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根》教学设计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语文组王曼
教学目标:
1、从文化角度,引导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
2、培养学生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激发学生了解优秀的民族文化,从而热爱本民族本地区的优秀文化。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去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特别是本地的文化进行寻根。
2、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以及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富有创新的精神。
教学设想:
课前准备:
1、学生认真阅读人教版必修“梳理探究”部分的《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2、全班分成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结合地域情况确定一个感兴趣的
研究课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文化寻根的角度作些探究。
3、每一个小组把本小组的探究所得做成幻灯片在班内进行交流。
4、经过认真阅读课文,和全组讨论,每一个组都确定了本小组的研究课题。
《姓氏起源》、《三文化》、《节日民俗》《民族探源》
准备时间:个周
在这段时间内,每个组的成员都利用网络、学校图书馆、家里藏书或是到书店相关书籍收集所在组的课题资料,有必要的还可以实地采访,然后全组成员在组长的领导下讨论汇总,然后筛选资料,形成自己的见解认识,最后把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作成幻灯片以备在全班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从选题到做幻灯片整个过程中,老师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参与进来,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把研究成果在班内展示交流
全体学生就每一个组的幻灯片进行讨论学习评价。
交流展示:课时
交流过程:
一、老师导入:
在广袤苍茫的神州大地上,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巍巍北国到“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的旖旎扬州,从泰山的“小天下处”到海南的“天涯海角”,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江山是如此多娇!
在滚滚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高唱大江东去的东坡,有低头寻寻觅觅的易安,有“壮志饥餐俘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沙场英雄,有长缨在手,力搏苍龙的革命先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时多少豪杰!
在长长岁月雕塑的文化长廊里,从平沙落雁到梅花三弄,从女娲造人到嫦娥奔月,从唐朝的彩画到清人的水墨,从杨柳青的年画到《清明上河图》,从皇帝的陵阙到昭君的青冢,浓妆淡抹,轻舞飞扬,万种风流竞自由!
五千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正是灿烂的过去铸就了辉煌的现在,而我们是如何从过去走来的?过去在我们身上留下什么印记?如何留下印记的?这些印记对于当下有什么意义?也许并不是每一人都知道的,但却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必须要了解的。所以,过去需要我们去追寻,历史的出发点就是历史的落脚点,现在需要我们去把握,立足现在才能把握未来。
这个学期我们设计了《文化寻根》这样的一个研究性学习课,希望从文化的角度介入,引导同学们了解、学习和热爱祖国还有我们海南本地区的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对家乡的认同感。大家在两个周前就确立的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并作了大量的学习工作,查了很多资料,我相信大家一定收获很大,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分享大家的所得!
二、各个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一)首先,请第一小组的同学先上来
、这个小组选的是《节日民俗》(两个同学,一个放幻灯片,一个讲解)
他们选了东方和西方最大的节日: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
介绍了春节的来历,春节的风俗,特别介绍了在琼海大家过春节时候的一些习俗。在介绍春节时候,还特意插进去的具有浓厚春节气息的欢庆歌曲。接着介绍圣诞节,通过幻灯片展示的他们到的圣诞节的来历,圣诞节的习俗,人们是怎样庆祝圣诞节的,同样也插进去了圣诞歌曲。
、大家觉得他们的幻灯片做得怎么样?请几个同学起来谈谈他们的看法。
、讨论:圣诞节刚刚过去,在上个星期我就看到大家在为圣诞节做准备了,
现在人们对于很多外国的节日越来越重视例如圣诞节、情人节,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反而被人们渐渐淡漠了,那么,大家怎么看待这种现象?你觉得洋节该不该过?
