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文化上善若水:水的文化意蕴及教育思考
作者:潘新
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24期
        水,“几于道”,富于德,融于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与智慧的象征静静地流淌在历史与生活的长河中,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
        汲取先哲智慧,涵取自然精神,是当下教育开源创新,创造具有中国气派的教育理论,教育风格的理性选择之一。如此,方能不负时代,不负未来。
        生活中,触目皆水。世界主要文明体都孕育、生成、发展于江河湖海之滨。对水的观照、思考也因此成了人类原初思想家们共同的主题之一。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水是万物本原”的论断,开启了西方哲学史的长河——“哲学是从这个命题开始的”。在中国,易以“天一生水”,断定了水在万物生成中的本原性。老子的“上善若水”,则开启了以水喻德的伦理学思考路径。孔子的“智者乐水”、《荀子》关于“水之九德”的论述,与老子前后呼应,共同形成了、造就了先秦水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道德经》第八章)
        共存是存在的必然方式。如何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万物相处是人类不得不思考与处理的问题。基于对“道”的深刻体认,老子选择了“善利”与“不争”。“善利”是基本价值取向,“不争”是基本路径选择。
        在老子心中,水是这一生存方式的最好隐喻:它滋养众生而不争,润泽万物而处下,一如生生不息的天地道体,值得我们观照与效法。
        五千言中,多处以水喻德: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水的特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伦理启示:包容与谦卑、柔弱与坚持。
        在《道德经》中对水性而来的道德启示最集中的论述仍在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