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康养?⽬前还没有⼀个明确且被⼴泛接受的界定。伴随⼈⼝⽼龄化、亚健康、⽣态环境等问题备受重视,社会康养需求和市场消费急速膨胀,加上国家层⾯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美好⽣活”建设,康养成为⼀个热门研究话题;针对涵盖健康、养⽼、养⽣、医疗、旅游、体育、⽂化等诸多业态的康养,我们⾸先应扩⼤其内涵,纠正“康养=健康+养⽼”等狭隘认知,这对后续相关学术研究和康养产业发展⾄关重要。
康养兴起的背景简析
⼈⼝⽼龄化、亚健康等现象刺激康养需求快速增长。改⾰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经济⾼速发展,伴随⽽来的是系列关乎⽣命健康的问题备受重视,如⼈⼝⽼龄化、亚健康、⾷品卫⽣等。因此⼈们对健康、养⽼、养⽣、医疗、保健等康养产品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
新时代,⼈民对美好⽣活的追求已从物质转向品质。⼗九⼤报告中对社会主要⽭盾论断的关键词是“美好⽣活”,什么是美好⽣活?——从个体的⾓度看,即在物质得到满⾜和经济富⾜后,获得健康的⾝⼼和⾼品质的⽣活⽅式。⽽促进⼈民过上美好⽣活的关键在于解决当前社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并满⾜⼈民⽇益增长的康养需要。
消费升级⼤趋势下,康养消费⽀出增长带动产业发展。在当前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居民⽤于健康检测、康复医疗、保健品、家政看护、养⽼度假、旅游休闲等康养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出快速增长,带动了康养产业发展。康养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于⼈民福祉,还因覆盖⾯⼴、产业链长,将可能成为下⼀个新兴战略性⽀柱产业。
现代⼈健康观念的转变与学术研究的深⼊。现代⼈追求的健康不仅包括疾病防治和⾝体物理机能⽅⾯的健康,还包括⼼理健康和思想健康。⼈们希望通过医疗服务、营养膳⾷、康体休闲、旅游度假等形式达到、防衰、强体、养⼼等各种健康⽬标。
在⼴泛的需求驱动下,⽣命医学、基因测序、民族医药、中医药疗养、养⽣旅游、⼤健康等众多与健康相关的概念获得市场和资本的关注。随着相关概念和认识进⼀步普及,以及学界对健康问题研究的深⼊与发散,“康养”这⼀概念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并逐渐被学者接受和使⽤。
康养概念辨析与界定
现有对康养的三种理解
实际上“康养”不算⼀个特别新的词,康养的概念较早就被应⽤于旅游研究领域,但⾄今多数学者对康养的解读仍限于常识性理解,未系统分析并建⽴⼀套概念体系,这也使得⽬前没有⼀个明确且被⼴泛接受的康养概念。从已有研究来看,国内对康养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
在学术界,学者普遍将“康养”解读为“健康”和“养⽣”的集合:“康”指“健康”,“养”意指“养⽣”,重点关注在⽣命养护之上,⽤健康和养⽣的概念来理解康养的内容。
支柱性产业在产业界,则倾向于将“康养”等同于“⼤健康”,重点将“养”理解成“养⽼”。⽬前对“康养”的主要理解是“健康+养⽼”,认为“康
养”是“健康”与“养⽼”的统称。
