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冷链物流排放测算及控制
作者:胡百灵 赵子琪 姚冠新
来源:《财会月刊·上半月》2019年第03期
赵子琪
        【摘要】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测算我国果蔬冷链物流2007-2016年的碳排放量,并采用边际分析的经济学方法比较碳税和破排放权交易两种控排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果蔬冷链物流碳排放量逐年增加,最高可达410.10万吨,这不利于实现我国2020年的碳减排目标。耦合政策控制破排放量效果最佳,即:短期內边际收益变化率比较稳定,果蔬冷链物流领域适合采用价格引导的碳税控排政策;长期来看,边际成本曲线整体呈现稳定的趋势,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更符合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果蔬冷链物流;碳排放测算;碳税;碳排放权交易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9)05-0119-6
        一、问题提出及文献综述
        果蔬的易腐易蚀、分散性及难储存等特点,导致果蔬需要全程冷链,果蔬自身也会进行光合作用,且生产端投入的生产资料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较其他产品产生了更多的碳排放,因此果蔬冷链物流低碳发展对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保障绿有机果蔬供给具有重
大意义。中国碳排放交易网数据显示,排在前三位的排碳行业为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我国碳减排以工业为主,对农业及交通运输业虽有涉及,但并没有强有效的措施来监管和控制果蔬冷链物流的碳排放,这与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的“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减少40%~45%”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本文以果蔬冷链物流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学模型测算果蔬生产、配送等物流、仓储加工环节的碳排放量,并分析碳税及碳排放权交易的利弊,获得基于我国国情的控制碳排放的方法。
        针对果蔬物流的独特性,学者们大多从果蔬冷链物流的碳足迹和低碳对果蔬冷链物流的影响两方面进行研究。Carlsson-Kanyama[1]认为果蔬冷链物流碳排放主要来源于运输和仓储环节,最多的时候可分别达到39%和47%,与本文观点一致,测算果蔬物流碳足迹的方法主要有生命周期法、系数相乘法、能源转换法等。但研究控制果蔬冷链物流碳排放的文献相对较少,大多学者都是从国家角度分析减排方法的优劣。崔军[2]认为碳税是推动国家低碳发展的有力工具,应早日纳入国家政策体系;刘云泽[3]认为环境日益恶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征收碳税既可以节能减排,又可以增加国际竞争力,提升自身形象。另一部分学者结合发达国家的碳减排经验,提出采用碳排放权交易的方式控排,并认为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未来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减少温室气体带来的危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在试行,未来有望在全国普遍开展[4,5]。本文在比较分析上述两种控排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我国国情的碳减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