学生进行讨论,引导持正反观点的同学形成辩论的形式。(不强求统一观点,只要言之成理)
、老师总结发表自己的观点:
从端午节被韩国申报世界非物资文化遗产,到今年开始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被定为法定假期,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开始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同时,媒体上也出现了大量反思的声音:洋节盛行难道仅仅是推行消费主义的商家和所谓崇洋媚外的年轻人和记得一场“阴谋”吗?我看未必然。正如中国民俗
协会会长冯骥才所说的“一些年轻人热衷于圣诞节这样的洋节,而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越来越淡漠,其主要原因是”年”的载体被破坏了。很多传统的节日由于商家的炒作其文化内涵正在逐渐消失,变成了只为口舌之快的’饮食节’”
所以,洋节不是不能过,毕竟现在每一个人生存在这个社会都面临着种种压力,节日其实只是人们放松自己,释放压力的一个借口,也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一个好的媒介。然而,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点,发挥着传承、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但是这些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已经被人淡忘了,所以应该加大力度去宣传这些节日所富有的文化意蕴。
洋节和土节应该是没有冲突的。那些关于选择过“洋节”还是过“土节”、“土节”似乎没有“洋节”那么有市场了之类的争论没有多大意义,其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青年的生活方式日益接近、趋同,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今天的中国人,在“洋装”掩盖下的依然是一颗火热的中国心。
(二)、这是第一个组的收获,我们接下来看其他组的情况,下面请看《三文化》这个组的同学的幻灯片,让我们从中外文化之争中把眼光拉回到我们的本土文化中来。
第二组的同学介绍他们的幻灯片。
这个小组是三个同学上讲台,在没有开始介绍三文化之前,她们先放了一段万泉河的剪辑风光片,把大家带进了一个如画的世界。
接着第一个同学介绍第一种文化“秀美的万泉河——绿的生态文化,这个
过程中还播放了《万泉河水清又清》这首歌。
第二个同学介绍“独一无二的红娘子军——红的革命传统文化”,介绍过程中插入了《红娘子军军歌》,雄浑的军歌仿佛又把大家带回到了那个英雄的年代。
第三个同学介绍了蓝文化“著名侨乡和博鳌亚洲论坛——蓝的改革开放文化”。
介绍完后,老师的话:
一曲雄浑的红娘子军进行曲,穿越七十余载历史烟云,传颂着世界军事史上唯一的女子军的故事,感动着中国一代又一代人。
万泉河,琼海人民的母亲河,长公里的河流,在琼海市内就有多公里,从战争年代到今天,沿河两岸总是绿树成荫,翠竹苍盛,鸟语花香,植树绿化覆盖率到。
“走出去”是琼海传统的开放情怀,而一个博鳌亚洲论坛更是将琼海的开放情怀推进及至,于是就有了琼海对外开放浪潮中发展起来的“蓝文化”“打侨牌,走侨路,兴侨乡,富侨商,暖侨心”的新路。
讨论问题:你认为琼海的三文化对琼海发展有什么影响?
有自身就是红娘子军后代的女同学深情地谈了作为革命后代的感受,有家在博鳌的同学谈了亚洲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家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有家里经营万泉河漂流的同学谈了生态旅游的好处。其他的同学也纷纷发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自己的家的变化谈了自己的理解。
(三)、接下来,第三小组介绍他们的研究所得《姓氏的源流》
他们先介绍了姓氏的由来,姓氏的发展,然后重点介绍了中国最古老的姓氏“姬”姓,然后组里的同学也介绍了自己的姓氏的由来发展情况,分别介绍了周、王、谢姓,最后推论出居然这三个姓氏都来源于最古老的姬姓,教室里面大家纷纷议论起来,原来不仅同姓的人年前是一家,不同姓的人几千年前也有可能是一家人,加强了民族的同一感!
介绍完之后,其他同学谈感受,或者补充他们所了解的有关姓氏的故事和其他知识。
(四)、最后的一个小组选的课题是民族探源,他们小组的研究对象是海南的少数民族——黎族。最后一个小组也上台介绍他们所收集的信息。
在演示他们制作的幻灯片之前,他们小组里的一个女同学还先给大家唱了一首民族歌曲《三月三》,然后他们通过幻灯片给大家介绍了黎族的总体情况,黎族的传统服饰,黎族的歌舞,黎族的节庆。
讨论交流:如何实现多民族的和平共处?
三、结束语:
大家从姓氏起源,节日民俗,琼海本土三文化,以及对少数民族黎族进行探源,从方方面面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进行了探究学习,通过这些学习,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了文化,不再简简单单的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文字知识,凡是反映人类历史生活的形态都可以称之为文化。我们也通过自己的学习进一步叹服于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彩,更加为我们深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而骄傲。所以,当我们听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中国科技与人文论坛”发表演讲时曾自豪的说:“他认为二十世纪里最重要对人类历史又最重要影响的两件事:一是人类利用科技大大增加了生产力,其二是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时候无不理所当然的表示赞同。
今天我们仅仅是管中窥豹的对我们自己的文化进行浮光掠影的了解,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时间里面继续去学习,好,今天的课到此结束!
备教手记:
这是人教版必修中的一篇梳理探究课文,探究性学习课型是高中新课改后的一种新课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主动地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和精神,由于这样的课型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问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所以,我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课题可以不局限于课本,也可以从课外选择。确定好课题,组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
第二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利用家庭藏书,学校图书馆查相关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或者实地走访等形式获得第一手资料,然后把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进行整理,形成幻灯片。
第三阶段: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
圣诞节是外国的春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