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题:诗歌鉴赏之炼字
【考点阐释】
所谢炼字,是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方法探究】
一、如何鉴赏诗歌炼字所富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炼字的本质在于炼意。可以抓住“字与意”这个纲。
1.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古诗句中的一些词语的用法较为特殊,了解其用法,对于我们理解句意乃至体会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白在一首表现音乐的诗中写道“客心洗流水,徐响入霜钟。”“洗”字在用法上有被动意义,亦
即“流水洗客心”之意。“洗”字与“客心”搭配就充分表现出了音乐涤荡胸中世俗杂念的巨大感染力量,与“流水”搭配又暗取“高山流水”的典故,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与蜀僧的深情厚谊。
2.体会诗人炼字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的炼得极好的字,往往能抓住特征表现景物。杜甫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一句中,“燃”字用得极妙,由“燃”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火,把花与火相比,就抓住了花明丽、鲜艳的特征,在青绿背景的反衬下,花朵就显得格外红艳。不仅如此,还利用火苗燃烧的跳动感,赋予花儿以动感,化静为动,就把花朵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生机盎然的特征准确地传达出来了。
3.体会诗人赋予所描绘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诗意好的诗词往往能赋予景物以情趣、情感。只要我们驰骋想象,就能领悟到其中的诗意。这个想象的空间,就是诗意的空间。孟浩然有一首《宿建德江),“移舟泊烟者,日称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其中后两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一个“低”字,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而一个“近”字则赋子了景物以感情。诗人为何不说江清“人近月”而说江清“月近人”呢?当然,除了要符合音的、格律上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日释客愁新”,所以月亮成了一个能理解诗人痛苦和愁情的伴侣,它要主动靠拢来陪伴、安慰漂泊流浪之人。
4.体会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
王国维有所谓的“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李白有一首《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诗人李白正是以物观物,所以才不知何者为已,何者为山,才会这样忘我与投入。而这种闲适、安闲的心境诗人把它外化到“云”上了,用了一个“闲”字。李白何以知道云“闲”,因为李白是云,因为李白拥有一份安闲与闲适,只不过他把这种感情移到了外物上。在美学上,这叫做“移情”。
5.体会炼字创造的意境的和谐美
中国诗歌所追求的就是一种意境,而和谐则是意境的重要法则。诗歌讲究音韵的和谐和气韵的饱满。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以“直“状烟,看似无理,然而只有“直”字方能使烟具有挺拔、刚劲、坚毅的阳刚之美,方能与塞北的“大漠”、“孤烟”这种阔大、雄浑和苍凉的境界形成一种和谐之美。
6.注意虚词的运用对情感的强化
炼字,不仅炼实词,也炼虚词,虚词用得恰到好处往往对情感的表达起着强化作用。杜甫
《登高)中的名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常”字写时间之长,频率之高,由此强化了诗人因遭遇坎坷,长期源泊面产生的孤苦与悲凉的心境;“独”字,根据对仗的原则,可以理解为“偏偏”之意,诗人却偏偏要在多病之秋登高感怀,这不正是伟大的爱国诗人那种忧国忧民、虽九死犹未悔的执着精神的体现吗?
二、“炼字”类题目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
设问方式一:
某字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或诗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答题步骤:
1.该字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该字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设问方式二: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他某字比较提出问题。)
答题步骤:
1.在诗词的关键部位,寻诗歌的“诗眼”。一般的规律是,五律五绝炼字在第三字,七律七绝炼字在第五字,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体察诗歌意境,感指作者情思,分析诗歌的“诗眼”;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范式:
这首诗的“诗眼”是某句第某个字,它的意思是.…(结合语句分析),烘托了……意境(术语概括表达效果),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对点训练
一、诗词赏析,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古人用词讲究推敲,“千骑卷平冈”中的“卷”一字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案】“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能力,要注意结合词作的内容来分析其表达效果。“千骑卷平冈”的意思是: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席子一般掠过。以席卷而过的狂风来比喻疾驰的马队,一个“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之多,
行走之快,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壮志以及踌躇的英雄气概。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 《晚春》中的“斗”字和《移家别湖上亭》的“系”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从拟人手法的角度分别加以赏析。
【答案】
“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写出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解析】
考查诗歌的炼字。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意思是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一个“斗”字,将花草树木赋予了人的思维,人的情感和人的动作行为,使那些花草树木有了留春惜时的生命特征。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和时光的美好情怀;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意思是春风骀荡,景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这一童话般的意境。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作别,柳条、藤蔓也像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一个“系”准确表现出柳条、藤蔓轻盈招展的形态和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的动作,符合春日微风轻拂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它们对主人的依恋和不舍之情。
三、诗歌阅读,回答问题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唐代)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①一命:最低的官职。②药栏:草药的栅栏。
1. 第三联“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中“醉”字用得好不好?请简要分析原因。
【答案】
1. 示例:用得好。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山花东倒西歪的情态,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解析】
考查赏析词语。第三联写景,“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句中“醉”精炼传神,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花装点药栏、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从而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留恋。
独坐敬亭山赏析
【点睛】译文:
人到三十才得个一命官,仕宦的念头快要消磨完。自怜没有什么祖传家业,总不敢嫌弃这微小的官。涧水吞没了采樵的小路,美丽的山花醉倚在药栏。只因为这五斗米的官俸,竟
然要辜负这根钓鱼竿。
四、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嘶边草绿。
【注释】①能结束:善于戎装打扮。
1. “牧马嘶边草绿”中的“绿”字用得精妙,请谈谈妙在何处。
【答案】
“绿”用得很好。因三、四对结,上曰“塞鸿飞”,下对以“边草绿”,可见“绿”字是动词化了。它不仅是一片绿油油的草,而且写出了“离离原上草”由枯转荣的变化,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
回到草原上。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牧马嘶边草绿”在赞美西北边地景的诗句中,它几乎可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奇句媲美。“绿”字下得绝佳。结合上句的“塞鸿飞”,所以“边草绿”的“绿”化静为动。不仅写出了绿油油的草,而且表现了变绿的过程,暗示了春天的到来,给人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感觉,表现了西北风光的壮丽动人。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题。
早归  唐·元稹
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1.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笼”与“影”两字的妙处。
【答案】
笼,笼罩或萦绕之意,写出远山在晨雾萦绕之中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影,投影之意,表现了树木在晨光映照下,树影投在地上的明暗交错的立体美。
译文:
春天的早晨很安静,风轻悄悄的,诗人带着酒意归来。远山被雾霭笼罩,朦朦胧胧;晨光映照,树的影子投射在地面。饮马时惊动了水中的鱼,穿过花丛时露水沾湿了衣服。黄莺好像埋怨有人来而恼怒,围绕着人不断地鸣叫。
【解析】本诗写的是诗人早晨归来,经过树林时见到的景。通过写风、远山、树影、鱼、花、黄莺等,表现了景物静谧而美好的特点,颈联和尾联以动写静,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本题考查词语赏析能力。此题要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体会它在诗歌中对表情达意
的作用。“笼”是笼罩的意思,“远山笼宿雾”写出远山被雾霭笼罩、萦绕的朦胧之美。“影”在这里是投影的意思,“高树影朝晖”写出晨光映照,树叶的影子投射在地面上的景象。这两个词语均简洁、形象、富有表现力。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
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小题。
小园(其一)
陆游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
[注]①这是淳熙八年(1181)四月陆游在浙江山阴三山居住时,写的一首田园诗。②柘(zhè):树名,其叶可养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