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中的真善美看中华文化的传承
引 言文/范 晶 李兴国 周小普善文化
自然中的真、善、美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源泉,同时也蕴含着许多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这些都给蕴涵中华文化元素的文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份。一则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即要有科学的创作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运用自然中的真、善、美突出其创作的主题并丰富其内涵。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自然中的真、善、美会引导人性真、善、美的转变与升华,磨练人们的意志,正心修身,养性育德。这种转变和升华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动力,同时,它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内在的联系,让人的真善美反哺自然。
更上一层楼”,即站得高才能看的远的这一遵循自然规律的“真”;借此抒发着自己向上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的人性之“善”。 鹳雀楼和地处晋、秦、豫三地黄河冲积平原的中心,想必作者更上一层楼眺望到的是黄河之水灌溉下的良田千顷,黄河在此地尽到了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天职,充分体现了自然界“上善若水”的“善”之本源。这正是这首诗隐含着的更深一层含义,这种大自然的“善”正是人们所期盼的。2016年,在山西省举办的旅游推介项目竞演新闻栏目中,运城市代表队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作为本市旅游推介的文化品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在比赛中获得佳绩。1应该说,这是源于自然中的真、善、美的创作。
事实上,自然界中的真、善、美无处不在。一望无际的锡林郭勒草原由“真”而显示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的“美”;锡林九曲的演化并促成人的“真”——追求真理;“善”——助人为乐;“美”——道德修养。
自然界中不但有植物,也还有动物。人类作为高级动物,应与其他物种和睦相处,吸收天地之精华,炼就为人之道,感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之道。正如老子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由此而产生的文艺作品是自然中的真、善、美在其创作中的渗透与升华。
由中宣部宣教局和中国网络电视台专门创作推出的“梦娃”系列公益广告以天津泥人张作品“梦娃”形象为依托,从“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七个方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生动形象的解读。3小小的“梦娃”,质朴的形象,清澈的童音,深刻诠释了为人之道应遵循的原则和道德规范。这种广告作品,起源于自然界的真、善、美,进而渗透到对人性真、
的一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此诗描写了诗人历经磨难,绝处逢生后迸发的喜悦之情。其中:“千里江陵一日还”写出了大自然的“真”和“善”,涛涛江水,一泻千里,手挥竹篙驾船行。从白帝城到江陵,千里之遥,借助水力,顺势而下,一日便可到达,便道出了大自然的“真”和“善”;而“彩云间”和“轻舟已过万重山”即写出了三峡之美,特别是“两岸猿声啼不住”生动地再现了人和动物和谐共生的原始美画卷。同时也说明,如果没有在艰苦的岁月中磨练而出的高尚的品格和宝贵情操,是难以驾驭“
轻舟”,过“万重山”的。将诗仙李白的诗句运用于现在的文艺作品创作中,会掀起巨大的文化波澜。“聆听穿越千年的猿声,寻诗人留下的足迹”,这是三峡旅游推介词中最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的一句话,似乎瞬间唤醒了每个中国人心底的文化基因,这对每个中国人而言,是极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都有其永不褪的时代价值,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4这种理念,对文艺作品的创作也是适用的。
四、自然中的真、善、美对中华文化中生态文明建设的诠释
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光辉。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它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6现在看来,它是利用自然科学中的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科学施工的典范;二是,尊重人才,给都江堰设计者以应有的历史地位。都江堰市的徽标是以李冰父子为主体设计的,以提醒后人要“饮水思源”。
都江堰的建造,让人类领悟到遵从自然、顺应自然的好处。通过自然造福人类,是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的升华。所谓升华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不单单是中国顺应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所讲的话;而且是用最朴实、最生动的语言表达的最深刻的道理。乱砍乱伐,译为“塞罕达巴罕钦”,意思是“美丽的高岭。”7这里曾是森林茂密,鸟语花香。但是,由于满清后期国力衰退,进行大规模地开围放垦,加上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以及不断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生态环境恶化。新中国成立后,1962年2月建立林业部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业总场。经过塞罕坝三代务林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已达到总经营面积140万亩,森林覆盖率80%。有林地面积112万亩,林木蓄积量1012万立方米。8目前,塞罕坝林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林海。过去曾经黄沙漫天的塞罕坝,如今终于名副其实地恢复为“美丽的高岭”,为改善自然环境发挥重要作用,为京津地区保护水源、涵养水源,为祖国建设提供木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发展理念,深刻而朴实地讲清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塞罕坝林场
为水鸟鱼肉,而选择在月圆之夜洄游,这种不可遏制的生存的力量创造了克什克腾的生命传奇;刚出生的小赤麻鸭从悬崖跳下,历经13个小时的惊险旅程回到达里湖的怀抱,让我们看到新生命挑战生存的勇气;万年不竭的达里湖,如慈母般广阔接纳着南来北往的候鸟和本地的鸟儿,如果没有达里湖的庇护,鸟儿们将会失去迁徙中的重要驿站和生存家园。这些故事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必须“用发展生态文明的思路,来重新审视我们的行为。”9在这部记录片尾有这样一段旁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延续生命。
为了我们的后代,我们到底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一首古老的蒙古族歌谣也许是最好的回答:照顾好给你水喝的小溪大河;照顾好给你呼吸的空气;照顾好养育你的土地;尊重生命,因为你就是生命!”
结 语com/v_show/id_XNDIxOTc3NTEy.html
3.史竞男:《“梦娃”公益广告受观众好评》,新华网, http://politics.chinaso/detail/20150331/10002 00003270801427793465080199959_1.html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第115页。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第8页。
6.都江堰,搜狐百科baike.sogou/v80162. htm?fromTitle=%E9%83%BD%E6%B1%9F%E5%A0 %B0
7.赛罕坝森林公园简介,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业总场网站,www.saihanba/show_article.php id=93,2010年12月15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