对⽐来看,不论是学界的“健康+养⽣”观,还是业界的“健康+养⽼”观,都把握了健康这条主线;两种观念都是基于⾃⾝研究和发展需要出发,关注康养的核⼼概念和衍⽣区域,并最终都扩展到了医疗、保健、旅游、体育、⽂创、⾦融、科技等诸多领域。
由于⽼年⼈的康养需求更⼤,很多⼈站在⽼龄化社会的视⾓提出:康养要做的就是健康、养⽣和养⽼。健康即⽣理、⼼理和精神都处于良好状态;养⽣是以提升⽣命质量为⽬标、对⾝体和⼼理进⾏养护;养⽼则是针对⽼年⼈提供设施保障和系列服务。
因此,这个观点认为康养的对象应以⽼年⼈为主,⽽主要内容是对中⽼年⼈的养护。
基于⾏为学的康养概念界定
但⽬前⽐较认可的定义是从⾏为学⾓度出发,将康养看作⼀种⾏为活动,是维持⾝⼼健康状态的集合。从更⼀般的⾓度来看,“康”是⽬
的,“养”是⼿段。
在此基础上,本⽂将康养定义为:结合外部环境以改善⼈的⾝体和⼼智并促使其不断趋于最佳状态的⾏为活动。
与⼀般意义的健康和疗养等概念相⽐,康养是⼀个更具包容性的概念,涵盖范围⼴阔,与之对应的康养⾏为也⼗分宽泛:
康养既可以是⼀种持续性、系统性的⾏为活动,⼜可以是诸如休闲、疗养、康复等具有短暂性、针对性、单⼀性的健康和医疗⾏为。
康养的“三维”解读
延伸到更⼤范围,从⽣命的⾓度出发,康养要兼顾⽣命的三个维度:⼀是⽣命长度,即寿命;⼆是⽣命丰度,即精神层⾯的丰富度;三是⽣命⾃由度,即国际上⽤以描述⽣命质量⾼低的指标体系。
可见,康养的核⼼功能在于尽量提⾼⽣命的长度、丰度和⾃由度。
⽬前,⼈们普遍认为康养服务的对象是⽼年⼈体和亚健康体,但是在⽣命长度、丰度和⾃由度这三个维度下,每个⼈都可以根据⾃⼰的状态在这个体系⾥到特定位置。
也就是说,从孕幼到青少年,到中⽼年乃⾄各个年龄阶层的⼈都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康养需求。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病患甚⾄是需要临终关怀的体,社会各个体都有必要纳⼊康养覆盖的范围。
在康养研究起步阶段,有必要在内涵上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并赋予康养更多的涵义。因此,对康养概念的理解,应该放在⼤康养的语境中。
通常情况下,对于⼀个新兴产业,过于明确的限制性界定往往不利于产业发展和研究进步,只有以开放包容的思想去做更深⼊的拓展与整合,才能更好地促进⼀个新兴产业⾛向成熟。
康养的分类模式
概括地说,康养产业就是为社会提供康养产品和服务的各相关产业部门组成的业态总和,涉及国民经济多个部门与⾏业。
然⽽,根据养护对象、供给⽅式和市场需求不同,衍⽣出不同的康养产业类型。以下从康养⽬的、产业属性、资源差异等⾓度对康养进⾏系统分类。
1. 基于⽣命长度
从⽣命的长度来看,⼈的⼀⽣⼀般要经历孕、婴、幼、少、青、中、⽼等不同阶段,⽽在不同⽣命阶段,⼈们对康养产品的需求有较⼤区别。因此,如果依据⽣命周期对⼈进⾏划分,则康养之于不同年龄体会有不同的产业分类。
妇孕婴幼康养:妇孕婴幼康养是康养产业中新的分⽀,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妇孕婴幼体重视度的不断提升以及该体消费转向多元化,妇孕婴幼的健康需求不再局限于医疗保健,更多母婴健康产品服务持续涌现,如产前检测、产后恢复、胎⼉早教、⼩⼉推拿、妇幼膳⾷、益智玩具等其他围绕妇孕婴幼体的康养产品。
青少年康养:是指为满⾜青少年体康养需要的产业集合。因此,针对这⼀体的康养供给更多是围绕教育、体育、旅游、美容、养⽣以及⼼理咨询等⽅⾯展开,如健⾝赛事、康复医疗、中医药疗养、亚健康防治、美体美容、⼼理诊疗等相关产品与服务。
