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善学文化,争创德育特学校
————滕州市姜屯中学德育综述材料姜屯中学始建于1957年,先后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枣庄市文明单位、枣庄市平安和谐校园、枣庄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枣庄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枣庄市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规范化学校、枣庄市法治学校、枣庄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滕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滕州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一等奖,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实验室示范学校、“控辍保学”工作先进单位、滕州市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姜屯自古以来就是文化昌明之地,文明礼仪之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千百年来一直传诵着滕文公“施仁政”、“理善国”的故事。昔日的善国,民风淳厚,在这片孕育了“善”文化的肥沃土地上,作为滕国后人有责任将“善”的精髓传承至今,并不断充实时代的内涵,使之发扬光大。我校以“培育‘善’人,弘扬‘善’学”为总抓手,继承善的传统、推行善的教育、弘扬善的文化,大力加强以“善文化”为核心的德育建设,先后推出了以下一系列新举措。
一、传承善学文化与学生品德教育紧密结合
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承担民族承前启后的百年大计,要善于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作为学校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有针对性地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灌输、熏陶和引导。中华民族悠远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含义广泛,善文化就是孟子“性善论”思想文化的传承。姜屯中学依托家乡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抓住这
一特殊的文化资源,立足学生教育,突出品德培养,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建设特鲜明的德育教育文化,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既会做事、又懂做人的公民,其宗旨是追求成人与成才的统一。“心”明才能“行”正!学校在全校师生中积极推行的“善”教育,以“人居善地,当存善心”来升华人格,完善自我。教育学生有善念、行善举、做善事、成善人、扬善学。让学生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之成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道德品质的一流人才。
二、构建“善文化”教育平台,塑造学生健康完整人格
“善文化”教育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孩子们灌输、熏陶和引导“善”的教育,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在传承“善”的教育过程中融入现代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观审视传统教育是必要的。
1、构建儒雅的校园文化平台。
(1)打造校园文化环境。
在一进校门就能赫然看到“日行一善,善形一生”的八字校训;学校的“善
文化”长廊悬挂着“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善言善语;让教师、学生一进校门就能感受到“善文化”的芬芳扑面而来。在门厅两侧的教学楼的墙壁学校精心撰写了《孟子·滕文公》上下篇章的精彩片段,雕刻了一面“百体百善”书法墙;在走
廊的墙壁上悬挂介绍滕国历史的挂图以及以“善”文化为主题的图片,让校园里的每一处风景都沐浴着美而善的气息。同时学校赋楼房以“善”名,标“善”念于校园,给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等主体建筑及主干道起一个能够反映“善”文化特点的名字,如知善楼、行善楼、本善楼、立善楼等等。在校园的醒目处,科学设计标识出一些浓缩的体现“善”文化教育的核心理念,诸如“存善心、有善念、行善举、做善事、成善人、扬善学”等口号,“继承善的传统、推行善的教育、弘扬善的文化”等标语,让充满生机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善”文化的浓厚氛围,使校园真正变成了师生们学习文化、养成道德、提升思想的“善园”。
(2)构建博雅的“善文化”教师队伍。
硬件上的打造旨在给学生一个轻松接受“善文化”教育的氛围,教师队伍的博雅则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更为便捷之路。
学校教师文化以打造“博雅善文化”为核心,进而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高品位的职业境界、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先进的教育思想、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踏实而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独特的个人魅力。我校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培养,从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到教师的行为文化的塑造,尤其是“善文化方面”的培训已经纳入校本培训计划。学校将定期面向全体教职工开展“善文化”讲坛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让教师更直接地聆听或直接感受善的真谛,加深对“善文化”教育的理
解。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关心善文化,阅读有关善的著作,并要求每位教师完成一定数量的研究学习心得。古滕“善文化”已经渐渐深入我校每一个教师的身心。无论内在思想底蕴还是外在举止言行,我们的教师都受到了传统“善文化”的洗礼,他们也必将将切身的收获传递到每一个学生。
2、构建新颖的课程文化平台。
学校专门编印了《善文化教育读本》,把善文化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要求教师们深入挖掘善的哲理,并及时深入地加以讲解,对学生进行有意识地启迪和引导,使每一位学生都真正理解了“善”的核心内涵。讲授“善”的知识、倡导“善”的观念、传播“善”的文化,在全校的课堂教学中,已蔚然成风。
3、充分实施活动课程。
以“活动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善文化”的兴趣,是实现传统“善文化教育”与德行教育整合的有效手段。自开展“善文化”教育以来,我校以“为
善教育”研究作为学校核心德育课题,进一步在活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重视学生“为善”的培养,实现实践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逐步形成以“为善”为主体的德育特。
(1)开展传统美德德行教育活动。
目前我校的校本教材《善文化教育读本》,就是选取了我国古典以善为主的优秀篇章,让学生在继承中传承善的真谛。同时我校自编的“为善三字歌”也已成了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并且在每一次的大型集会上都能听到两千多名学生朗朗的诵读声,这一盛况已经成为校园一景。
(2)开展传统节日德行教育活动。
“善文化”教育旨在教育我们的学生继承发扬民族优良传统,教育他们从善如流。我国有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关于这些流传下来节日为我们提供了教育学生从善的最佳时机,如清明祭祖,中秋回家探望家人,重阳慰问老人等告诉我们善的要义。
(3)开展“善文化”综合系列教育活动。
善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以致用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注重养成教育,所以,我们学校强调行“善”,且行之以善,无所谓大小,我们要求从细微处做起,从具体的小事情做起,从每一天开始做起,从现在从眼前做起,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坚持不懈,落实于行,才能以小见大,积少成多,心善如水,从善如流。例如,我校坚持组织好每周的升旗仪式教育,重视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善文化”为载体,抓好黑板报,校园广播站建设,充分发挥宣传教育作用;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好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工作(我校举行的“12.4法治教育宣传日”活动,先后被枣庄、滕州电视台宣传报道)。同时在校内成立了“善文化”教育研讨小组并定期请专家讲座,
组织编写校本教材供师生阅读,组织学生进行从善故事的演讲比赛,收集善言善语相互交流,举行善文化手抄报展览,举办“善在我心中”征文活动等等。师生在正常的生活学习中,接受了“善”的教育,渗透了“善”的思想,实践了“善”的真义。
(4)成立“为善”自愿者。
我校在政教、团队的组织下通过自我推荐、班级推荐等不同形式,将一些自愿为他人、为学校、为社会服务的同学组织起来,成立了“为善”自愿者,通过他们的各种活动去感染身边更多的同学,促使让更多的同学加入到自愿者中间来,从而形成人人向善,人人为善,人人扬善的良好氛围。
我校利用“善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德行教育现已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等细微处无不彰显出“善文化”教育对他们的影响,相信持善文化
之以恒,我们会取得更为丰硕的成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生虽然在意识形态、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确表现出从善的一面。但是我们没有停止总结反思,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我们还有很多遗憾,有很多需要得到更多领导和专家的指点和指引,以便促使我校的德育建设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