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文学单元
《追寻李白》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阅读游历篇中的《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夜宿山寺》,友情篇中的《送友人》《闻王
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理想篇中的《秋浦歌(其一)》《行路难》。从而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了解李白、亲近
李白、追寻到李白不朽的魂。
2.能力目标:教会学生如何赏析古诗,借以提高学生欣赏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互相协作,知道李白的生平,李白的诗文。培养他们收集、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导入学习,开始追寻“诗仙”李白的旅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学习的意识。从而真正追寻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李白,将其作品艺术成就、人格魅力融入到学生自己的生命认识当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学习古诗时,自读自悟,学会赏析诗歌,体会七首古诗的内在联系。
难点:了解李白、亲近李白、追寻到李白不朽的魂。将其作品艺术成就、人格魅力融入到学生自己的生命认识当中。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查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从已知导入,以诗歌识人
对一代诗仙,我们并不陌生,我们从小就是背着他的诗歌长大的。我们也是从他的诗作中了解了他。
2.李白诗歌联句练习。从这些熟知的诗句中,说说你对李白的了解。
3.过渡:今天让我们继续追寻诗仙的足迹,走进他那瑰丽的艺术诗篇,感受诗人浪漫奇特的情怀,进一步亲近他,了解他。(板书:追寻李白)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从学生似曾相识的李白诗句入手,从学生关于诗人李白
独坐敬亭山赏析的已有积累切入,引导学生开始李白组诗的学习,拉近学生与李白的距离。
二、多维突破,解读游历诗歌
1.介绍李白的游历生涯。
“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20岁时游历了巴蜀的名山胜水,25岁开始在各地长期漫游。从他流传下来的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游览的足迹,(出示幻灯片5,展示李白的多首游历诗歌。)
2.他足迹遍及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出示幻灯片4,展示李白足迹图)【设计意图】:古诗文与学生在时间上就相隔很远,因此这里让学生通过这些诗作了解李白游历的经历,拆除了隔断千里的心理防线,才能让学生走近古诗文,学好古诗文。
3.赏析《早发白帝城》
(1)师介绍古诗背景: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他为了报效国家,做了唐朝皇帝的一个儿子“永王”李陵的参谋,后来朝廷给他下了谋反的罪名,因而获罪被贬到荒无人烟的夜郎城。一路上,他的心里悲伤极了,他走呀走呀,途中沿地势险要,江水湍急的三峡逆流而上。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长途跋涉,当小船慢慢地行驶到白帝城时,突然他接到了接到了皇帝平反的圣旨,“他无罪了,可以获得自由了”,欣喜若狂的他决定顺水行舟,返回江陵城(湖北省江陵县),途中便写下了一首世人传诵的
古诗《早发白帝城》。
(2)(出示本诗)指名朗读。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
(4)大家都能做到熟读成诵,但是不是都做到了会鉴赏?
师:(边讲边板书:情感)诗歌鉴赏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理解诗的情感,体味它的情趣。如果你不知道这首诗具体是怎样的情感,就谈不上对诗的鉴赏。那么李白的这首《早发
白帝城》你体会到了他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诗中强烈地表现出作者急切、高兴的心情。)
你从那些诗句,哪些字词当中感受到了诗人急切高兴的心情?
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快感。这既是写景,又是写人,更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啊!希望大家带着体会再来读诗。
4.赏析《独坐敬亭山》
(1)出示本诗,讲解: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
(2)诵读赏析,进入诗的意境。鉴赏本诗,可从意境的角度去体悟,(板书:意境)你能描述诗中体现了怎样的意境吗?
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前两句写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虽然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后两句写了人与山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鸟飞云去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3)你是怎样理解“相看两不厌”的?从中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和“两”
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在纯净的空间,只有敬亭山与诗人进行着精神上的交往;诗人的精神与敬亭山的神貌完全融汇在—起了。诗人把山人格化的同时,表达了自己从欣赏自然美的乐趣中获得的精神自由和超脱凡俗的自我肯定。
表面看来,这里是写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有情”,愈是表现出人“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5.赏析《夜宿山寺》
(1)出示本诗,你觉得这首诗从哪个角度来赏析合适?(板书:修辞)(李白写诗的时候最善于联想,所以同学们读他的诗的时候,也要和他一起展开联想。)
(2)感受诗句中夸张的修辞与联想的手法。诗人隐居在山间寺庙的一个夜晚看到高不可测的寺庙,感到伸出手去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在这里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3)诗人是怎样表现山寺之高的?出有关词句说一说。
“手可摘星辰”以星夜的美丽引起我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诗人用夸张的笔调和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山寺高楼耸入云天的情景。从“不敢”与“恐惊”心理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相距很近,这样山寺之高就不言自明了。
(4)你从中又读到一个怎样的李白?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