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有多种农作物对改善、丰富人类膳食营养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大豆等。但有一种植物,虽然普通人对它知之甚少,但它却时刻影响着我们的饮食。它就是被誉为牧草之王的紫花苜蓿。
苜蓿是一种源于近东和中亚的优质豆科牧草。一般认为它起源于小亚细亚、外高加索、伊朗和土库曼的高地,而伊朗则被认为是苜蓿的地理学中心。对苜蓿和其它豆科牧草的系统发育进行研究之后,前苏联学者Sinskaya得出苜蓿有两个 起源中心的结论。一个是外高加索,另一个是中亚细亚。
至今最古老的资料表明,早在3300年之前人类即已开始用苜蓿作饲料。考古学家在土耳其发掘出的公元前1400年-公元前1200年的砖块上,记录和描述了整个冬季都用苜蓿喂养家畜,并认为它是一种高营养的家畜饲料。由此学者们认为这足以证明苜蓿在公元前1000年即已在波斯广泛种植。
公元前400年,苜蓿由波斯的侵略军队带到希腊用于饲养他们的战马和其他家畜,很快苜蓿就在希腊得到很大发展。公元前二世纪时,罗马人从希腊获得了苜蓿,这种作物在意大利全境生长繁茂并迅速发展。当时苜蓿的种植已经比较成熟,甚至形成了完整的栽培体系。许多当时的罗马学者的著作中就有苜蓿种植技术方面的论述,例如:建议采用38公斤/公顷播种量,蜜蜂授粉利于苜蓿结籽,在初花期刈割营养价值高,适宜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种植,使用用石灰改良土壤,饲喂苜蓿要控制喂量,以免发生臌胀病 和扩畅血液的供应。那时的学者们还知道苜蓿能改良土壤,有很高的饲用价值。“苜蓿的优点有以下几点:播种一次,可连续利用10年,每年可收割4次,有时达6次之多,可以培肥土 壤,苜蓿可以使瘦弱牲畜长肥;对有病的牲畜具有医药上的价值,可以提供三匹马全年的丰富的饲料”。由于罗马人当时在饲料作物栽培上对播种、管理和制作干草等有很多先进知识, 所以罗马人被称为饲料栽培之父。
在苜蓿到达意大利的同时,苜蓿开始向东方传播。公元前126年,汉武帝派遣一支由张骞指挥的远征军到西域(现在的土库曼斯坦地区),获得了非常珍贵的伊朗马,用以替代体型较小的中原本地马。在获得这些马的时候,张骞也收集了原产于土库曼斯坦、作为马的主要词料的苜蓿种子。此后,在汉朝皇宫的御花园里,很快出现了苜蓿,并由此在中国
整个北方广泛种植,成为一种最重要的饲料作物。
罗马帝国的崩溃没落,使意大利农业遭到严重破坏,苜蓿当时从欧洲暂时消失。整个黑暗时期(公元400- 1400年)甚少有关苜蓿的记载。到了16世纪中期,苜蓿从西班牙被重新引到意大 利,并且再一次迅速遍及全国。1550年苜蓿从西班牙扩展到法国,1565年传播到比利时和荷兰,1650年传播到英国,约于1750年传播到德国和奥地利,1770年传播到瑞典,最后于18世纪传到俄罗斯。
18世纪,当苜蓿从欧洲带到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时就已遍布全世界了。从这时起,苜蓿的发展进入迅速扩展时代,也是真正称为“牧草之王”的纪元。
苜蓿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丰产期寿命5-6年,长者可达20 年。直根系非常发达,主根入土深3-6米,侧根着生丰富的根瘤,粗壮根颈贮藏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茎直立或半直立,圆形或具棱,自然株高1.0-1.5米,茎上多分枝。三出或多出复叶,小叶具短柄,呈卵圆形或椭圆形,叶缘顶端有锯齿。
苜蓿喜温暖半湿润到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北地区。能耐受冬季零
下30℃严寒,在有雪覆盖的的情况下,气温达零下40℃它也能安全越冬。也有部分苜蓿品种可在我国南方除了热带以外的大部分地区种植。
苜蓿根系发达,入土深,抗旱能力和适应能力出众。而且其庞大的根系上着生的大量根瘤,会进行生物固氮,每亩约固氮32.9公斤,相当于2460公斤的硫酸铵,这样大大提高了土壤肥力,这一特性对草田轮作非常有利,可显著提高后茬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减少了肥料的投入,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种植3年的苜蓿根系总量达0.6吨/亩,其中47%分布于0-30厘米的耕作层内,使土壤有机质增加0.l-0.3%,对贫瘠的沙壤、盐碱地有良好的改良作用。