中⽼年康养:由于业界始终将健康和养⽼视为康养产业的主要组成,且现阶段中国社会加速步⼊⽼龄化,因此中⽼年康养长久以来都集中或等同于养⽼产业。就现阶段该体实际需求来看,中⽼年康养不仅包含养⽼产业,还包含医疗旅游、慢病管理、健康检测、营养膳⾷、⽼年⽂化等相关及周边产业
2. 基于⽣命丰度
康养的基本⽬的之⼀是拓展⽣命的丰度,即实现从物质、⼼灵到精神等各个层⾯的健康养护。只有从⾝体养护开始,进阶到精神养护,才能实现⽣命丰富度的内向扩展。
基于养⾝的康养:养⾝即是对⾝体的养护,保证⾝体机能不断趋于最佳状态或保持在最佳状态,是⽬前康养最基本的养护内容和⽬标。如保健、养⽣、运动、休闲、旅游等产品或服务,旨在对康养消费者的⾝体进⾏养护或锻炼,满⾜康养消费者⾝体健康的需要。
基于养⼼的康养:养⼼即是对⼼理健康的关注和养护,使康养消费者获得⼼情放松、⼼理健康、积极向上的⼼理体验。因此,养⼼康养所涉及的产品或产业主要有⼼理咨询、⽂化影视、休闲度假等对⼈⼼理层⾯产⽣影响的产品或服务。
基于养神的康养:养神即是对⼈的思想、信仰、价值观念等精神层⾯的养护,旨在保证个⼈精神世界的健康和安逸。基于养神的康养业具体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安神养神产品、宗教旅游、艺术鉴赏与收藏服务以及禅修服务等。
3. 基于⽣命⾃由度
基于个体健康状况,⼀般把⼈分为健康、亚健康和病患三类。健康体重保养、亚健康体重疗养、病患体则重医养。因此,从康养的本质来说,不同健康程度的⼈都有康养需求。但⽬前我们关注的更多是亚健康⼈,同时将患病⼈归为医疗服务对象,⽽健康⼈则尚⽆对应康养概念。
健康状态的保养:健康⼈的康养需求集中在对⾝⼼的保养上,即通过健康运动、休息睡眠以及其他⼼理和精神⽅⾯的康养⾏为等保持⾝⼼健康状态。基于健康⼈的康养业主要集中在:体育、健⾝、休闲、旅游以及⽂教和影视等。
亚健康状态的疗养:亚健康⼈是⽬前康养产业最关注的⼈之⼀,对应的康养业主要集中在健康检测、疾病防治、保健康复等⾏业。如:中医养⽣、保健品、康复运动、⼼理咨询、休闲旅游等,都是亚健康⼈疗养类康养产业的主要构成。
临床状态的医养:病患⼈医养是⽬前康养产业最成熟的构成,涉及⾏业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是诊疗、医护等医疗服务业;⼆是⽣物、化学制药等药物制造加⼯业;三是医疗器械、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
4. 基于关联产业属性的分类
根据康养产品和服务在⽣产过程中所投⼊⽣产要素的不同,将康养产业分为康养农业、康养制造业和康养服务业三⼤类。作为新型现代服务业,服务型产品是主要构成。
康养农业:康养农业是指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以健康农产品、农业风光为基础和元素,或者是具有康养属性、为康养产业提供⽣产原材料的林、牧、渔业等融合业态。如:果蔬种植、农业观光、乡村休闲等。主要以农业⽣产为主,满⾜消费者有关⽣态康养产品和体验的需要。
康养制造业:康养制造业泛指为康养产品和服务提供⽣产加⼯服务的产业。根据加⼯制造产品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康养药业与⾷品,如各类药物、保健品等;康养装备制造业,如医疗器械、辅助设备、养⽼设备等;康养智能制造业,如可穿戴医疗设备、移动检测设备等。
康养服务业:康养服务业主要由健康服务、养⽼服务和养⽣服务组成。健康服务包括:医疗卫⽣服务、康复理疗、护理服务等;养⽼服务包括:看护服务、社区养⽼服务、养⽼⾦融服务等;养⽣服务包括:美体美容、养⽣旅游、健康咨询等。
