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好㊀㊀耿㊀杨
(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㊀㊀安徽合肥㊀㊀230001
)摘要:学校善文化建设秉承 择善修身,立学济世 的校训,坚持 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中华民族复兴育才
的办学理念,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善教育,打造善文化,让师生存善心,行善举,做善人.通过引导㊁教育㊁内化体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营造 善教,教善,与善同行;善学,学善,与人为善 的育人氛围;努力将学生培育成为 爱生活㊁能自治㊁懂合作㊁善思辨㊁会学习㊁求真理 的现代公民.
关键词:核心素养㊀㊀养成教育㊀㊀德育模式㊀㊀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 E C D )
首先提出了 核心素养 的概念,阐明了21世纪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㊁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融入未来社会,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2015年3月发布的«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要加快 核心素养体系建设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努力解决好学校教育的 有限性 和人的发展的 无限性 之间的矛盾问题,同时解决好学校教育的有限性与知识发
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问题.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又要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预留足够空间.
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学校的善文化建设秉承 择善修身,立学济世 的校训,坚持 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中华民族复兴育才 的办学理念,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善教育,打造善文化,让师生存善心,行善举,做善人.通过引导㊁教育㊁内化体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成为 爱生活㊁能自治㊁懂合作㊁善思辨㊁会学习㊁求真理 的现代公民.
如何才能让 友善 之花香沁入学生心脾,学校善文化浸润学生心灵?笔者认为关键是落实好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精气神,学校进行了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校 善 文化
建设实践与研究 的课题研究.
一㊁在教学中落实习惯养成教育
在教学中选择有利于 善 文化的典型教学内容,探索各学段共性的㊁有效的德育策略.例如,学校在课前组织相关活动,让孩子静下心来,语文课前一首诗朗诵或三分钟演讲,数学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英语课前 你读我晓 活动,培养孩子们课前意识,也便于学生快速安静,更好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探索富有本校鲜明特的低㊁中㊁高段阅读教学实践模式的构建.学校的教育阵地在于课堂,学校在落
实学生养成习惯的教育上积极营造 善学,学善,与善同行 的课堂.例如我校英语教师执教的 S t o r y T i m e ,是一节以三个小故事为载体的阅读课,课文内容主要是复习三种时态(过去时,现在时,
将来时)以及学习一些新的难度较大的单词.就课文内容而言,难度较大,因而在备课期间教师就思考能不能将这节故事课由 教师上课 变成 学生表演 .三个故事,由三组同学表演.那么第一个问题:这三组成员如何选出来?首先,确立甄选的标准,分成作业最认真组㊁课堂表现最积极组和小组成绩最佳组.将标准公布之后,班级的12个英语小组在考核期间表现都明显积极,尤其是对后进生而言,他们的改变最为明显,因为他们有了不难实现的目0
11∗本文系2017年合肥市市级课题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校 善 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 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 J G 17196).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 善 文化之源㊀㊀㊀
标.成绩不再是唯一的标准.三组成员确定后,问题二:如何既表演故事又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笔者将三组成员聚集起来,让他们自选出表演故事后确定表演思路,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三组成员自己研读课本的过程.他们的思考结果甚至超出了笔者的期待.学生参照笔者平时上课的模式,参考教辅材料,选出了本课的新词和新短语,利用图片形式准备给大家讲解.在这个过程中,笔者稍作纠正和示范.思路理清之后,问题三:如何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这节课中?表演当然需要一些简易的道具,笔者选择了班级部
分学习后进生参与制作道具等工作.这节简单的故事课在没有开始之前已经烂熟于部分同学的心中.直到上完课很久,参与表演的一位同学还说: 老师,这是我这学期掌握单词最牢的一次,到现在我
还记得我准备的那些道具的英文说法. 这种教学形式,既注重习惯的养成,也落实了教育教学的目标.
二㊁打造 一二三 德育体系
学校基于师生对 善 文化的认同,积极建构学校 一二三 德育体系. 一 指一个理念 树立最完整的教育就是 学校 家庭 教育 理念,努力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二 指两个合力.一是将和善家庭和至善校园的创建结合起来.二是将传统 善 文化内化于德㊁外化为行,切实加强对学生善的培养.
三 指三级课程.拓展型课程以课程模块的形式开发开设,以 适切性 科学性 为原则,遴选出基于本校实际㊁满足学生 至善 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如:人文经典模块㊁科学探索模块㊁实践交流模块㊁艺术健身模块).学校组织语文组㊁政治组㊁历史组㊁艺术组共同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库,选编适合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校本教材,成功编制分年级«善文化教育读本».通过读书㊁征文㊁演讲㊁辩论等形式持续㊁深度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学习与讨论活动,并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中,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小学德育单一的课堂教育模式.
学校在一开始寻课程文化认同点时,首先思考的不是文本的完善或课程的数量,而是学校的 善 文化
课程建设是否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提供了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及体特定素养的课程.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具体的目标.
首先,教师发展目标:使教师形成师德高尚㊁善于研究㊁有思想㊁敢创新㊁负责任, 教善,善教,与人为善 的体.
其次,学生成长目标:学校提供基地㊁教师巧妙引导㊁家庭给予理解㊁社会提供帮助,学校㊁教师㊁家庭㊁社会四方联动,形成合力,通过引导㊁教育㊁内化体验,善于预学㊁独学㊁对学㊁组学㊁学.让学生养成预先学习的习惯,并能与同学进行有效的两两对学㊁小组学习和体学习.使学生养成 学善,善学,与善同行 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成为爱生活㊁能自治㊁懂合作㊁善思辨㊁会学习㊁求真理的现代公民.
最后,学校发展目标: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践行 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中华民族复兴育才 的办学理念,构建善文化建设特,更好地推进校园 善 文化发展,从而让全体师生存善心㊁有善念㊁行善举㊁做善事㊁成善人㊁扬善学.
三㊁以 活动教育 为核心,在 为善 中形成习惯
在活动中把善 植入 学生心中,让学生在学会 为善 中形成自己的习惯.学校开展的读书节㊁感恩节㊁研
学行㊁青春仪式㊁毕业典礼等活动就是实现传统 善 文化教育与德行教育整合的有效手段.学校将以 为善教育 研究作为核心德育课题,在活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 为善 的培养,实现实践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逐步形成以 为善 为主体的德育特.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启迪和引导,使每一位学生都真正理解 善 的核心内涵.
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应坚持 源于课堂㊁高于课堂㊁服务课堂 的原则,力求开发德育资源,进行 德育常态化 探索,努力使 善文化建设特化 ,让善文化建设服务学生㊁主导学生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好习惯伴随他们的终身.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陆晨阳
1
1
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