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民警工作特点举例说明
1、风险大
2、与业务脱钩,干不出成绩
3、上班黑白颠倒。的确,看守民警的工作就是这样,责任大,工作枯燥,身心疲惫。
有人说看守所是养老的地方,从年龄上看确实有点这意思,全所30岁以下的民警4个,平均年龄45岁。为什么会造成这现象呢?我想原因有两个,1是年轻人不愿来,2是年纪大的老同志因年纪大等原因不愿在办案单位,看守所毕竟不用和业务打交道,看住人就行。下面我通过从四方面概括看守民警的工作特点来分析原因:
一是缺乏外部刺激和激情。看守是责任重大、高度紧张、需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看守民警必须在缺乏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保持自主兴奋,然而持久的兴奋必然导致身心疲惫,最终产生抑制,使人难以兴奋。
二是颠倒白天黑夜导致生物钟紊乱。晚上分上半夜和下半夜,1点要起来换班,请问谁愿凌
晨1点起来上班,还得保持高度紧张呢?其实,保持正常的生物钟对生物体是至关重要的,生物钟发生紊乱会破坏正常的兴奋和抑制关系,会导致兴奋和抑制的紊乱,造成该兴奋的不兴奋,该抑制的不能抑制,上班时打瞌睡,下了班闹失眠。
三是看守工作的偶然性太大。看守工作的根本是确保安全,只要出了问题一切都等于零,无论工作多么认真细致都无济于事,等待他们的都只有严厉的处罚。然而,安全问题有太多的偶然因素,有时甚至瞬息万变、难以把握。所以,很多人认为干看守工作运气很重要,辛辛苦苦干几年,甚至十余年,一个突如其来的因素就前功尽弃!基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指导思想的错误,一直以来,领导机关也是重结果轻过程的,这就必然导致看守民警有靠运气吃饭的倾向,本来责任重大的刺激也就被自我抑制掉了。
四是看守工作难以出成绩。看守工作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不是全局牵动全局,不是中心影响中心,不出事故就是成绩,大家耳熟能详,其中的道理也都能讲个八九不离十,但这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不可同日而语,有的部门完成一项任务就会造就一批功臣,立功受奖,甚至会提拔一批干部,而看守民警辛辛苦苦、年复一年的结果也就是不出事故不受处分!可是看守民警的风险、付出和牺牲绝不亚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二者不成比例,从而导
致看守民警很难自我加压地超强努力,甚至放弃追求、丧失信心。面对看守工作的性质,如何才能充分调动看守民警积极性,让他们兴奋起来,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呢?我想必须从根本抓起、从源头抓起、从创新管理机制抓起,从适度强化外部刺激和激发内部刺激入手,多措并举、综合治理。
一是从创新科学的勤务模式入手,制定有利于让看守民警兴奋起来的勤务模式。公安部监管局早就有白天值班不超过八小时,夜间不超过六小时的要求,这与心理学的兴奋抑制关系相吻合,只是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必须依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二是选派精兵强将到看守岗位。在最不放心的岗位上用最放心的人,彻底改变将年龄大、文化低、素质差的民警安排在看守岗位的错误做法,把责任心强、事业强、文化高的年轻民警安排在看守岗位,打造一支朝气蓬勃的看守队伍。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在缺少外部刺激的情况下,自我加压自我刺激,保持兴奋、保持高亢的情绪,三年来蠡县看守所就陆续进了3个年轻民警。
虎二三是落实轮岗交流制度。看守岗位是最易产生麻痹的岗位,所谓,一年虎二年狼三年小白
羊,是部分看守民警的真实写照,公安部要求三年轮岗制非常符合看守工作实际和兴奋疲劳抑制的生理特点,但落实起来有诸多困难。有的地方采取新警必须首先安排到看守岗位、未在看守岗位任职不能提拔和有看守经历任职优先或加分的制度值得借鉴,这样既能保持看守岗位的警力,又能保证各警种警力平衡,还能调动争做看守警的积极性。同时看守所内部也应注重搭配和平衡,将年轻民警安排到一线岗位,特别是夜班岗位,并适时进行内部岗位轮换,充分调动每一名民警的积极性。
四是改变执法过程监督措施和工作作风。将重结果轻过程改为重过程轻结果,既然兴奋和激情是做工作的心理基础,作为领导和领导机关就要时时注意随时给予看守民警以刺激,用保持适度刺激来保持适度兴奋,比如平时加强检查力度等。
五是提高看守民警待遇。看守环境不仅是让人压抑的环境,也由于空间狭窄、通风条件差、采光条件差等原因导致空气不新鲜,更由于人员成份复杂、流动性造成致病细菌病毒多,对看守民警身体健康产生威胁,应当考虑为看守民警增加保健补助,并定期组织体检。
六是广泛开展文娱活动。组织看守民警动起来,以激发活力,提高刺激的效果。组织看守
民警参加体育锻炼,舒缓心理压力,建立看守民警心理抚慰与干预机制,预防心理病变。
以上就是我对看守工作的感触,也就是把一名看守民警的日常工作给大家絮叨絮叨,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与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