5. 基于资源类型的分类
康养产业是资源依赖性很强的产业,各类康养需求的实现必须结合优质的⾃然资源或产业资源。因此,根据⾃然资源的不同可将康养产业分为不同类型。
森林康养:是以空⽓清新、环境优美的森林资源为依托,开展包括森林游憩、度假、疗养、运动、教育、养⽣、养⽼以及⾷疗(补)等多种业态的集合。
⽓候康养:以地区或季节性宜⼈的⾃然⽓候(如阳光、温度等)条件为康养资源,在满⾜康养消费者对特殊环境⽓候的需求下,配套各种健康、养⽼、养⽣、度假等相关产品和服务,形成的综合性⽓候康养产业。
海洋康养:主要以海⽔、沙滩、海洋⾷物等海洋资源为依托,建设形成的海⽔和沙滩理疗、海上运动、海底科普旅游、海边度假、海洋美⾷等产业。
温泉康养:因⼤多数温泉本⾝具有保健和疗养功能,是传统康养旅游中最重要的资源。现代温泉康养已经从传统的温泉汤浴拓展到温泉度假、温泉养⽣,以及结合中医药、健康疗法等其他资源形成的温泉理疗等。
中医药康养:以传统中医、中草药和中医疗法为核⼼资源形成的⼀系列业态集合。主要有:中医养⽣馆、针灸推拿体验馆、中医药调理产品,以及结合太极⽂化和道家⽂化形成的修学、养⽣、体验旅游等。
6. 基于海拔⾼度的分类
基于地区海拔⾼度差异可以将康养产业分为⾼原康养、⼭地康养、丘陵康养和平原康养。
⾼原康养:是基于空间特征的康养分类中被关注最多的概念之⼀。由于⾼原独有的⽓候特征和⾃然风光,往往成为⼈们旅⾏的向往之地;⼜因⾼原地区的⾃然和⽂化等保存相对完整,因此形成了以旅游休闲、⾼原⾷品、宗教⽂化以及民族医药等为主打产品的康养业态。
⼭地康养:⼭地康养活动针对户外运动爱好者以及静⼼养性者呈现⼀动⼀静的形态,主要有登⼭、攀
岩、徒步、户外⽣存、⼭地赛车,以及户外瑜伽、⼭地度假、禅修活动等。
丘陵康养:丘陵康养主要集中在丘陵规模较⼤和景观较好的地区,由于丘陵特殊的景观和⽣态环境,其康养主要以农产品种植、药材⽣产、⽣态体验等为主。
平原康养:主要集中在农业发达地区,康养产品以绿⾊果蔬、保健⾷品等为主
⼩ 结
康养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兴起,源于⼈民对“美好⽣活”的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康养市场需求,具有时代必然性;对相关概念进⾏辨析,界定康养的概念并进⾏讨论,在⼤康养的语境下赋予康养更多的涵义,有助于后续研究的进⼀步开展。
曾经,我们对康养的追求聚焦于⽣命的长度,但⽬前开始转向拓展⽣命的丰度和⾃由度。⽣命的长度、丰度、⾃由度三位⼀体,是有机联系、循序渐进的关系。因此在产业发展初期,康养离不开“医”,医疗是康养的基础,“医养”结合是康养的基本要求。
康养产业的优势在于可实现资源的异地供给。与传统产业不同,例如制造业,产品从集中制造地到需求地,两端存在漫长的距离。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同样需要贴近⽬标市场,⾸先考虑满⾜近距离的市场需求。然⽽,康养被认为是可以轻松实现远距离异地供给的产业。
对于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可通过良好的产业形态满⾜异地康养需求。⽐如现在康养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当地资源禀赋好,但是当地康养需求是不⾜的,本地⼈没有多少康养消费的能⼒和动机,主要是满⾜了异地康养需求。这刚好契合了“绿⽔青⼭就是⾦⼭银⼭”这⼀理念,康养产业为许多⽋发达地区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