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文化”引领生命成长  为师生幸福生活奠基
作者:鹤岗市兴安三校
来源:《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2年第07期
        鹤岗市兴安三校创建于1975年,教学班14个,在校生658人。多年来,学校以“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教工幸福生活添彩”为办学理念,以“学会学习、懂得感恩、强身健体”为办学目标,以“善的教育”为办学特,以“一轴两翼、一个亮点、一条主线”统领学校各项工作。学校先后荣获省师德先进集体、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校、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文明校园,市精神文明单位、精神文明标兵单位、素质教育十佳学校、平安校园、先进家长学校、科研先进集体等称号。
        一、明确“善的教育”精神内涵,让“善的种子”在校园落地生根
        善的含义。中华民族传统经典文化核心内涵之一,具有美好、善良、擅长、友好等意,具有深刻的伦理学、哲学和社会学内涵。
        善的教育。善的教育就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启发、引导、教育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具有知善、向善、乐善、扬善的精神品质。
        学校精神。我们充分挖掘了相关文化积淀,提炼出“拼搏、奉献、包容、求真”为学校精神,三校精神本质上是水的精神,“水精神”的核心即是“善”,所谓“上善若水”。
        二、构建“善的教育”操作系统,让“善的秧苗”在校园茁壮生长
        1.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突显善的教育特
        以“善的教育”为主题的学校文化:整合课内外课程资源,利用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善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知道并理解“善”的意义和内涵,提高道德实践活动的实效。
        以“善的教育”为特,建设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学校以“做善事”和“善做事”为出发点,研究实施班级文化建设、楼廊文化建设、少年宫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认星争优系列活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传统节假日活动等,把活动作为善的
教育的有效载体,在活动中彰显“善的教育”。
        2.在学校环境建设中,渗透善的教育内涵
        “五美五福”的楼廊文化。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遵循《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楼廊文化体现了“五美五福”:视觉美——感受幸福;责任美——感受幸福;善行美——感受幸福;知识美——感受幸福;艺术美——感受幸福。
        3.在师生读悟践行中,弘扬善的教育传统
        我校以读悟经典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晨诵午读暮省”“每日知善行善记录”“师生一日善行”常规评比等活动。
        阶段式的读悟践行“功课表”:“每日功课”——每天清晨师生诵读10分钟,下午第一节课开始后先进入“3分钟育人”环节,晚上要求家长与孩子共同诵读10分钟。“每周功课”——借助教学多媒体设备,以班级为单位观看一次《中华德育故事》动漫视频,周末在家做一件孝敬父母或尊敬长辈的事。“学期功课”——开展“我眼中的善”“我口中的善”“我手中的善”“假期中的善”等系列活动,使善的教育滋润师生的心田。
        三、开展“善的教育”星式评价,让“善的花朵”在校园中竞相绽放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响应我市教育提出“做美好学生”主题活动,结合善的教育辦学特,以认星、创星、评星为形式,开展了兴安三校“认星争优、争做善行少年”善星争优活动。把学生星级标准细化为“善学星”“善思星”“善行星”“个性星”四颗大星若干颗小星,涵盖了品德修养、习惯养成、课堂学习、课外活动、强健体魄、志趣情感等多个方面的成长要素。同时依照鹤岗市小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内容,根据学校善的教育办学特进一步完善了善星评价机制,出台了《兴安三校多元善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同时加强成长档案的管理,记录“善行少年”的成长历程。
        四、健全“善的教育”课程体系,让“善的果实”在校园中挂满枝头
        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以及以“善的教育”为主题内涵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构建“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区”课程体系,实现成人与成才同行、立德与树人并重的育人目标,培育“善德、善才”的三校善行好少年。
        1.善的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理念:集善行,育智慧。
        课程目标:正品行,求真知,怀天下的善行少年。
        课程领域:涉及古今涵盖传统美德、现代生活,中西涵盖中华文化、世界文明,内外涵盖自我认知、社会实践。
        校本价值观:善行少年,悦享未来。
        课程形态:善在校园、善在家庭、善在社会。善在校园定位基础类“浸润生命底”,课程元性强调基础与全面,通过各学科参透,挖掘各学科善的教育因素与核心素养相结合。 善在家庭定位于体验类“发掘生命潜质”,课程元性强调价值观教育,通过诵读经典,传播优良家风家训活动为载体,注重生命体验。善在社会定位于拓展类“激发生命活力”,课程元性强调互联网+创意表达,通过文明上网、社团活动、社区共建等活动,注重生命实践。
        2.核心素养“善的教育”校本化表达
        我校将“善的教育”校本课程与48个生活细节好习惯相结合,通过6个善待逐步落实核心素养。6个善待包括:善待自我、善待他人、善待父母、善待校园、善待社会、善待自然。强调学生在家做到恭顺、自立、和睦;在学校做到友爱、乐观、勤奋;在社会做到担当、宽容、诚信。
        3.“善的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
        每月一节“走进善的世界”校本课,由班主任兼任,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善的教育:要求教师课前做到“挖掘素材,创设情境”,课中做到“抓住契机,灵活施教”,课后做到“关注实践,反思有痕”;在教师言行中渗透: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每天一句鼓励的话,耐心对待学生每一次犯错;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我校联合区关工委组织百名学生走进兴建办沿河社区,组织了“爱祖国爱家乡进社区看变化——家国情怀”社会实践活动,联合社区在“学雷锋活动月”走进养老院,为孤寡老人送爱心活动,联合社区开展“旧书漂流义卖活动”,清明祭奠先烈等系列活动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教育取得高效,需要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因此我们与家长携手开展了系列活动:
善文化
        一年级:开展“家中巧设计 人人有书读”活动
        二年级:开展“知理、明理,珍爱生命”教育
        三年级:开展“自律自信 ,诚信励志”教育
        四年级:开展“节水节电,生态环保”教育
        五年级:开展“感受生活的幸福,责任担当”教育
        六年级:开展“成长成才,我的少年梦”活动
        五、践行“善的教育”文化理念,让“善的馨香”在校园播撒芬芳
        在“善文化”的思想浸润下,教师、学生们渐渐懂得“善”是尊重、是给予、是分享、是感恩,从“善”的思想转化为“善”的行动。学校各项工作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学校在省中小学“学校文化与德育”高级论坛活动中做了《让善文化浸润校园》的主题发言,“善的教育”校本课程在鹤岗市校本课程推进会中展示。学校省级十二五科研课题《小学中高年级善文化的实践与研究》、省十三五科研课题《小学生公民素养的培育的策略研究》
均已顺利结题。
        “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牢固基础。全校师生从简单的小善做起,小善大爱,积小善成大德。我们将用“善的教育”为鹤岗美好教育交出完美答卷。
        编辑/陆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