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尊敬的党组织:
期盼中,我终于开始了党校的学习。我知道,我离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又先进的政党更近了一步。通过对党的性质的学习,让我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智慧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总结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一理论的完善,完整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本质属性的问题,强调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标杆,为中共党员完善自我,改造自我提供了参考。我认为,其中关于“先锋队”的论述尤其引人深思。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工人阶级政党,所以首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充当冲锋陷阵的先锋,还是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扮演领头羊角,我们的共产党员都能够自
觉按照中国的实际和中国人民的意愿,以最大的公心造福于祖国与人民;始终不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能够把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高度凝聚起来,为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团结奋斗;始终正确把握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趋势,能够以正确的理论和创造性的实践,引导帮助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辉煌。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斗争形式的变化,我们发现在工人阶级之外的广大爱国阶层中,也不乏优秀分子,他们也同我们的工人阶级站在同一战线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于其中一些向往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分子,我们的党也热情地接纳了他们,并虚心向他们求教,将他们的优秀品质推广到我们的党员集体中。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论述的意义所在。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从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作出的英明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博大的胸怀和与时俱进的品质,这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关键所在。
社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只要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以为人民谋福利为出发点,广泛、民主地征求意见,作出顺应时代和民意的决策,就一定会获得全国全民族的广泛支持,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也一定会在党的建设工作上有新的飞跃。
我们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拥护者,也应时刻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认真学习党的最新理论,为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坚定理想信念,端正入党动机,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
汇报人:XXX
2011年10月XX日
第二篇
敬爱的党组织:
    在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之后,我对党知道的越来越多,对党和一些优秀的老党员更加崇拜,为人民服务的心更加坚定了。为祖国以后的繁荣富强伟大复兴更加有信心了!现在我们国家提倡建立和谐社会。我认为创建和谐社会的时态不是一种过去时,而永远是一种现在进行时。它不是一项突击一阵子就可以完成的短期任务,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是不断地
在建设中的一种社会状态。
  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文化创新。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正面临着“全球化背景下的转型”。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应贯穿一种具有世界眼光的积极有为的创新思维。当代世界并不平静,和平与发展、对话与对抗的世界格局一波三折,面临着种种严峻的挑战。诸如,强权政治在以不同方式干预、颠覆别国政权,霸权主义以强凌弱用战争的形式推行它的“国家利益”,超级大国以文化为“软实力”把它的价值观进行“世界普适性”的包装在全球兜售,而它的理论家又以“世界级言论”论证它在世界热点地区进行战争的合理性。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冲突应对冲突,而应进入更高更新的思想层面,提出“和谐文化”的理念,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取长补短和创新发展。
  总之,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底蕴。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更不可享有社会和谐的实现。相应地,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文化升华,也是人们追求社会和谐智慧的结晶。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所在,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
重要标尺之一。频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归依,也是社会和谐所必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源泉,它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观念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作用。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谐文化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2010年入党思想汇报  要克服浮躁心态,避免急功近利。对于政府来说,要狠抓民生之本:就业问题。要打牢民生之基:就学问题。要解决民生之急:就医问题。要筑造民生之盾:社会保障问题。对于公民来说,要时时体谅政府的困难,不要总是跟发达地区攀比,所提出来的要求不能超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太多,否则是空谈。再就是要依法办事,遇事要冷静,不能超越法律的界线。
  其次要将创建和谐社会与各项社会生活和工作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一种观念,一种习惯。
千万不要搞成形式主义的活动比赛,必须是全民皆兵,众志成城,而且是持久战。比如说对和谐社会所作的概述中讲到的:"诚信友爱,充满活力,有序",只有社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按照去做,才能让社会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要有"和谐"这个整体观念,不能为了部门利益或地方局部的利益而伤害全国的整体利益,不能各敲各的锣,各唱各的戏。要在"和谐"这个总观念的指挥下,奏响一部和美的交响乐。
汇报人:XXX
2011年10月XX日
第三篇
敬爱的党组织:
    站在中国历史的长廊,回首中国***的光辉足迹,一首首荡气回肠的颂歌响彻耳际!在这一首首赞歌里,有一个声音仍然余音绕梁!   
    1949年9月21日,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庄严宣告:“占
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也就是在这一天,中国民主政治史上一个伟大的创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建立。
    在这六十二年里,中国从“百年魔怪舞翩跹”的长期积贫积弱到“万方乐奏有于阗”的初步繁荣昌盛,在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下,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扮演着重要角,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协在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协助政府推动各项社会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55年到1966年里,人民政协团结各族人民和各界爱国力量,活跃了国家政治和社会活动,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为国家服务;1978年,人民政协进入新的时期,发展成为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和平的爱国者组成的统一战线,为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
    如果说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一出漫长的话剧,那么,人民政协这62年来的成绩,无疑成了其中辉煌壮丽的一幕。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人民政协始终坚持在中国***的领导
下,实行团结和民主,践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职能。历史把民主完善的重任赋予给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而人民政协也不辱使命,密切配合中国***的安排,披荆斩棘,百折不挠,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协助全国各族人民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并且一步步完善了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民主事业,促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巨大成就。我们深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人民政协会带着一份完善民主的使命,为人民谋利的责任,以及建设更好国度的动力,奉献于中国最壮丽、最伟大的建设事业!
汇报人:XXX
2011年10月XX日
第四篇
敬爱的党组织:
这学期,我们开了一堂课,《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上到这堂课时,听着老师的讲课,我的心里像迸进了一拘清泉般的清凉甘甜。老师给我们讲授了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让我感受到党的指导思想的来之不易和其中的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即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进程。虽然从党的成立开始,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但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没有自然而然的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终于,在许多共产党前辈的不断探索中,先辈们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逐渐不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一代代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开创了正确的指引之路。
以为主席代表的第一代国家中央领导人在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形成了伟大的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和结晶。
根据社会注意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我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实践,形成了理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
合的产物,是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国内情况的变化,党的建设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于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而生。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着眼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当代的世界发展实践和发展观念,党适时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它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历史实践又指导社会实践。是新时期党在理论上的最大收获,表明了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所以,
作为新世纪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党的指导思想,并且以之指导实践行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
是我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认识,我知道还有很多方面我的认识不够,还有许多问题我没看到,于是希望党组织能够多多指导我、教育我,培养我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一个真真正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员!
                                                                                                                                    汇报人: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