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发表总理重要文章
纵论我国科技发展问题
7月16日出版的今年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的重要文章:《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
文章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初现端倪。一些重要科技领域酝酿着激动人心的重大突破,并将深化我们对人类自身和宇宙自然的认识,提升人们的科学理性,开辟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改变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貌,催生以知识文明为特征的新型人类文明。新科技革命将依赖人类现代化进程和国际竞争的强大需求拉动,也必将与新兴产业发展更加紧密融合、互相推动促进。全球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对我国来说,这既是重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
文章强调,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国家要真正强大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
之林,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有众多高水平人才,这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所在、后劲所在。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发展;科技发展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文章分五个部分:一、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二、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四、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五、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中国政府网)
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重磅出炉 三大产业有大看点
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重磅出炉,海水淡化、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三大产业颇具看点
本报记者从《规划》中发现,海水淡化、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三大产业均设定了具体的数字指标,而反渗透膜,零部件、整车集成技术与充电桩,LED设备与MOCVD国产化则成为三大亮点。
海水淡化:重点膜材料占有率瞄准30%以上
《规划》提出,重点发展高压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建设若干大型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加快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其中,高性能分离膜材料是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示范重点。《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开发水处理膜、气体分离膜、特种分离膜等膜材料,推动重点膜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3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五年,“水处理膜材料以反渗透膜为突破口,显著提高国产反渗透膜材料的市场占有率”。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反渗透膜法是海水淡化的市场主流技术,目前我国反渗透膜大多依赖进口,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仅为10%左右。若按照规划“重点膜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30%以上”的目标,推进膜材料国产化将成为必然,这将有利国内膜组件生产企业南方汇通、碧水源等。
据记者了解,“十二五”期间,国家鼓励海水淡化,国家发改委近期或将出台海水淡化“十二五”规划以及产业发展的政策。而此前亚洲脱盐协会秘书长郭有智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也曾表示,未来五年我国在海水淡化投资规模将达200亿元左右。
新能源汽车:主攻23个技术方向及充电设施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成为今后五年科技部重点扶持的领域。
《规划》提出未来发展的目标是:到2015年,突破23个重点技术方向,在30个以上城市进行规模化示范推广,5个以上城市进行新型商业化模式试点应用,电动汽车保有量达100万辆,产值预期超过1000亿元。
同时,《规划》要求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在重点发展技术方面,科技部将推进关键零部件技术、整车集成技术和公共平台技术的研究与攻关。
分析人士指出,《规划》明确了电动汽车保有量的目标以及产值预期,并在核心技术方面寻求突破,这些都将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目前,我国正在构建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十年大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日前已内部下发,预计将于8月底、9月初正式公布。
未来十年,中央财政将投入上千亿元,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从发展规划、消费补贴、税收政策、科研投入、政府采购、标准制定等方面,构建了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
节能环保:LED设备及MOCVD国产化
近年来,我国半导体照明市场发展迅速,资金纷纷涌入。据业内人士透露,尽管目前我国白光发光二极管产业发展比较快,但关键设备及材料的严重依赖进口,比如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刻蚀机等技术含量很高的设备,国内生产线全部依靠进口。
为此,《规划》将半导体照明列为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发展的重点,未来五年,将重点发展LED制备、光源系统集成、器件等自主关键技术,实现大型MOCVD设备及关键配套材料的国产化。
据了解,目前一些国内企业,如天龙光电等已经开始试水MOCVD国产。
《规划》对LED发展目标的表述为:2015年半导体照明占据国内通用照明市场30%以上份额,产值预期达到5000亿元,推动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进入世界前三强。
此外,《规划》还提出,要发展生物种业等生物产业技术,高速列车、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等高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以及先进稀土材料等新材料产业技术。
