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类型
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容、组织结构和利益关系的不同,可以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划分为很多种。在此,我们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带动作用性质的划分:、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公司+基地农户
“龙头”企业带动型,以公司或集团企业为主导,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为“龙头”,重点围绕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实行有机的联合,进行一体化经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在实际运行中,公司企业联基地,基地联农户,进行专业协作。这种形式在种植业、养殖业特别是外向型创汇农业中最为流行,各地都有比较普遍的发展。
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由公司强化农业资源开发,增加产出,并使其增值,统一组织运销,尤其适合在市场风险大、技术水平高、分工细、专业化程度高,以及资金技术
密集型生产领域中发展。因此,这种类型对公司各方面的要求较高,它应以充足的资金为基础,以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为先导,具有高效率的管理能力,从而达到产品的高技术含量、高产出率、高附加值,在国内外市场顺利畅销。
支柱性产业 这种类型主要特点是公司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结成紧密的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体系,其最主要和最普遍的联结方式是合同(契约)。公司企业与生产基地、村或农户签订产销合同,规定签约双方的责权利,企业对基地和农户具有明确的扶持政策,提供全过程服务,设立产品最低保护价并保证优先收购,农户按合同规定,定时定量向企业交售优质产品,由公司企业加工、出售制成品。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组织能否有效运转的关键取决于公司作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契合程度。当利益一致时,就可以使之达到完全一体化的水平,反之,则至多只能是一种随时可能解体的准一体化。
如上海大江有限公司及其相关企业,是一个以饲料、畜禽和肉食品三个生产部门为主体的连贯作业体系,是由中外合资、多厂联营、乡村集体经济组织配套“三大块”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成分的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强竞争能力的企业。“大江”及其关联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6亿多元,建成大型现代化饲料厂,并把原来支持的农村专业户和农户养鸡场改建
为21个大规模现代化养鸡厂,还联结数万个养鸡养猪户和上百家国有、集体养殖场,形成宏大规模的饲料、肉鸡产销系列,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年产全价颗粒饲料60万吨,父母代肉种鸡苗200多万套,父母代蛋种鸡苗100万套,年产商品代鸡苗1亿只,饲养肉鸡4000万吨,屠宰加工鸡肉6万吨,出口冻肉鸡2万多吨,年出口创汇5000多万美元,在全国农牧业中位居前列。
这些一体化企业集团的主体结构主要包括:以农牧户为主体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以商办工业为主体的农畜产品加工经营体系,以商贸系统为主体的商品流通体系,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服务体系。
二、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基地农户
市场带动型产业经营模式是指有一个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与几个基地收购市场组成的市场体,其中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应具有较完备的软硬件服务设施和措施,并且具有较大的带动力,带动周围大批农民从事农产品商品生产和中介贩卖活动,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和几个基地收购市场,使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不仅成为基地农产品集散中心,而且成为本省乃至全国范围的农产品集散地。
以专业市场或专业交易中心为依托,拓宽商品流通渠道,带动区域专业化生产,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优势,节省交易成本,提高运销效率和经济效益。目前,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加工层次少、只进行处级分类整理即可出售的新鲜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其在“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方面还有待发育完善。
山东省寿光市在发展“专业市场+农户”这一形式方面很有代表性。寿光市从抓流通发展蔬菜批发市场入手,推动支柱产业的形成和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经营的发展。前几年建成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占地34公顷,年销售蔬菜10亿公斤,经营额突破10亿元,带动蔬菜生产基地3.1万公顷,产品销往24个省市区的190多个大中城市,并在全国180个大中城市设立了销售网点。这个批发市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交易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专门从事蔬菜运销人员达数万人,其经济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50%。山东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发展迅猛,仅专业批发市场即达1089个,其中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43处。寿光模式的特点是,通过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或农户直接沟通,以合同形式或联合体形式,将农户纳入市场体系。这样,农民得以快捷地接受市场信息,灵敏地做出反应,从而做到一个市场带动一个支柱产业,一个支柱产业带动千家万户,形成一个专业化区域经济发展带。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发育不仅带动了生产基地,而且促进了加工企
业的发展,建立起蔬菜加工企业10多家,年加工鲜菜3万吨,出口2万吨。
三、中介组织带动型:“农产联”+企业十农户
以中介组织为依托,在某一产品的再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实行跨区域联合经营,逐步建成以占领国际市场为目标,企业竞争力强,经营规模大,生产要素大跨度优化组合,生产、加工、销售相联结的一体化经营企业集团。目前,这种类型的中介组织主要是行业协会,尤以“山东省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联席会议”(“农产联”)为典型代表。
