意的成功改编,需要有像廖佳琳这样的年轻人进行大胆的设想和突破,他的思路是对的,我们就是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会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广大观众不喜欢演唱技能和作品一成不变的“美声唱法”,这首体现出诸多“融合”元素的作品,归功于两位歌唱演员很全面
|Yan Jiu Ping Lun-研究评论
的音乐素养,两人在音乐理念、声音理念、和声、表演等诸多方面的汲取、磨合、突破,最终达成了多种音乐元素的融合。
《你眼里的蓝》演唱者是翟李朔天、王凯、余笛。他们演唱结束后,就连文质彬彬的廖昌永老师也不禁起立并为之大声喝彩,很多业内专家和制作人纷纷表示:“这首歌太好看了”“画面感好强”“听觉的盛宴、视觉的盛宴”!请注意!大家在对这组演唱进行评价的时候,使用了很多满足于视觉享受的赞美之词。舞台演唱就是视听艺术,不仅要满足大家的声音审美,还要兼顾视觉享受,让大家可以感受到整体的、全方位的美感。这三位演员,从声部上看,三个人形成完美的互补:两个男中音,一个男高音;从专业上看,两位学院派美声唱法,一位音乐剧演员。这个作品给了观众很多的视觉享受,这要归功于音乐剧演员翟李朔天,他是这个作品的舞蹈编导兼舞蹈老师。翟李朔天,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专业,单年音乐剧演出近三百场,是许多音乐制作人公认的、很难得的演、唱、跳俱佳的音乐剧演员,他的表演很接近百老汇的感觉。王凯和余笛,虽然有很好的演唱功底和语言基础,但形体表演是他们的短板。这个作品的表演设计就给二位补了一课,虽然舞蹈表演的主角是翟李朔天,在歌曲的间奏部分还有一段他单独的舞蹈,但是王凯和余笛的配合演出也是不错的,对于他们二人来讲也是舞台演唱方面的突破,毕竟歌剧和音乐剧演员在能力和舞台表现力方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而这首作品从演唱到表演可以说将三个人的优势都很好地展现了出来,再加上现场的灯光和乐队效果的烘托,
不仅使得演唱者的歌唱情绪和表演激情得到激发,同时点燃了整个舞台和观众的情绪。
二、“时尚性”对声乐教学的启示
笔者以为,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之所以取得成功,“时尚性”的理念非常关键!除了体现在演员的高颜值担当以外,作品的二度创作、演唱与乐队的合作、演唱中融合的剧目性和舞蹈性综合舞台表演以及演唱者服装、配饰的搭配无不体现着“时尚”的气息。美声唱法在国内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在教学中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只有在传承中打破唯一,突破传统的表演方式,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在专业演唱舞台上呈现出更丰富多彩的表演风格和作品类型。这样,我们才能让美声唱法适应中国国情,能够被大家广泛的接受和喜欢。这不是我们去适应大众的欣赏品味,而是为了能够到一个契合点,有机会给予大众更多的、更深入的影响。
首先,声乐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综合性舞台表现能力的积累和培养。声乐专业的学生要重视形体、乐器演奏(钢琴)、曲式、视唱练耳这些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正如《声入人心》栏目中选手们的表现:有的选手可以演奏乐器,有的选手可以自弹自唱,有的选手可以作曲,有的选手声部编配得心应手……总之,我们看到了很多歌唱选手非常全面和扎实的音乐功底。那么,作为专业课老师,最好能够引导学生掌握一项除了演唱以外的艺术特长。
另外,声乐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音乐欣赏和艺术审美能力足够重视。作为专业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要求学生多去看歌剧、独唱音乐会,还要多去观看舞剧、话剧、器乐演奏等各类艺术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对学生的乐感和舞台表演心态都会有积极的帮助。
除此,在声乐教学中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声入人心》栏目中展现的很多作品都体现出了演唱者的创造性思维,为我们声乐教学的革新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经验,比如:在传统美声唱法中融合音乐剧唱法和流行唱法、将经典的优秀曲目进行跨界的改编和嫁接;二部、三部甚至四部和声的运用,丰富了人声乐器的感染力和音乐表现的张力;演出服装上突破传统的演唱正装,融合更多时尚和自然元素,加上现代的舞美灯光、与乐器和乐队合作的形式,使得演唱者的歌声有更强的诉说感,更加容易引起与观众的情感共鸣,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这样的演唱状态,从而有能力影响更多的人接受美声唱法和古典歌剧、喜欢去剧场现场聆听高雅声乐表演艺术,提高大家的声音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虽然我们也要培养国际比赛获奖者,但是更多的还是要服务于中国大众的。我们不是要在中国建立意大利学派,而是要走出一条既符合国际通行标准,又符合中国情感气质的中国声乐学派”。笔者相信《声入人心》这样具有很强可视性、专业性和引领性的栏目,不仅是观众喜欢的栏目,也是我们声乐教育需要的栏目。十年前就有老师提出:“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文化领域中的一个部分,其传播方式、传媒技术与人类的所有信息传播同步发展。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音乐艺术在自身的创作生产发生了很大变革的同时,其传播教学的工
作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在这种交互式的发展中,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技术平台,发扬优秀的音乐文化,还需要每位音乐教育工作者与传媒从业者为之努力”。
无论是作品还是演唱,如果脱离了时代性,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只有具备鲜明的时代感,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作为声乐教育者,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应该以包容的心态重视学生全面的音乐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以汲取更多新鲜的表演元素,丰富我们的演唱舞台,我们有义务要求学生重视学院开设的所有课程,不能局限于歌唱技能的掌握,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积淀和专业能力,我们的
(上接第10页)图共同赋予了图像的完整意义,这也是对视觉艺术进行图像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美]米歇尔.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M].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
[2]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60.[3]北京鲁迅博物馆编•鲁迅藏拓本全集--汉画像卷(第1卷)[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4:100-101.
[4][日]安居香山冲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歌唱才会出现多种可能性,才有可能将古典的、经典的音乐基础和气质与流行的、现代的元素进行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带给大家美
妙的视听享受,而且可以影响越来越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让大家喜欢上古典音乐、歌剧、音乐剧,喜欢上“美声”唱法。
参考文献:
[1]马秋华•科学性、民族性、文化性、时尚性——在美声唱法中的具体体现[J]•音乐创作,2011(05):99-102.
[2]马秋华.声乐教学与实践多样化的探索与创新[J],歌唱艺术, 2012(12):29.
[3]凌怡•当代传媒技术对高校音乐教育的观念变革[J],传媒观察, 2011(12):38.
社,1994.
⑸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
[6][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591.[7][汉]高诱注•战国策(第1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63.[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2107.[9][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590.[10][美]潘诺夫斯基•造型艺术的总义[M].李元春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6:37.
[11][美]潘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M].傅志强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