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善良的中华文化
在中国古代社会,君子都非常重视“友”和“善”。儒家认为,善首先是一种个体的道德修养,表现在对于道德价值的自觉认同上,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孔子曾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孔子讲的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道德要求,以至于见到些许小善便去实践,见到不善的东西则要赶紧避免。这种友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善为美的道德风尚。西方基督教将善视为上帝的产物,而中华文化则将善作为一种人性的天成,孔孟对此阐明得最为透彻。其次,善不仅是个体的道德修养,更主要的是推及人际关系,变成一种道德伦理关系。孔子将善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标志:成人之美是君子所为,而小人则以损害他人为特点。因此,与人为善是君子行为的标志。孟子认为,子路闻过则喜,大禹乐于听取别人的建议,而大舜则乐善好施,与人为善,是一种更高的道德表现。与人为善原来的意思是乐于施舍,发展到后来成为一种普遍性的道德追求与行为,与成人之美一样,表现出中华民族性格中友爱善良的品质特性,升华为一种民族特质。
关于善良的故事——杨翥友善邻里 
善文化
杨翥(zhù),字仲举,明代曾担任礼部尚书。他为人仁厚友善,对于别人所难以忍受的事物,时常处之泰然。他的许多故事,留下了千古美谈。
杨翥居住在京城,平日骑驴上朝或外出。他对驴子很喜欢,每天上朝回家,亲自为驴子喂料并经常照看。杨翥的邻居是一位老者,快六十岁的时候得了个儿子,老来得子夫妻自然非常高兴。但这个孩子一听到杨翥的驴子叫就哭个不停,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宁。可杨翥是朝廷大官,这家人也不敢向杨翥说这个事。眼看那孩子一听到驴子叫就哭,饮食也明显减少,父母最后还是把这件事和杨翥说了。杨翥听后二话没说,随即就把自己的驴子卖了,从此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杨翥的邻居丢失一只鸡,说被姓杨的偷去了,家人告知杨翥。杨翥说:“又不是我一家姓杨,随他骂去。”又一邻居每遇下雨天,便将自家院中积水排放进杨翥家中,使杨家受脏水潮湿之苦,家人告知杨翥,他却劝解家人:“总是晴天干燥的时日多,落雨的日子少。”久而久之,邻居们被杨翥的忍让所感动。有一年,一伙贼人密谋抢杨家财宝,邻人们得知后,主动组织起来,帮杨家守夜防贼,使得杨家免去一场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