“农产联”在功能上近似“欧佩克”组织在中国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中的运用,对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一是沟通信息,“农产联”通过沟通信息,为县市政府和企业及时提供国内外市场、原料生产、加工企业、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动态信息,避免在生产、加工、销售中的盲目和无序竞争,避免种子、技术、设备和产品的重复引进,以减少企业和农民的损失;二是协调关系,通过协调与上级、县市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争取省(市、自治区)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避免不正当竞争,以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市场农业的发展。三是合作开发,目前,“农产联”正在市场、产品、人才和生产企业四个方面进行合作开发,以期进一步提高企业素质、人才素质和产品
素质,更高效地开拓国内外市场。
山东“农产联”尽管属于松散型组织,但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方面的有益尝试,对政府如何发挥其对农业的适度调控职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四、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
近年来各地出现农民自办或在政府引导下办起的各种专业协会、合作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登上了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前台。这些经济合作组织是农民面对社会大市场,为发展商品经济而自愿地或在政府引导下组织起来的,具有明显的众性、专业性、互利性和自助性,都有正式的章程和会员证。专业协会一般是以协会为依托,创办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运销企业,组织农民进入大市场。合作组织负责组织生产、引进良种、技术指导和收购产品、进行加工或销售等活动;农户按照合作组织的要求进行生产和出售农产品。这种利益紧密结合的产业经营模式,容易被广大农户接受。
农民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在市场交易中显示出合作经济的优势,正在成长为农村中一支重要力量,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预料,合作经济组织将会成长为我国农业产业
化经营的重要组织模式。国际经验证明,没有发达的合作经济,就不会有全国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也就不会有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我们认为,合作社或专业协会作为广大农民联合自助性组织,组织农民共同进入社会化大市场,将市场关系内部化,形成合作制机制,有效地调节和实现成员之间的合法权益,合理分享市场交易利益,比其他组织更为直接,更为农民所信赖。正是由于这种缘故,合作经济组织应当作为聚合性微观经营主体来对待,单独列为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一种组织模式,而不再将其归入与其不相同的“农产联”之类的中介组织。
五、主导产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基地农户
许多地方从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产业和产品入手,多种经营起步,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组织产业、产业链,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这种“龙型”产业实体在山东中西部地区颇为多见。如莱芜市早在80年代末,在县级综合改革中走出了通过增强乡镇政府职能,发展小区域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子。他们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确立了生姜、大蒜、鸡腿葱、精细菜、果品、桑蚕、生猪、肉鸡、长毛兔、花生等十大主导产业。尤其以“三辣”立县
(姜、蒜、葱),全市建“三辣”基地1.67万公顷,加工企业45处,年加工消化能力7.5万吨。其中生姜加工2.5万吨,占全市生姜产量的12.5%,生姜制成品已发展到十多个品种,1993年“三辣”加工增加收益1800万元。
在那些经济不发达、基础薄弱的贫困山区,靠支柱产业启动,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同样可以发展产业化经营。可以设想,各地成片的荒废草地及其他可供开发的荒废地资源,从一开始就按照产业化经营思想进行设计规划,经过若干年的开发建设,就能够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生产系列,从而使当地变成经济富裕并对国家做出显赫贡献的地区。
六、综合开发集团带动型:开发集团+基地农户
农业综合开发集团带动型是指一些企业集团根据市场需要,发展某种支柱产业项目,并转包给农民,按照合同规定,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措施、统一收获期、统一收购、统一加工销售等,开发集团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承包农户与综合开发集团形成利益共同体的一种产业化经营的模式。这是与“龙头”企业带动型具有相似性又有区别的、别具特的一种类型。例如,“云南阳光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别具一格很有特的企业集团。
“阳光”公司实际上是由多家企业、农业生产单位和有关科教机构共同组成的紧密型开发集团,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综合经营体制,以流通为“龙头”,以社会化全程服务为手段,靠高科技带动,并在政府的宏观指导和调控下,把分散的农户和零星的乡村企业组织到社会化大生产中来,使生产要素得到有效的组合配置和深度开发利用,不断开发新产品,创造新品牌,开辟新市场,滚动发展,使“阳光”城成长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将辐射区域范围的农业、农村经济提高到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水平。开发集团的核心是“公司+农户”,由公司提供技术、资金,负责企业管理和全程服务,由农民出土地和劳动力。其做法是:公司租用农民800公顷土地,租期70年,按1993年固定价格,每公顷每年付给农民租金6000元,出租土地的农民优先在开发区内就业,经过培训,合格录用。开发区科研中心与其他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股份制关系,实行长期合作。开发区的产品除部分内销外,主要供应麦当劳在华各地和港澳的网点,并出口东南亚。
此外,各种组织模式的划分是相对而言的,各地还涌现出各种各样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组织模式,可以预料,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有会出现其他新的组织模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