苜蓿最显著特点是产量高、品质优。据文献记载,美国旱作苜蓿最高单产是10吨干草/英亩(22吨/公顷),灌溉条件下是24吨干草/英亩(54吨/公顷)。苜蓿粗蛋白质含量非常高(18-24%),在单位面积上它比谷类和油料作物产出更多的蛋白质,而且叶片粗蛋白质含量比茎部高出1.0-1.5倍,粗纤维比茎少50%。苜蓿叶量丰富,叶茎比高,适口性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必需氨基酸,完全能满足家畜的营养需要。因此,苜蓿是大小草食家畜最喜食的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
将植物性食物和纤维转化为肉和奶是畜牧业的基础。苜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为各类牧草之首,是一种全价饲料,可满足所有瘤胃家畜的营养需要,无论是幼畜还是成年家畜。此外苜蓿还可作为蔬菜、保健品、蜜源植物、水保植物来开发利用。
苜蓿产区众历来就有用苜蓿作蔬菜的习惯,特别是春季蔬菜较少时利用较多。苜蓿芽菜含有较高的纤维、矿物质元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已是目前高级餐馆的上等蔬菜,北美每年苜蓿嫩芽销售额达2.5亿美元。在欧美等国市场上还有苜蓿饮料和苜蓿饼出售,是幼儿和中老年人非常喜食的绿食品。
苜蓿含有异黄酮物质,与其他豆类食品一样对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有调解和增强免疫力的保健作用。苜蓿含有的较高的果胶作为食品中的粘合剂,在食品工业中也有良好的前景。苜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提取的叶蛋白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是无任何毒害的绿食品。
苜蓿是优良的蜜源植物,花期较长,花量大,花蜜质量好,而且苜蓿多为连片大面积种植,因此为蜜蜂采集花蜜提供了良好条件。特别是苜蓿种子生产基地,经过蜜蜂的传粉后,
可以使种子产量提高5-10%。据报道,生长旺盛的苜蓿草地,一蜂一年可产蜜20-25千克,而且蜂蜜质量高、美味香。苜蓿开花集中在7时到16时,这期间是蜜蜂最活跃的时间,因此,种植苜蓿养蜂采蜜也是一个经济效益高的产业。
苜蓿适应性强,根深叶茂,可以用作水土保持植物。苜蓿生产田秋冬季地表覆盖度高,不会使表土受到大风的侵蚀,减少空气中风沙含量,保护了环境。
苜蓿因其产量高、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成为全世界广泛种植的优质经济作物。
苜蓿草种植 美国是目前苜蓿产业最发达的国家,苜蓿是美国种植最为广泛的四种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小麦和大豆。粗略统计美国拥有955.8万公顷的苜蓿干草生产田,接近世界苜蓿种植总面积的l/3,苜蓿干草年产值达81亿美元,苜蓿草粉和方草捆出口每年获利4940万美元。苜蓿与其它牧草混播的干草生产田1506.6公顷,产值约53亿美元。加上其他牧草的产值,饲草总种植面积和产值相当于小麦和大豆的总和,拉动相关产业(加工、养殖等)的总产值逾1000亿美元,已成为栽培农作物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亚洲是苜蓿的发源地,东亚的中国、蒙古及中东的伊朗、伊拉克都有大面积种植。特别是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畜牧养殖业,尤其是奶业对优质苜蓿干草需求的增加,苜蓿种植近年来迅速扩大,全国苜蓿种植面积已达133.3万公顷。
在欧洲绿革命中,苜蓿是除三叶草之外的另一主推草种,迄今为止,种植苜蓿饲养奶牛仍是欧洲的主要产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