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友善思想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友善思想主要表现为:胸襟开阔、宽容待人,互谅互让、扶贫济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这些思想不但没有过时,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闪耀出时代的光辉。
善文化胸襟开阔、宽容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纵观古今,凡是获得成功的人,无不是心胸宽广、待人真诚的人;而心胸狭隘的人,无不被社会所抛弃。中华民族历来倡导宽容的道德品质,《尚书》中写道:“有容,德乃大”,就是说只有具备宽容的胸怀,德行才能广大。荀子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罪,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这就是说君子贤能而能容纳无能的人,聪明而能容纳愚昧的人,知识渊博而能容纳孤陋寡闻的人,道德纯洁而能容纳品行驳杂的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清代宰相张英写的一封家书。正是在张英宽容胸怀的感召下,才成就了“六尺巷”的典故。胸襟开阔是宽容待人的前提,只有胸怀坦荡,才能善待他人。如果思想狭隘,心胸狭小,遇事只考虑自己,就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就不会考虑到他人。可见,胸怀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博大的胸怀。
互谅互让、扶危济困,是友善思想的最好体现。社会是个大家庭,人们由于智力因素、出身背景、受教育程度的差异等,社会中必然存在弱势体,需要社会和他人给予必要的关怀和帮助。互谅互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墨、道家就提倡仁爱、互助、奉献、慈善等思想。“同宗相济,守望相助”理念是扶危济困行为产生的现实基础。孟子曾说“死徙无出乡,乡田用井,出人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和睦”。这种邻里之间相互关心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仁爱”精神是扶危济困的伦理基础。孔子曾提出;“仁者爱人”,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相互尊重。“侧隐之心”是扶危济困的心理根源。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是仁爱的体现,具备恻隐之心,才能真正做到扶危济困。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友善的更高境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人们应尽的道德责任,当他人身处困境,我们应该伸出援手。帮助他人的过程,也是快乐自己的过程。因为我们帮助他人,就会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承认,就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内心获得快乐的体验。中国古代就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格言警句,如“成人之美”,“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言皆为良药”,“见义不为,无
勇也”,“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见义勇为的“义”,是指合乎道义的事,是有利于社会和他人合法利益的事。对于“义举”,社会要给予大力的鼓励,使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行为蔚然成风。如果“义举”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就会出现冷漠,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就会增加,这是任何社会都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