“今后五年将会大幅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使我国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由目前第21位上升至前18位,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达到55%,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部表示。(上海证券报 梁敏)
巴菲特转向受关注 科技板块联袂反攻
蛰伏半年后,新兴产业股似乎有重新崛起的迹象。在近日大盘反攻的过程中,锂电概念、生物育种、触摸屏、智能交通等科技板块联袂占据涨幅榜前列。汇丰晋信科技先锋拟任基金经理邵骥咏认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新一轮经济转型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全球科技股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邵骥咏表示,成长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科技股正以其巨大的成长性吸引着资本市场的玩家。在成熟的海外市场,科技股一直都是各类基金的宠儿。美国卡拉莫斯成长基金管理着95亿美元的资产,其中41%投资科技股。公司CEO约翰·卡拉莫斯认为,拥有信息优势和
研究优势的基金往往能够更加精准的挖掘到“微软”、“苹果”这样的超级牛股,投资者现在应该选择上涨潜力巨大的科技股。
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当巴菲特被问到“如果你再活50年,你会投资哪个行业”时,一向对高科技不感兴趣的他,选择的答案是令人意外的科技行业。股神投资意向的转变,以往都会给全球投资界树立起新的投资风向标。
邵骥咏指出,在“十二五”规划的扶持下,我国科技股投资也将迎来历史机遇。科技板块是孕育牛股的温床,截至2010年底,“苹果概念”龙头股莱宝高科两年内涨幅高达852%;龙头股烽火通信和新海宜过去两年涨幅分别为301%、342%。(重庆晨报)
揭密A股市场未来10年的黑马摇篮:七大新兴产业
震荡市难有趋势性行情,国家政策调整成为首要的选股思路,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疑是重中之重。市场的炒作不亦乐乎,然而,一番浑水摸鱼之后,哪些细分领域最值得关注?哪些个股真正受益?
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把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的总量规模将强于先导产业。
产业规模的迅猛增长,有望推动新兴产业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黑马摇篮"。有机构测算,未来10年,如果七大新兴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实现15%的规划目标,其规模增速有望达到15倍左右。
2010年7月份,本刊曾做了"七新钱景"的封面报道。如今我们再次深入研读政策和参阅大量机构观点,发现占据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最具价值,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最值得关注。本文重在梳理投资思路,涉及的个股仅作参考。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细分领域
1、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兴产业排头兵
其后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重点子行业在新型平板显示、北斗导航、信息安全等领域
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被排在首位。随着IT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应用范围
的持续扩大,该行业覆盖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其后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包括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智能终端、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和高端软件及服务器。
在重点子行业中,新型平板显示产业从上游的材料、设备,到下游的电视、"笔记本"、手机、显示屏等市场空间巨大。手机触摸屏渗透率猛增,IPAD风靡全球,IPAD-LIKE平板电脑即将推出,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触到这个行业如火如荼的前景。因此,莱宝高科(002106)的股价飞上了天。长信科技(300088)是国内最大的ITO导电玻璃生产商,该公司的ITO玻璃、电容式触摸屏有望在2011年提前达产,将成为未来两年业绩成长的新动力。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子行业是北斗导航领域。北斗导航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目前国内市场规模20亿元。据发改委规划,到2020年,北斗系统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000亿元,未来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50%。四维图新(002405)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的高端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库,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五大导航电子地图厂商。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具备芯片、终端、元器件生产一体化生产的企业,国腾电子(300101)承担了两项核高基项目并具有运营的资质,有望成为产业增长的龙头。同时,信息安全领域的启明星辰(002439)、卫
士通(002268),物流网领域的远望谷(002161),三网融合与创意产业相关联的华谊兄弟(300027)、奥飞动漫(002292)等,都是市场密切关注的投资标的。
2、节能环保: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是核心推动力
涵盖6大重点领域,名企和细分行业龙头林立
工业和建筑是我国目前能耗最为集中的两个领域,工业节能和建筑节能显得非常重要。环保行业属于公用事业,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是核心推动力。"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额预计将达3.1支柱性产业万亿元,环保产值将有望超过2万亿元。
据悉,国家发改委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国新增污水配套管网建设能力20万吨,新增污水处理规模9000万吨,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5000万吨;新增污泥日处理能力4.7万吨;新增垃圾填埋日处理能力25万吨,新增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15万吨;新增燃煤电厂脱硝设施1.8亿千瓦;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示范试点;支持建设一批清洁生产的示范工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